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投資策略思考|如何研究高雄土地公-京城建設(2524)建案的獲利貢獻?

圖片來源:聯筑廣告、京城建設

圖片來源:聯筑廣告、京城建設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得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IG,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前言

應該沒有人能在一年前預料到,營建股竟然會成為2024年上半年市場的主流,股價表現相當強勁,從下圖上市營建指數的走勢,你就能看到市場對於營建股的追捧,特別是從4月中旬開始,營建股成交量明顯放大,代表當沖或隔日沖的玩家也加入營建股的投資行列,這個場景讓我想起2021年投資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的市場日常。

資料來源:HiStock


不過我在2024年跟2021年做的事情一模一樣,當時是選在市場熱度很高的時候將手上的長榮、陽明持股分批出場,雖然錯過後面部分漲幅,但不需要擔心高點進出的風險,也不必承擔波動放大的洗盤焦慮,說穿了這也是一種「風險」與「報酬」的權衡,也就是我在此刻選擇減少報酬,同時降低風險(波動),還是那句老話:

做得舒服自在最重要!

回到本文正題,因近期營建股交易活絡,市場上多了非常多營建股的新玩家,基於本專欄的「教學」初衷,這篇文章我想換個寫法,帶領讀者探討京城建設(2524)建案的獲利貢獻,包括那些管理層有說的以及沒說的建案。

本文將嘗試抽絲剝繭,並分享我個人的分析與解讀,如果你對營建股的研究很感興趣,那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能帶給你一些幫助與啟發,當然我知道營建股的高手非常多,例如「簡新投資」、「營建薯」、「營建小歪」都非常厲害,所以我的觀點可能跟其他高手有出入;另外我也無法保證本文內容全然正確,其中勢必存在許多主觀判斷甚至錯誤理解,但這裡就請容我「野人獻曝」一番吧!


研究京城建設的起點

之前在很多場合跟讀者分享過,「邏輯投資」傾向用「Top-Down」(從上而下)的方式來選股,通常我會先選定一個產業、趨勢或題材,再從中尋找我認為有機會受惠的個股。

那我為什麼會想研究京城建設呢?主要原因有下列三點:

  1. 南台灣房價基期低,啟動落後補漲行情
  2. 台積電加強在南台灣的布局
  3. 低估值及漲幅明顯落後同類族群

接下來我們將逐一說明。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邏輯投資,這是一個發掘潛在投資機會,並用「邏輯」分析市場、媒體、財報、政策等複雜訊息的投資理財專題。 內容包括「發掘潛力股」、「冷門股獵人」、「布局營建股」、「私藏定存股」、「市場觀察解讀」、「投資策略思考」等,希望能跟訂閱讀者一同超越混亂且充滿陷阱的市場,發掘核心的投資邏輯,共同成為創造穩定收入的投資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