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的外銷始於1976年,即蘇聯正式採用該車的三年後。這一年蘇聯決定開放T-72的對外銷售和授權生產,最早的用戶是作為華約核心的波蘭與捷克斯洛伐克,他們在引進少量整車後於1978年開始自行生產。伊拉克具體採購T-72的時間不太明確,但可以確定早於1979年,在中東國家中採購時間只晚於敘利亞,第一批共計155輛T-72E/E-1型主戰戰車。截至1990年波斯灣戰爭爆發前,外界估計伊拉克已經擁有大約一千輛T-72。
蘇聯的T-72有多種出口專用型號,外銷版並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大幅降級設備,實際上幾乎比照蘇聯自用版本,少數會明顯降級的是核生化防禦能力,但這東西是單純因為外銷用戶用不上才省略的。而伊拉克引進了以下三種
T-72:出口改型E/E-1,和蘇聯自用的T-72基本一致;另外西方多將這些最早的T-72稱為T-72烏拉爾,但蘇聯自己並無這一稱呼,以下簡稱早期型。
T-72M:出口改型E-2/E-3/E-4,水平介於T-72早期型和T-72A之間,砲塔沿用T-72A基本型但擁有裝備雷射測距儀的TPD-K1。
T-72M1:出口改型E-5/E-6,基本完全比照經過[反射]項目升級的T-72A mod.1983。
防禦方面,T-72E/E-1的首上複合裝甲材質依序為80毫米均質裝甲、總厚度105毫米的多塊玻璃纖維和20毫米背板組成。1978年後的T-72E/E-1和T-72A開始將背板厚度增加到50毫米。由於蘇聯測試以色列M111穿甲彈後發現有概率在近距離內擊穿T-72A的車體首上裝甲,因此為之後的T-72A在首上加裝了16毫米強化裝甲,由此成為T-72A mod.1983。但一些資料聲稱伊拉克的T-72M1並不一定擁有這一強化。
不同於車體,為了節約成本,最早的T-72砲塔使用鑄造鋼而非複合材質,但得益於低矮的外型與別出心裁的外型,讓T-72砲塔裝甲保有較輕重量的同時也兼具相當可觀的厚度,其正面30度角內砲塔LOS厚度在475-450毫米之間浮動;1977年後的T-72E/E-1改用KVARTZ砲塔,其正面裝甲空腔填充了石英材質夾層,對動能穿甲彈防禦水平與先前差不多,但防禦HEAT彈的能力得到提升。
整體來看,T-72的砲塔正面裝甲和車體首上裝甲足以抵擋70年代所有L7主砲發射的105毫米HEAT砲彈,或當時的幾乎所有單兵反戰車武器,只有米蘭、BGM-71C型托式反戰車飛彈擁有足夠穿深。而動能穿甲彈方面,西方70任何105毫米APDS穿甲彈全數都無法撼動T-72,唯有酋長的120毫米L28穿甲彈有可能在1公里的距離上擊穿最早期的T-72車體首上裝甲,但也無法擊穿背板強化後的T-72。西方普遍使用的105毫米戰車砲要等到80年代初開始服役的APFSDS如M774才有能力在正常交戰距離上可靠擊穿T-72E/E-1和T-72A的車體首上裝甲,但要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擊穿砲塔裝甲,還是需要使用接近80年代中旬才服役的彈藥如M833。
不僅裝甲防禦優越,蘇聯還特別注重減小戰車正面面積已降低被發現和命中的機率,此外還將航向角防禦的理念發揮到無人能比的境界:舉例來說,包含T-72在內所有蘇聯戰車砲塔後方都是傾斜向後的,這帶來的優點是讓防禦較薄弱的砲塔後方不會暴露在正面約70度角上的火力面前。
T-72使用臥式彈盤,彈盤高度很低且被正面裝甲保護,因此理論上在正面交戰中很安全。然而,因為臥式彈盤裝彈只有22發,不太能滿足戰場需求,因此T-72需要攜帶散裝彈藥。T-72最多攜帶17發,T-72A則增加到22發。散裝彈藥的目的是讓T-72在打完自動裝彈機內所有彈藥後,能遠離交戰並將散裝彈藥補充到臥式彈盤。這些散裝彈藥大部分放置在車體並同樣受到車體正面裝甲保護,然而T-72和T-72A分別有4和6枚散裝彈藥放置空間是在砲塔,車臣戰爭經驗表明以當前砲塔被命中概率來看這些散裝彈藥對戰車生存性構成不利的影響,一但被命中就很容易引發全車彈藥殉爆,臥式彈盤大量彈藥爆炸後將整個砲塔衝上天際,就會形成飛頭的名場面。當然,如果交戰態勢是遭遇側面伏擊時,臥式彈盤也會成為較明顯且易被針對的弱點。
