2024-04-23|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八斗子筆記:從童年說起

raw-image


嚴格來說,我不是八斗子人,我七歲才搬到八斗子的,父親是雲林人,母親是台北人,他們結婚初期在和平島租房子住,後來在海大附近巷子內買了小小的房子,因為漁業興盛、八斗子建港,老爸決定從油漆工轉職去跑船,才到八斗子買了房子定居下來。


小學一年級的我只有每天上學放學的印象,從來沒有去“八斗子”的什麼地方玩過,同學家好像只去過一個住在望海巷的同學,但我的記憶是去玩她的芭比娃娃,其他玩耍都是在學校裡面,放學回家只想趕快寫完功課可以看電視。


所以海科館的前身北火電廠、和綠色隧道那邊的會社宿舍群老房子,對我來說,一開始就是廢墟,是有點陰森森的地方,長潭垃圾場更不用講,無法想像它本來是美麗的海岸,只是記得很臭很可怕,避之唯恐不及。


小時候親戚家人帶我們去游泳都是去瑞芳那邊的瑞濱沙灘,游泳圈是黑色的肥肥的輪胎那種,媽媽會買很多一個五塊錢的麵包帶著,讓我們上岸可以吃,非常美味的紅豆、花生、菠蘿、蔥麵包,是童年最開心的事,但我們從來沒有在八斗子玩過海水。我一直以為八斗子就是「漁港」啊,並不是「海邊」,海邊要有沙灘可以玩的才算。


對深澳線火車經過只有一點點畫面殘留,對鐵軌卻很有印象,因為我們校門口就有一段鐵軌,卻從來沒有火車會到達這裡,我覺得很懸疑,軌道盡頭是漆黑的幽暗不明朗的世界,不知通往哪裡。


總之,不要走去就對了,偏偏我們學校後面有很多墳墓,作為一個小孩真心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學校蓋在這樣的地方,不會太恐怖嗎?每天放學都一心只想奔回家中不是沒原因的啊,我只想活在美好的色彩繽紛的小甜甜宇宙裡,前途光明又燦爛,任何校園周邊的探險都是不必要的。


長大之後誰要問我八斗子的什麼,我完全不知道,童年時對生活環境的印象太模糊了,有朋友來我只會帶去一個地方,就是忘憂谷,說也奇怪,走不膩的忘憂谷,也不用介紹什麼,一小段山路,在高處看看海,一小段谷地,再看看海、看看基隆嶼,再一小段下山路,柳暗花明,突然就回到地面了。


我帶過一次高中同學來基隆玩水,去的是和平島,在九孔窟仔,像海水游泳池一樣,讓大家比較有安全感吧。後來聽說八斗子築港前整個海灣是一片壯觀的大沙灘,也聽說更早之前北火未興建時,在調和溪沖積下也有一片美麗沙灘的,所以才有砂仔園地名存在。


沒趕上那個時代啊!真是遺憾,我生得太晚了,搬到八斗子也太晚了,沒有趕上可以輕易親水的年代,而後來,一直到現在,也都沒有讓人容易親近海水的設計,水泥海岸、消坡塊、更多的漁港,把人和海阻隔開來,各種規範限制強烈建議人類不要靠近海邊,遑論入水。


故事不知為何走到這裡,是扯遠了嗎,但我突然知道,在澎湖的那些年,補償的是自己哪一塊遺憾了。

(圖非當事鐵軌,是現在的深澳線海科館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