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日子1-我居住的地方(上)

瀧宮中年-avatar-img
發佈於帶著包袱去旅行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篇文章的主圖,是我在2007年長駐香港時候所住的高樓窗外風景,看起來很高,是的,我住在一棟高達60層樓的大樓,作為日資企業,公司把我安排在48層樓,而我另一位同事則是42層樓,這一天是九月份的一個週末,天氣很好準備外出,順手用手機拍下這張照片

雖說這一棟樓是非常新的大樓,我最近才知道直到去年2023年暑假期間,這棟樓的樓下才開始有眾多餐廳進駐商場,而2007年我入住的時候這棟樓的時候其實大樓完工2年不到

能住在這麼好的住宅樓以及高樓層,在30歲左右顯然已有飄飄然的感覺,要知道直到今天台灣有多少棟大樓超過60層樓?況且這棟樓的管理還是後來日漸流行的飯店式管理,無輪住宅大小事都有管理專人幫忙處理,包括叫計程車、叫外賣(當時可沒有foodpanda、Ubereats這類平台)

常去香港的朋友一看景色就知道這裡不是港島,是的,因為公司座落在荃灣線上,加上董事長秘書想幫我找新大樓,大家也知道,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哪有地蓋新大樓?當然就往郊區找,這麼一找就找到最後一站—荃灣,荃灣呢,就如同2007年當時的台北南港,雖然已有人居住,至少還有空地可以蓋樓

不管怎樣,在香港搭地鐵、小巴、雙巴、巴士哪裡都去得了,住哪裡就不是那麼重要,設備新、服務好自然成為我的首選

我住的房是單戶,一層樓印象中應該是25-30戶左右,一戶室內可用面積不到15坪,房東是買精裝房所以各種設備一應俱全,一廳一廚一衛一臥室,我僅一個人住也就夠用了

起初要回家也是挺不容易的

上班時間一開始由於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不通,所以只好朝著人多的地方走去荃灣地鐵站,後來才發現上一站大窩口比較近,前二三個月都是這樣走,由於是起點前二站所以都有位置可以坐,下午時分要到九龍、港島公出,就只得一路塞過去,越靠近市中心就越多遊客,當時還沒有被大陸人入侵,外國遊客處處可見,也因此我常常趕在七點前搭地鐵回家,或是在市區吃完晚餐直到九點多才返家,不然下班時間那塞的情況跟東京地下鐵可有得一拼

我住的地方位於荃灣南側,過往是貨櫃區,也是工業地帶,從我房間的大落地窗看出去,可以望見不少各式各樣的貨櫃起重機,再遠一點就是青衣島,青衣城在當時算是一座很新穎的住商大樓群,由於地處遠離市中心,所以經常辦減價活動,很多香港服飾品牌偶爾都可以在那邊撿到便宜

大樓前寬闊的馬路就是楊屋道,道路底有一棟如心酒店,有些香港通朋友應該知道這一棟酒店,就是有名的俗稱小甜甜-龔如心的產業,這裡結合了商辦大樓、飯店、商場為一體,是香港新界最高的大樓,樓高89層,由於是一個建築群所以稱作如心廣場,聽起來好像是一個商業鬧區

很抱歉,可能現在的如心廣場是這樣沒錯,但是,別忘了我當時可是2007年,如心廣場的辦公大樓在我被派駐到香港的時候,都還沒蓋好,得要到年底才落成,商場的部份更是要到隔年了,為什麼我對那地方特別有印象?

就是當時搭地鐵回住處,還得走上15-20分鐘的路程,聽香港同事提及可以搭乘小巴在住處大樓下車,那可是近多了,香港同事人特別好,還陪我搭了一次,告訴我要怎麼跟司機溝通,其實也就那幾句香港話:「前面要落」「落車」「交通燈旁落」之類的,但就這幾句便讓我練習了好幾天,好幾次都不太敢說出口,有時候剛好有人在住家附近下車,便急溜溜的跟著下車,給了車錢講聲「唔該」這句日常常用倒是不難說出口

但總有幾次加班晚了,車上只剩三五個人,住家那一站可能只有我一人要下車,往往因為我膽怯講太小聲,或是發音不正確,要知道香港的小巴可是很衝的,我曾經夜晚搭小巴在青山公路,司機飆上100公里/小時,因為車內前頭有時速表,真讓我看的慌張不已,司機沒聽清楚就轟隆隆的pass,然後莫名其妙就被帶到終點站:現今荃新天地旁,在當時還儘是一片建地,什麼都沒有