火力方面,伊拉克的T-72也是配備2A26(E/E-1)和2A46(M/M1) 125毫米滑膛炮。彈藥方面,伊拉克主力彈藥長期是1962年服役的3BM9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在1973年就已經從蘇聯退役。3BM9彈體能夠擊穿2公里外垂直放置的245毫米裝甲,射表顯示該彈僅需1.89秒就能飛抵3000米外,水平和垂直散射誤差僅有0.82米。這一型彈藥早,卻也成為蘇聯少數提供外國授權生產的穿甲彈。蘇聯也在後來允許3BM12/15/17外銷,伊拉克也在80年代晚期開始自行生產,但伊拉克主力彈藥仍是3BM9。
但即便是3BM9,根據蘇聯對M60A1與酋長這兩個北約防禦最好的第二代戰車的測試,這一型穿甲彈仍然可以從超過3000米外對任意位置上有效擊穿 - 而這些被測試的靶子就來自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的戰果,也充分表明這些彈藥的有效性。在保證威力足夠的同時還足夠廉價,因此3BM9對於伊拉克而言已經能充分滿足戰場需求 - 特別是考慮到北約因長期沒有解決APFSDS脫殼後的精度問題,無論發展還是普及都慢了蘇聯一大步,長年以來都是以穿透力、精度和存速都更差的脫殼穿甲彈(APDS)做為主力。
T-72M和M1具備低能見度作戰能力,其中T-72M的夜間作戰需要使用車長的TPN-1-49第一代紅外線夜視鏡,需要主動開啟紅外線大燈打出一道肉眼不可見但夜視鏡可見的紅外線燈去照射目標,才能通過TPN-1-49的光學圖像轉換器看到,有效距離約600-800米。這種設備安全性與效果上遠比那些仍使用傳統氙氣照明燈的北約早期型第二代戰車(如M48A3)更好,但和M60A1早期同樣使用第一代主動紅外線夜視技術的AN/VSS-1相比也則在放大倍率和有效距離上略遜一籌。
T-72A後期開始換裝更先進的TPN-3-49以及更強的紅外線聚光燈,不僅在主動模式下有效距離大幅提升到1200米,而且還具備被動探測能力,有效距離也有850米。然而這一設備在T-72M和T-72M1上會被降級成原版的TPN-1-49;但不僅外銷用戶,蘇聯自用的T-72A甚至T-72B1有許多也保持在TPN-1-49。整體來說T-72夜戰能力確實弱於同期美軍,1977年M60A1就引入性能比TPN-3-49更好的被動夜視鏡,1979年在M60A3上更是引入強大的AN/VSG-2熱成像瞄準鏡。而僅有TPN-1-49的T-72M/M1差距就更為明顯了。
射控方面,最早的T-72使用的是帶有穩定功能的TPD-2-49合像式光學測距儀,這種測距儀精度高於M48的M17但低於M60的M17A1,整體並不遜色於同期北約最先進戰車。T-72E/E-1後期型上開始引入集成簡易模擬式彈道計算機與雷射測距的TPD-K1。雷射測距儀在500-3000米距離內測距的均方根誤差僅有10米,能在短時間內以3秒,或長時間內以6秒為間隔連續發射測距雷射,以便求出最準確的數字;而計算的數據能夠結合所選彈藥的彈道自動輸入彈道計算機,並為砲手瞄準鏡修正。
TPD-K1提供了快速準確的測距手段,且不像原有的合像測距儀那樣容易因受損或目標成相不完整導致測距誤差。相較之下,豹一直到80年代才開始加裝雷射測距儀,而酋長最早期僅有測距槍,1970年代早期的MK.3/5才開始裝備雷射測距儀;而美國最早引進雷射測距儀的是M60A2 - 但這一型戰車使用的橡樹棍飛彈可靠性臭名昭彰,導致這一型戰車難以說是可靠戰力,而美國下一型擁有雷射測距的戰車要等到1979年才裝備的M60A3。
