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加入Vocus一個月了

    開始經營Vocus部落格差不多一個月了,起初是想透過寫長文來療癒自己,也很不錯地,目前寫作帶給我的療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很謝謝自己開始享受寫作。

    raw-image

    (這是去年10月在花蓮七星潭拍的照片,寫作和看海一樣,能療癒人心)

    我以前不喜歡寫作,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不喜歡寫字,每天上學要寫的字已經夠多了,而且我的字不美,寫完後看到那不滿意的字形會讓我充滿偏見地覺得那篇文章實在不佳。

    另一個原因是上學時的作文考試導致的,還記得鐘聲一響,所有學生把蓋在桌上的試卷打開,作文題目映入眼簾,我無感啊! 在心中吶喊,但我還是得編造,國文作文大概是唯一能放心編造、盡情造假的科目了,物理化學報告才能不能這樣搞呢。

    時間滴滴答答流逝,吃力地在時間和空間雙重壓迫下展現感性的一面。我覺得那種氛圍下更適合寫充滿邏輯性的議論文或申論題之類的文體,但當時國文作文題目的風格總是美美的,飄飄的。


    總之,這經歷讓我以為我不適合且不喜歡寫作。

    不過是我誤會自己了。


    這個月因為寫作變得比較快樂,討厭寫字的問題則因為有電腦而得以解決。

    還沒想到太多想寫的主題,主要是整理之前出遊的照片,回憶起當時發生的點滴和心境,認真地用豐富的文字記錄下來,這過程也才發現自己有滿多的感受,好好梳理後,那種去了好多地方、忙碌折騰好幾次卻說不出的麻木感漸漸消散。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說

    很多人以為麻木代表冷漠無感,但麻木其實不是沒有感受,而是被太多感受淹沒。你越懂得發掘埋藏在原始情緒(或麻木)深處的情緒,就越了解自己當下的感受,也越明瞭你的感受會如何影響你的行動。


    而這幾天也開始在思考我的Vocus部落格定位是什麼? 能自我揭露到哪種程度? 跟我在其他平台分享的內容有什麼差異?


    我覺得使用不同的平台就彷彿在實體社交中遇見不同的人一樣,遇見不同的人我們會展現不同的性格,所以在不同平台展現的自己也會有差異。


    在instagram上,自我揭露少,不展示快樂也不流露悲傷,照片精心篩選,是視照片比文字更重要的心態在經營,整體來說,像在不熟友人前的我。原因大概是周遭人大多用instagram,深怕我的帳號被演算法推薦給現實生活中的相識,所以想保留一些神秘感。如果有人想認識我,我應該要可以給予instagram帳號,instagram帳號對我而言是這樣的定位。


    小紅書上則是未經包裝修飾的我,是在夜深人靜時紀錄心情的地方,開心、難過、迷茫、失落、驕傲,各類感受都可能發,文字不潤飾,初稿即送出,照片是隨手拍,總體而言,很接近真實的我,這是我在小紅書上潛水觀察好久,綜合考量各方面後才做的決定,包含演算法推文的匹配度、社群互動率、使用完後的心情和收穫,和最重要的社群素質。而我的小紅書帳號是不會主動流出的存在,完全交付給演算法,我相信如果我的文章被演算法推薦給某網友,那就是某種程度上同頻的網友。


    而在Vocus上的我又將會是怎麼樣的我呢?


    (這張也是去年10月在花蓮七星潭拍的照片,有山有海有藍天白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yaj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