這下好啦,右側全新天地一片荒地,左側如心廣場一堆蓋樓機具,我只得摸黑一路走回住處,花了十多分鐘,現在想想,我大概是過了一個多月才膽大起來,後來趟趟都順利

從地鐵站走回住處,必定會經過的天橋,某週五夜晚順手拍下照片

從地鐵站走回住處,必定會經過的天橋,某週五夜晚順手拍下照片

只有週末才有時間逛的街市

雖說我好像把楊屋道講的很偏郊很冷清似的,在到了香港就任後大約二個月吧,我就開始進行周邊探險,第一站先挑戰菜市場,靠近小巴終點站附近有一座楊屋道街市,街市粵語意思就是市場,基本上那個時候我還沒培養起烹飪技巧,去街市純粹是想看看香港人買什麼?吃什麼?有什麼有趣的,這個街市有著三四層樓,很好逛

其實這個街市就跟現在台灣大都市重整過的菜市場很相像,可以想成是已經開業10幾年的菜市場,要新不新要舊也不能說舊,因此該髒的也有、該亂的也有,生果蔬菜當然沒台灣的多樣、可口,而且還貴森森,畢竟香港的青菜大多都仰賴進口,在那邊比較好奇的當然是各種沒見過的海鮮,以及各種不同稱法的魚名字,我對海鮮不甚熟悉,所以一路走過去都只是驚奇連連,但也不敢靠近,香港人一見你不是來買東西,就不大理你,甚或多講了一句「無聊」「神經」之類的話,但也不能怪他們,週末人潮洶湧,我一個閒人在那邊佔住位置不買,也是影響了人家生意,那街市裡頭當然也有做熟食、小點的,我特別記得小點,一般上茶餐廳可以點的就不少,來到街市更是豐富,一眼望去有著:什錦荔芋角、菇粒鹹水餃、蜂巢糕、豆沙蘋果酥、豆沙煎堆仔...等,看著都流口水,天氣不好的週末無法逛到市區或太遠的地方就會去街市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小點,經常都會去買幾樣拎回家品嚐的

海鮮擺到到處都是,跟台灣一樣,連走道都擺滿,但很快的,近午就通通賣完了

海鮮擺到到處都是,跟台灣一樣,連走道都擺滿,但很快的,近午就通通賣完了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深夜裡才想起自己的人生線,許多年在創意產業、數位科技業工作創業,包袱中偶爾抖落的是:各地新訊心得、書籍觀看心得、旅行隨手散記,加上偶爾扮演社會觀察家的筆記。非常實際的人生面向,因此絕不分享:心靈雞湯、自我成長、股票投資、宗教話題、戰爭與政治,這些皆不擅長,總之,任何左右傾向的強烈意識都不在此發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夜裡的包袱 的其他內容
2007年,被外派到香港工作,公司策劃了一場去澳門的小旅行,而有了這次旅行的經歷
2007年,被外派到香港工作,公司策劃了一場去澳門的小旅行,而有了這次旅行的經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管住在一樓還頂樓。屋裡的高溫足以讓下班後的時間成為夣魅......
Thumbnail
離開職場已有兩年多時間。信義計劃區還是我很常出沒的地方。坐公車在同樣的地方下車,前往的不是101大樓上班,而是去健身房。眾所周知,這一帶是金融業的集中地,每每在路上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穿著合身剪裁套裝、腳踏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好生羨慕。誰不希望成天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辦公室吹冷氣?不久之前我也是⋯⋯
文章描繪了作者在泰國租住的生活,包括他對鄰居的觀察,以及對插座數量和位置的看法。
記於2010/1/19 在唸書的大學城裡搬過好多次家 也曾經住過閣樓 那時候因為寫論文 而搬到了一處老街上的民宅 頂樓的房間其實是閣樓 斜了一半的房間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戶 剛開始覺得蠻有意思 住久了 卻有著一種少了一半什麼的缺憾... 常常發呆地望著對面房子低一層樓的窗戶 裡面住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你放心讓自己和家人這樣住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管住在一樓還頂樓。屋裡的高溫足以讓下班後的時間成為夣魅......
Thumbnail
離開職場已有兩年多時間。信義計劃區還是我很常出沒的地方。坐公車在同樣的地方下車,前往的不是101大樓上班,而是去健身房。眾所周知,這一帶是金融業的集中地,每每在路上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穿著合身剪裁套裝、腳踏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好生羨慕。誰不希望成天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辦公室吹冷氣?不久之前我也是⋯⋯
文章描繪了作者在泰國租住的生活,包括他對鄰居的觀察,以及對插座數量和位置的看法。
記於2010/1/19 在唸書的大學城裡搬過好多次家 也曾經住過閣樓 那時候因為寫論文 而搬到了一處老街上的民宅 頂樓的房間其實是閣樓 斜了一半的房間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戶 剛開始覺得蠻有意思 住久了 卻有著一種少了一半什麼的缺憾... 常常發呆地望著對面房子低一層樓的窗戶 裡面住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你放心讓自己和家人這樣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