T-72從最早期就開始配備2E28液壓穩定器,能夠在低速機動狀態下的命中率。根據1972年的測試,配備2E28的T-72在低速機動時,對1.6-1.8公里外戰車大小目標命中率可以達到大約50.4%。加上同樣具備穩定器的瞄準鏡,讓T-72的機動射擊能力和同期西方戰車相比也有一定優勢。
動力方面,伊拉克的T-72使用780匹馬力的V-46柴油引擎,賦予T-72最大60公里公路極速,保固壽命原廠標稱500小時但實際上可達800小時。V-46重量僅有980公斤,甚至不到M60巴頓的AVDS-1790汽油引擎的一半,加上T-72較輕的車重,因此賦予T-72非常優秀的推重比。而T-72的接地壓約0.83 kg/sq.cm,比T-54/55和T-62都大,但和M60持平且比豹一更低。
T-72動力組的較大缺憾是沒有採取模塊化設計,因此整體拆卸與裝回困難且耗時,相較之下豹1便已經融入模組化設計,能在大約半小時內完成拆卸,而M60耗時則要4小時,但也遠低於T-72。此外包含T-72在內所有蘇聯戰車都有倒車速度偏慢的問題,T-72倒車速度只有4公里,而巴頓也有19公里。
另一個較容易被忽略的特點是,所有量產的T-72都自備小型可收折的推土鏟,防守時可以讓T-72在15-20分鐘內挖出一道戰車壕溝,進攻時可讓T-72即便沒有工程單位支援也能自行應對反戰車壕溝或障礙。而推土鏟也可提供首下有限的額外防護。
在兩伊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所有T-72都配屬在第10裝甲旅,也是兩伊戰爭開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伊拉克唯一裝備有T-72的單位。第10裝甲旅是海珊奪取政權時響應第一支響應的部隊,一路奪取包含國防部在內大量關鍵目標,堪稱復驤黨政權的核心支持力量。這樣一支部隊最優先得到T-72,也充分表明兩者的地位。
由於蘇聯對於伊拉克未告知他們就隨意入侵伊朗感到不滿,因此暫時停止當時所有軍售談判,甚至是已採購軍火的後續交付,這導致伊拉克暫時無法引進更多T-72,不過零件、彈藥與教官支援都保持著。好在第10裝甲旅和T-72表現也不負眾望,他們在早期的全面進攻時期便成為伊拉克突破防線的矛頭。在伊拉克轉入守勢時,第10裝甲旅往往作為軍團預備隊,專門投入最重要的戰場,防堵伊朗軍的深入穩定局勢。
1981年1月上旬,為了反擊阿巴丹的伊軍,伊朗集結多達3個裝備最好的裝甲旅共約330輛酋長和M60,發起了納斯爾(Nasr)行動。然而蘇珊格德周邊經常氾洪導致形成泥濘地形,伊朗笨重的酋長不得不沿著有限的道路通過。然而做為防守方的伊拉克T-62和T-72戰車憑藉更輕的重量與更強勁的動力,事先沿著道路兩側設置戰車陣地埋伏伊朗軍,T-72較小的體積可以安全的隱蔽在預設陣地,先進高效的射控結合準確且高速的滑膛炮發射的APFSDS,伊朗戰車要嗎在道路上被逐一擊毀,要嗎嘗試脫離道路展開後被泥濘卡住,下場也是棄車或被毀。
戰鬥的結果堪稱一面倒:。戰後伊拉克僅損失45輛戰車(多數是被伊朗直升機與空軍摧毀),而伊拉克宣稱擊毀伊朗200輛以上的戰車,伊朗宣稱自身損失是88輛,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泥濘中卡住而被伊拉克完整繳獲的。
在1981年9月伊朗對阿巴丹包圍圈的解危作戰中,伊朗成功在阿巴丹後方的河上建立橋樑並對東面的伊拉克部隊側翼甚至後方構成嚴重威脅,為此伊拉克緊急將包含第10旅在內的軍屬預備隊部屬到伊朗突破口;而第10裝甲旅一馬當先的堵住了橋梁,在5小時的戰鬥中痛擊嘗試通過的伊朗軍,為部隊的後撤爭取了必要的時間。
1981年起,由於伊朗和蘇聯關係始終未好轉,因此蘇聯決定修復與伊拉克的關係,其中一大舉措就是恢復軍火交易,而伊拉克期盼的T-72也在其中,根據CIA情報這一輪採購共有約156輛T-72。1982年底的新一批採購則包含約300輛T-72,1986年又採購約260輛。這些T-72主要來自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但也有蘇聯原廠生產的。
