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修心|修心利刃輪釋|利器之輪|勝義菩提心

raw-image

📘學習範疇

【慧光集67】修心利刃輪釋|利器之輪|勝義菩提心


📖文獻筆記

戊二、修勝義菩提心

己一、略說連接文

如是而行敗此敵,如是而行敗妄念,
串習無我無念智,色身因果豈不得?


己二、以觀察修廣說

庚一、抉擇實相空性無我

這個科判著重抉擇無我空性的實相。但這裡所講的實相,跟《中觀根本慧論》所講的實相,還是稍有差別。若按藏地某些論師的觀點來解釋,這種抉擇方式,與中觀應成派抉擇菩薩後得位的見解或智慧近似。也就是說,並沒有著重抉擇遠離戲論的不可思議境界,主要以虛幻的比喻來宣說現空無二。

諸位一切是緣起,緣起觀待無獨立,
轉來變去妄相幻,如旋火輪是顯像。

因為勝義諦極為甚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才能領悟,所以作者提醒我們諦聽:諸位!世間所有萬法全部都是因緣而起。所謂緣起,即世間一切顯現法全部互相觀待而產生,比如,智慧寶劍和無明煩惱,無我和我,怨敵和親人,以及上下、左右、黑白等。在三界當中,沒有一個法是無因無緣、獨立自主的,全部都是轉來變去的妄相,幻變不實,如旋火輪唯是顯像。

如芭蕉樹無實質,如晨靄觀非可怖,
如陽焰水遠美妙,如鏡中影似真實。

如雲如霧似停住,此敵凶手我亦爾,
似有畢竟永非有,似真悉皆不曾真。
似現超離增損境,彼者有何業之輪?


庚二、實修現相無欺緣起

雖然在實相本性中是空性如幻的,但在現相中因果還是無欺存在的。確實,《修心利刃輪》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好好聞思後不斷串習,之後就會變成一位好修行人。如果自己真的有緣分,哪怕只依靠一部論典,也會成為很好的修行人;若沒有緣分,或業力深重,即使聽聞了千經萬論,也不一定真正改變自己的相續。

此雖如是無自性,然一碗水顯月影,
業果虛妄多鮮明,顯現許中當取捨!

這個偈頌非常重要!在勝義中,雖然心境所攝的一切萬法,都沒有微塵許自性,但在世俗中,顯現卻無欺存在,就像一碗水中的月影,天空中的月亮毫許也沒有,但月影卻不滅而現。與此道理相同,在本性中萬法皆空,在顯現中虛妄的業果卻非常鮮明;也就是說,造了什麼樣的業就會感受什麼樣的果,這是無欺存在的。因此,在顯現許中,大家一定要謹慎取捨因果!

夢境劫火盛燃時,雖無自性熱恐怖,
地獄等雖無自性,燉燒等懼故當棄。

如燒迷時雖無暗,深長洞中遊彌漫,
無明等雖無自性,當以三慧除迷亂。

唱起樂師伴奏歌,觀察聲音無自性,
未察聚合出悅音,驅除人心之憂惱。
業與因果詳分析,雖無一異之自性,
然顯現法能生滅,似有苦樂受種種,
顯現許中當取捨!

猶如水滴滿瓶器,第一滴水非滿瓶,
非由末等一一滴,緣起聚合盈瓶器。
誰受未受苦樂果,非由第一剎那因,
非由最末剎那等,緣起聚合感苦樂,
顯現許中當取捨!


庚三、宣說甚深現空無別

奇哉未擇似歡喜,此種顯現無實質,
然而顯現似存在,此法甚深劣難見。


己三、以安住修攝義

今若入定於此中,定顯現許亦有何?
有何有復有何無?承許是非悉何有?
無境有境之法性,離諸取捨離戲論,
本來性中無智慧,坦然安住成大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空見得解脫,餘修即為此。—《釋量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