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風險思維:中國房市慘!拯救計畫猶如滄海一粟!泡沫經濟情況恐比日本糟!

根據報導,大陸房地產狀況低迷,連帶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美國財經媒體報導指出,三年來已經有50萬人因此失業,甚至有員工自願降薪90%,悲喊產業沒有未來,已經被拋棄了。


大陸房市低迷,衝擊相關從業人員生計。中國房地產從業人員受到最直接的影響,有人痛苦直言,房地產沒有未來,已經被拋棄了。


(See:2024/05/21,中國時報,房地產業50萬人失業、自砍薪水90% 陸業內人士這麼說)


房地產研究機構可研智庫測算,截至2023年的三年內,房市不振使從業者流失50萬人(尚不包括營建與行銷等相關行業勞工)。新加坡國立大學資深研究員Alex Capri指出,這些人都在職業生涯中期面臨挫敗,還要被迫「大規模」進行技能調整。


綜合外媒報導,市場預估,房地產一度占大陸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市場預測到2026年,房地產占大陸GDP的比例,可能降至16%左右。如果預測成真,可能導致500萬人左右面臨失業或收入減少的風險。


(See:2024/05/26,工商時報,房市不振 流失50萬從業者)


一、中國國家隊進場救房市!如「滄海一粟」!2千萬間爛尾房 完工得花14兆!


面對此等房市慘狀,中國當局17日推出多項措施救房市,其中又以國家隊進場收購房企的庫存成屋最受矚目。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呼籲地方政府,從開發商買下未開發的土地與未出售的庫存房,此舉顯示北京拯救房地產部門與提振經濟的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將成立全國性計畫,釋出3000億人民幣(約1.34兆台幣)廉價融資,以協助國有企業購買庫存房。中國人行也隨後宣布,取消房貸利率下限、頭期款比例調降至15%、調降公積金貸款利率。不過,在地方債台高築的情況下,房市要去庫存至少要砸下人民幣7兆元,17日推出的資金明顯相去甚遠。


(See:2024/05/17,自由時報,中國「經濟沙皇」何立峰下令:地方政府收購庫存房、中央社,中國國家隊進場救房市 去庫存資金多寡是關鍵)


針對中國人民銀行17日宣布3000億人民幣(約1.34兆台幣)的住房「再貸款」計畫,希望以協助國企購買庫存房等方式消化餘屋;但分析師認為,相較於庫存房、爛尾房的規模,以及購屋者信心持續下滑,北京這個號稱最具雄心的房市刺激政策,恐只是「滄海一粟」。


日本野村銀行推估,截至2022年底,中國爛尾房達2千萬間,須投入3.2兆人民幣(約14.25兆台幣)才能完工。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指出,刺激措施不足以改變購房者的期待,「除非房價上漲的強勁預期驅動投機性需求,否則除了買房自住之外,買家不會以當前的房價水準買房,因為相較收入仍然太高」。


(See:2024/05/27,自由時報,中國2千萬間爛尾房 完工得花14兆、房市刺激規模「滄海一粟」 中國年輕人:沒買房是萬幸)


二、中國知名房企接連陷入債務危機!泡沫經濟的開端!情況恐怕會比日本糟!


中國知名房企接連爆出美元債券違約,紛紛陷入債務危機。中國恆大集團2023年8月17日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即時清盤。碧桂園集團2023年8月10日公告上半年虧損達人民幣450億元至550億元,8月19日再被剔出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行列。


越來越多的中國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金額過高,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清盤。曾排名在中國前 20 大房地產開發商的世茂集團在 8 日發出聲明表示,債權人中國建設銀行 ( 亞洲 ) 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


(See:2024/04/08,Newtalk新聞,又一中國房企龍頭被申請清盤!海外債務違約高達3755億 世茂:繼續債務重組)


中國三大地產商:碧桂園、恆大、萬科均甚悽慘。萬科創辦人王石2018年甚至曾喊出:「活下去!」2023年間猶稱:「活下去到現在依然適用」。在4月30日召開的萬科股東大會上,萬科總裁祝九勝則對投資者透露,在現金流緊張的背景下,王石已經自願放棄千萬退休金,與公司共度艱難時刻。


(See:2024/05/02,中國時報,與公司共度艱難時刻 萬科創辦人:自願放棄千萬人民幣退休金)