隨著兩伊戰爭的進行,共和衛隊受到伊拉克領導者越來越明顯的關愛,T-72被優先配置給他們,甚至連第10裝甲旅也在1983年被轉編為共和衛隊第二裝甲旅。伊拉克在地面裝備上來源很雜,可以說誰賣就買,但他們在主戰戰車上表現出對T-72的偏好,甚至是狂熱 - 在1979年後,伊拉克只大批採購兩種主戰戰車:便宜到能夠填補戰損並滿足普通陸軍擴張的中國59/69式,以及T-72。
而伊朗戰前沒有與T-72對等的戰車,因此高度仰賴拖式重型反戰車對抗T-72,尤其是較為靈活的AH-1。當然這也導致AH-1承受很大風險與損失,畢竟在引導飛彈的過程AH-1必須保持靜止,極易受到攻擊。而在沒有AH-1支援的場合,就不得不依靠基層(特別是巴斯基民兵)的狂熱,以單兵反戰車武器從側面對抗T-72,極端情況下甚至是手榴彈;而這也是要用難以想像的犧牲去換取的,特別是伊拉克開始使用化學武器後。
不過一些資料指出伊朗曾向利比亞等地三方國家採購少量的T-72,加上有限的擄獲車,因此兩伊戰爭期間也能看到一些T-72為伊朗所用。
法奧半島鄰近波斯灣,兩側是阿拉伯河和底格里斯河,其地形多為機械化力量不易運作的泥濘與沼澤。然而純靠步兵與輕裝甲力量進攻又顯而易見的缺乏足夠衝擊能力,因此伊拉克決定派出大量工兵建設可供有限裝甲力量通過的臨時道路;而既然需要小而精的裝甲力量,那自然就是T-72了。伊拉克投入的少量T-72在工兵,以及自身推土鏟的輔助下,在極短時間內成功突破沿路伊朗軍反戰車火力,幫助伊拉克奪回這個對石油出口至關重要的半島。
整體而言T-72表現得到伊拉克與伊朗兩邊的一致認可,伊朗的巴頓系列戰車如M48、M60A1以及英國酋長式都遠不如T-72,在正面交戰時,只有酋長有可能在較短距離內正面擊穿T-72首上裝甲;但T-72可以從遠的多的距離外搶先摧毀酋長,加上T-72在射控與機動性上的優勢,讓酋長很難有機會進入這一距離內。對伊朗來說較為幸運的是這一王牌開戰時在伊拉克軍的數量還很少,引進也比較慢,錯過了開戰最早期的有利態勢。
不同於其他裝備,兩伊戰爭期間T-72損失很小,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估計伊拉克僅有約25-50輛T-72被擊毀,且多數都是反戰車飛彈的成果,另有約15-18輛被俘虜,加上後續不遺餘力的採購,因此伊拉克仍保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T-72大軍:在波斯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共和衛隊的漢摩拉比裝甲師、麥地那裝甲師、尼布甲尼撒與依賴真主師均能夠裝備T-72,反觀整支陸軍只有第3裝甲師的第12裝甲旅和第8機械化旅能夠保有。這些T-72很大程度上就是當時被譽為世界第四陸軍的資本。
而戰爭結束後伊拉克也在持續引進T-72,CIA情報指出1987年又接收了80輛。1989年起,西德公司幫助伊拉克在國內建立了使用進口自波蘭的零件組裝T-72的廠房,這批T-72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獅;儘管有了技術支持,但伊拉克在生產砲管時遇到困難導致壽命僅有120發,據信導致自產進度推遲。目前尚不可知有多少戰車完成自產,但可以確定的是即便有數量也相當有限。
而伊拉克對T-72改進不多,但可以知道有些安裝了紅外線眩目器,這一設備據信是在中國協助下或完全由中國製造的,但名稱未知。這種設備是利用當時半自動指令線導反戰車飛彈的原理,當時採取這一制導機制的反戰車飛彈多是通過射控系統上的紅外線測角儀,判斷飛彈後方尾焰訊號和射手瞄準對象的角度誤差,從而給予修正信號;而反過來說,這一裝置便會通過氙氣燈製造的紅外線訊號,讓紅外線測角儀失去對飛彈的測角和修正能力。
