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雪旅足跡 | 京都足跡

到過幾個日本的城巿,最愛的還是京都。


幸運的我,這是第十一次來到這個地方,也是疫情後首次回來我思思念念的京都。


因為一場疫情, 相隔四年再次踏足京都




其實上年名古屋之旅的行程還沒有分享完畢,分享的模式一直卡在「現實寫出來的」跟「內心期待的」有點不相同。也因為進度嚴重滯後,結果一月的福岡之旅也遲遲未能分享。


因為太喜歡京都,就先跳過未完的名古屋和未曾開始的福岡,先記下這五天在京都的種種。也清楚明白,其實並沒有「想清楚新模式」的一天,若果沒有實實在在地去寫,單憑想像是不會找到那屬於自己的寫作方式


一切都在摸索之中,人生不就是這樣嗎?




京都足跡:第一天

京都駅、Porta地下街


大清早便從香港的東面前往西面的機場,坐上08:30的航班,踏上期待好久好久的旅途,出發到日本關西空港。


航班比起原訂時間早了半小時降落,然而機場人多,排隊換領HARUKA車票比預計花多了點時間。大阪只是途經的地方,京都才是這五天旅遊的目的地。


到達京都駅,看著眼前的京都塔,輕輕地說了一句「ただいま」,親愛的京都,我回來了。而京都用了絕美的藍天白雲回應著。


京都塔


2023年年底京都頒報了新法規,禁止㩗帶大型行李乘坐巴士。所以選擇酒店時也要把這個作為考量點,若果不是住在京都駅旁,那麼就要鄰近地下鐵站,否則帶著行李的時候,就只能坐計程車。


忘了幫酒店拍照, 在大和Roynet飯店網站找來一張~


這次入住了大和Roynet飯店京都四條烏丸,就在地下鐵四条駅5號出口,走1分鐘便能到達。距離最熱鬧的烏丸、河原町一帶也是步行可達的距離(阪急烏丸駅和地下鉄四条駅是相連的)。實而不華的飯店,性價比高,唯一挑剔就是床褥質感偏硬。


在酒店辦好入住手續,放下行李,再回到京都駅已經差不多傍晚六點。在京都駅 Porta 地下街逛了一陣子,七點準時到達在網上預約、位於京都駅內的居酒屋。有關這次京都之旅的餐廳記錄,將會在另一篇文章再作分享。


雖說京都距離香港不是很遠,但點到點來計算,交通時間也花了差不多11小時。在京都的第一天,就只有走馬看花地看過 Porta 地下街,還有吃了一頓飯。




京都足跡:第二天

嵐山、烏丸/河原町一帶、木屋町


「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句話是對的!出發前幾天,每天都盯緊日本氣象廳的天氣預報,就是想挑下雨機率較低的一天到嵐山去。旅程之中任何一天也不想遇到壞天氣,但若果避不過,也希望不要是往郊外戶外跑的一天。結果千挑萬選,把全部的賭注放到週日,早上往嵐山郊遊,晚上預約了戶外用膳的納涼床晚餐。


從酒店出發到嵐山,在前往嵐鉄四条大宮駅的路上,天氣就如預報一樣,是陰天。但到達嵐山之後,就是持續地下雨一整天,直至深夜也沒有停下來。縱然雨中的嵐山不好走,人多路窄,但這樣的天氣下才欣賞到充滿侘寂感的嵐山。但晚上的納涼床就因為雨天關係,需要轉到室內包廂用餐。雖然食物依舊是驚為天人級的美味,但沒能坐到期待的納涼床席上,就覺得很是可惜。


京都嵐山竹林小徑


在京都五天的日子裡,幾乎每天都是大晴天,就只有今天不是。在無奈、可惜,還有肚子吃很飽、久走腿好酸之下,第二天的行程也算是順利完成。




京都足跡:第三天

清水寺、二年坂、產年坂、八坂神社、祗園、京都駅前 Yodobashi


睜開眼就急不及待拉開房間的窗簾,揭曉今天的真實天氣 — 沒有預報中的陰天下雨,而是大晴天!原本計劃今天是在烏丸/河原町一帶逛逛,但經過昨天的經驗,實在不敢依賴天氣預報。抓著今天的好天氣,立即更換計劃行程,先去清水寺,以及二年坂、產年坂,順路再到八坂神社和祗園一帶。