如所周知,美日貿易戰,1985年,美國雷根總統指派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擔任美日貿易談判副代表,其展現談判能力於談判過程「射紙飛機」:1.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2.逼日圓升值、3.終於導致日本經濟因泡沫破裂而崩盤,而日本因經濟泡沫破滅後的停滯時期,則被稱為「失落的30年(失われた30年)」。


由於中國經濟逐漸下行,作為支柱的房地產業已面臨泡沫破裂的危機。因此,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早在紐約時報上撰文「中國會重蹈日本的覆轍嗎」指出,現在的中國和1990年的日本有些明顯的相似之處,如中國經濟極不平衡,消費需求過低,僅靠過度膨脹的房地產行業維持經濟運轉,勞動適齡人口也在減少從經濟角度來說,中國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因為「中國的青年失業率已經比日本高得多」,「中國的情況會更糟」。


(See:2023/07/27,中央社,中國重蹈日本泡沫經濟覆轍?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情況更糟)


三、中國大潤發虧爆16億!1年內20家門市倒閉 裁撤2萬名員工!乃輸給時代!


另方面,綜合陸媒報導,阿里巴巴控股旗下的中國「大潤發」營運狀況不佳,母公司高鑫零售截至3月底的年度財報顯示,虧損超過16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1.18億元),營收也較前1年下降13.33%,因此公司不得已只好在過去一年內關閉20家門市,還裁員約2萬人。


大潤發的母公司為「高鑫零售公司」,隸屬阿里巴巴旗下品牌,近年來因國際市場不景氣,導致中國消費狀況不理想,高鑫零售也受到衝擊,營運從去年開始由盈轉虧,截至今年3月底,已虧損超過16億人民幣。


(See:2024/05/23,東森財經,中國大潤發虧爆!1年內20家門市倒閉 裁撤2萬名員工、三立新聞大陸中心,中國「大潤發」倒閉潮!關20家門市解雇2萬員工 虧損金額逾70億)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對此發文,高鑫零售的前身是中國大潤發,從90年代開始,尹衍樑派出愛將黃明端在中國拼出一片天,黃明端也將一生賭在中國大潤發。後來,尹衍樑把大潤發賣給阿里巴巴,每股6.5港元,後來一度漲到13.4港元,但隨著電商席捲市場,大潤發業績節節敗退,虧損金額也愈來愈大,股價也愈跌愈低,最慘剩下0.93港元。


謝金河話說當年:黃明端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打敗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這個時代意義很深廣,一方面是電商崛起,打敗實體通路,另一個是中國的內需消退,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產業不斷的內捲,利潤率愈來愈低。


謝金河有感而發:我們千萬不要輸給「時代」!如果大家不珍惜過去 8 年來台灣一步一腳印打下的好基礎,台灣往前走的腳步可能被拉扯向下。


(See:2024/05/23,今周刊,尹衍樑愛將嘆「贏對手卻輸給時代」!中國「大潤發」倒閉潮的反思,謝金河:立院多數暴力是危機前兆)


四、中國房市慘!拯救計畫猶如滄海一粟!泡沫經濟的開端!復興恐需幾十載!


針對中國當局17日推出多項措施的拯救房市計畫,紐約時報中文網已經評估指出,這個計劃是中國政府迄今為止最大膽的舉措。「但這還遠遠不夠」。在所有這些空置公寓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開發商已經售出但尚未完工的房屋數量更多。據保守估計,這一數字約為1000萬套公寓(See:2024/05/24,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國房地產救市措施為何「遠遠不夠」)。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頂尖人口統計專家易富賢表示,中國迅速老化的人口將成為其經濟成長的障礙,而美國的經濟成長將在未來幾年內超過中國。北京想實現經濟復興所需的轉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See:2024/05/27,自由時報,中國經濟復興需幾十年以上 頂尖人口學者點出要害)。


凡此中國經濟的如今景象,尚不提美中貿易戰等議題,已猶如孔子後裔清初劇作家孔尚任親眼見證明末崇禎覆滅史三易其稿譜出《桃花扇》略謂:「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曾經紅極於一時的中國經濟繁華景象,恐怕就成為"泡沫的經濟",淪為"時代的眼淚"!徒留青苔碧瓦堆,令人不勝唏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法令多如牛毛,人事更是變化萬千。日常生活法律風險問題,因此,層出不窮,令人困惑,不勝其擾。此所以,倘若是平時就能了解日常生活法律的基本觀念,藉以提升風險意識與風險思維,應該便能夠讓一般人在面對糾紛時,可以措其手足或知所應對進退,不至於驚慌失措或徬徨無助,甚至還能趨吉避凶或消災解難!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