該原理最知名的實踐案例就是T-90的窗簾干擾器,但實際上美國、法國和以色列都曾小批量使用過類似原理的設備。然而根據多數美國測試資訊來看,至少伊拉克發展的這一眩目器,無法有效對付拖式反戰車飛彈 - 這可能是因為拖式2型開始就改成能夠編碼的紅外線信標,這會讓眩目器即便運作也會因為編碼錯誤不會讓紅外線測角儀接收和誤導。
整體來說,伊拉克即便是最新型的T-72M1,到了兩伊戰爭結束時也開始過時了。兩伊戰爭對伊拉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負債累累;而當時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的梅卡瓦MK.3、敘利亞與利比亞的T-72,和科威特的T-72南斯拉夫版M-84可與之對等,且數量上亦不如伊拉克所保有的T-72。相較於對周邊甚至整個中東地區已然確立優勢的裝甲武力,伊拉克顯然更急於將有限資金優先彌補他們一直孱弱的海軍,以及開始落後的空軍。
不過伊拉克也不是沒想過取得更新型號的T-72,他們曾經嘗試,或可能已經成功訂購了T-72S。這一型是1985年型T-72B的外銷型號,於1987年開始生產。雖然年份上似乎只晚了幾年,但各方面性能都有巨大提升,擁有指揮儀火控、具備被動模式的夜視鏡與彈道計算機,車體與砲塔裝甲都更換了複合材質並加厚,也能配套(雖然未必獲得許可)接觸-1型反應裝甲、3BM42穿甲彈與炮射飛彈等裝備。然而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還未正式引進,之後自然也不可能。
而對伊拉克而言最不幸的是時代已經改變:西方經歷60年代中旬開始戰車技術水平幾乎徹底的劣勢時期,終於在70年代末奮起直追連續彌補短版,最終在80年代後開始取得均勢;蘇聯的戰車技術水平仍在精進但差距已經被迅速拉近,並在諸如穿甲彈、火控、夜視等領域陸續遭到反超;儘管如此,此時蘇聯最新型的T-72好歹也已經升級到T-72B mod.1989的水準。雖然伊拉克的T-72並不向外界傳言的那樣被刻意降級,但仍然只是70年代晚期的水準,沒有引進更新型的穿甲彈,也嚴重限制了實戰表現。
對於當時的美國而言,他們顯然也很重視T-72的威脅,T-72在兩伊戰爭與黎巴嫩內戰時的優秀表現很快就被美軍注意到。一開始美國嘗試通過以色列獲取更多T-72的一手情報,但當時以色列回收的T-72損害過重已經失去研究價值。隨後經過長時間談判,伊朗終於在1986年底提供他們擄獲的T-72。
或許正是基於對T-72的了解,美軍對於這一威脅絲毫沒有大意 - 美軍將多達2300輛M1A1和M1A1HA佈署到了波斯灣戰爭,戰前沒有引進艾布蘭的海軍陸戰隊還特地向陸軍借用了一批,甚至直接就地在伊拉克設置改裝線,讓參戰艾布蘭能現地升級到M1A1HA的水平。雖然聯軍除英國與敘利亞等少量國家外也都還在裝備過時的第二代戰車,但美軍根本沒讓這些戰車衝在一線,要嘛在次要戰線,要嘛乾脆只負責防守。
而彈藥方面,美軍更是大量配發最先進的M829與M829A1穿甲彈;而M60也配發了M900貧鈾穿甲彈。根據統計,美國一共運輸了2314發M900、141247發M829和89473發M829A1到戰區。而1994年時一發M829A1的價格高達當時的1600美金 - 這還是停產前的價位,早期還會更高。
結果就是,伊拉克手中T-72以往傲視該地區任何戰車的一切優勢,在他們面臨的敵人面前全都失去意義:論火力,艾布蘭是120滑膛炮發射的M829系列,穿深超過3BM9的3倍以上;論機動,艾布蘭是1500匹馬力的燃氣引擎與更先進的變速箱;論防禦,艾布蘭擁有更先進的查布漢陶瓷複合裝甲和衰變鈾裝甲;論射控與觀瞄,T-72有的,無論雷射測距儀、火炮與炮鏡穩定還是射控計算機,艾布蘭全都有且性能都更好,而且還有T-72沒有的熱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