清水寺仁王門


在祗園向前走就是河原町,附近有一間從 youtube 影片看到推介的 京都燒肉enen,在這裡吃過中午餐,決定先回酒店放下幾瓶剛買到的蜂蜜(共買了三瓶,好重)小休一會,再回到京都駅。


每到日本的一個城巿,都會好想走走那裡的 Yodobashi(友都八喜)。雖然絕大機會都是只看不買,但諾大的電器城,每一種電器都有多個選擇,在這裡可以大開眼界,看到很多的新品,甚至一些沒曾見過的電器。京都的 Yodobashi 就在京都駅前,通過地下街便能直達。同一座大樓還有日本國民家品店 Nitori,另外還有 Uniqlo、ABC Mart,品牌集中很好逛。


今天走的路沒昨天的多,但數字上仍然是超過二萬步,對平日只是上下班平均不足一萬步的人來說,突如其來的鍛練對雙腿構成了點負擔。所以晚餐就回到酒店附近巷弄裡的地道居酒屋,吃個痛快地為第三天行程作結。




京都足跡:第四天

鴨川、烏丸/河原町一帶


鴨川三条大橋


感恩,又是一個大晴天。在京都最後一天,已經開始不捨得。


坦白說,不捨得休假的悠閒,不想回到公司上班,這些因素也是有的,但比重最大的還是不想離開京都,這裡真的是一個很想留下來生活的地方。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實踐著旅居的生活,單是從 youtube 裡都看見不少香港、台灣人到了日本各處讀書或生活,可是自己就是沒有這樣的條件。


之前在討論區分享過那消失的一塊,原本的那幾個行程就是安排在這個早上,結果就是給沒腦袋的自己忘得一乾二淨。最後,這一天去了哪裡?很悠閒地去了 INODA COFFEE 本店吃了一個京都早餐,然後在附近的商店走走,順路到了錦巿場。由於太悠閒的關係,從錦巿場出來的一端就是新京極的位置,購物狂就乾脆把京都最後的一個下午投放在這裡。


順帶一提,烏丸/河原町一帶就是京都的繁華地,不論價格親民還是精品名牌都坐落在這一區,所以喜歡 shopping 的朋友,可以預算多點時間放在這區。


這個下午收穫挺豐富的 (購物狂滿足的笑,嘻) ,晚餐是吃得很滿足的日式燒肉。




京都足跡:第五天

京都駅、關西空港


聽說關西空港的人流太多,看過一些報道建議提前三小時辦理登機手續。這裡分享一下,若果是乘坐較大的航空公司,例如 Cathay Pacific、ANA、JAL,櫃枱都有常設職員,提早三小時辦理登機手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若果是廉航的話,一般櫃枱服務會在登機前兩個半小時開放。也就是說,提前三小時到達機場也沒能夠提早托運行李。


現在才發現, 最後的一天除了到京都駅Lawson, 在買早餐前的一刻拍下這張照片, 還有到達關西空港在禁區內的那盤意粉, 就沒有拍下其他照片...


回程是下午兩點半的航班,但要提早兩個半小時到達機場(緊張的人會多預留一點時間,確保自己在登機前兩個半小時已身在機場),而前往關西空港的 HARUKA 也需要80分鐘車程。最後預定了早上10點正發車時間的班次離開,這天早上,京都的天空帶點灰。


旅程好像才剛剛開始,轉眼便踏上歸途,假期的時間總是跑得比平常快。


為了迎接明年(2025年)的世界博覽會,關西機場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到處都是工程。禁區內的免稅店區域已經完成修繕,喜歡在免稅店買化妝品、香水、精品包的人就不要錯過。禁區內的餐廳依舊沒有很多,幾間的客人都蠻多。比較特別的是 Dior Cafe ,人流相對較少,喜歡這品牌的人或者想要一個比較清靜舒服的地方待機,可以考慮去喝杯咖啡或吃個甜點。


京都很大,總是有著等待下一次發掘的地方,使人抱著期待,渴望再次回來,好好認識這一個地方更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害怕遺忘。把旅途裡經歷過的、看到的、遇到的、吃過喝過的,一一放到格子裡,好好保存。
內容總結
京都
5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