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點滴】第一高樓上班蓋高尚?三進三出真實告白-Part 1 酸甜苦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離開職場已有兩年多時間。信義計劃區還是我很常出沒的地方。坐公車在同樣的地方下車,前往的不是101大樓上班,而是去健身房。眾所周知,這一帶是金融業的集中地,每每在路上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穿著合身剪裁套裝、腳踏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好生羨慕。誰不希望成天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辦公室吹冷氣?不久之前我也是其中一位,成天為數字、為業績而汲汲營營的一員。


身為台灣最高大樓,101大樓裡聚集了不少家投信投顧、銀行、證券、會計師事務所,還有證交所、信評公司、甚至獵人頭公司都有。進出大樓上班的人,大多精心打扮,不時還能看到模特兒、明星、政治人物,中午休息時就能下樓逛街,便利商店、花店、中華電信、乾洗店,你能想到的幾乎都有。

我可能是比較「幸運+任性」,曾在101大樓三家不同的公司任職過,下面就讓我藉由「三進三出」來分享一下,那些年我學到了什麼。

你爭我奪、較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說真的,沒有真正走過一回,我也沒法憑空動筆和你分享。


第一回:酸甜苦辣

第一回在101大樓有五年之久,擔任中階主管職位。

當時還沒有滿租,任職的公司大手筆的租下,設計佈置都下了功夫,當然花了不少民脂民膏,大老闆會說,在台灣第一高樓的資產管理公司,就要有第一的氣勢!

花錢振振有詞,反正又不是自己的錢!

省習慣了

習慣了東省西省,印錯的紙一定回收,而且背面再拿來影印不重要東西,拜訪客戶大家協調一下,一起坐計程車可以省錢,下廣告版面一定想辦法砍價,做文宣品就更別說了,砍到協力廠商業務眼淚都快掉出來。

省錢已植入DNA,覺得幫公司多省一點錢,這是應該的不是嗎?

搬進101辦公後,就發現公司花錢的「尺度」被打開,花在硬體設備上或是員工福利,當然大家都開心、皆大歡喜。


海嘯來襲

去了亞太總部香港開會,見識到什麼是花錢如流水,茶水間眼見所及,比預售屋還更高級,原來,你拚死拚活省這省那,努力把業績做出來,拿了幾個月獎金就開心到不行,不好意思耶,國外說不定獎金也是跟你領一樣的月數,但人家是拿港幣呢!

或許股市多頭,讓大家都失去戒心,或許是貪婪當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誰管以後會發生什麼。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銀行一家一家倒,殺得所有人措手不及,人生第一次見識到裁員的無情與殘忍。

那年升官的人,最可憐又倒霉,即使表現再好,獎金及加薪幅度都⋯⋯淒慘無比。


生命的無常

為了工作而拚命,金融業那個人不是這樣?健康多少都會有些狀況,這叫做「間接傷害」(collateral damage),也有人說,是拿肝換辛苦錢,這些說法我都認同。

長時間工作伴隨而來的壓力,日積月累,身體自然會出問題。不少人靠神明、藥物、購物來紓解壓力,這也萬非得以。

共事多年的長官,突然就到另個世界做天使了,原來,生命是無常的,原來,生命是脆弱的,原來,健康應該擺在工作前面,不是說說而已。

發生這種憾事,任誰都不願意,我也從此檢視自己人生中的優先順序。


國外什麼都管是把雙面刃

外商家大業大,多國設點,總部養了一堆人,人人都得突顯自己很重要。

剛進這家公司時,無論要發什麼新產品,國外幾乎不太管,一來是發揮綜效,產品想法、選股建議,當然都是依賴自家集團,這也無可厚非,不用自家的東西怎麼都說不過去。再者,台灣是極極極少數能做出業績數字的地方,聽到你打算募1億美金時,人家下巴都快掉下來了,你要什麼別人都說好。

外商都這樣搞

幾年後,亞太總部換了新的人馬,可能也是別的國家出了不少紕漏,一聲令下,就直接中央集權,所有跟產品有關的大小事宜,通通要經過總部同意,厚厚一疊的SOP,光看就快累死,填一堆文件、表格,一時之間,所有人的英文都大大提升了。

總部有個產品委員會,各國也要照做,台灣本來就有功能及流程類似的委員會。新的SOP是正規軍的做法,一板一眼,其實外商都是這樣子搞。

當然,總部沒多久就發現,各國大大小小的產品相關事宜,通通都要經過總部的核准,中央集權立意雖佳,真的是累死自己。


假設有一支XXX基金,因為國內的法令更新,以前投資某種工具最多是5%好了,現在放寬到10%,經評估後,投資團隊也覺得對操作及績效是有利的,事前已詢問主管機關,可不召開受益人大會,直接透過修改信託契約來進行。

台灣先經過自己的委員會討論通過,再送總部核准。總部每次開會,光是議程及資料,就嚇死人了,我不相信有人能看得完。運氣好的話,案子被排在前面,事前要先跟各方人馬「打點」過,確保案子會順利過關,不要在真正開會時才給我放馬後炮或是臨時發難有意見,通常只要有一個人開口提問,一定是一發不可收拾,不同單位與會長官都要講個幾句、好像沒說話被覺得不夠投入的樣子,於是你一言我一句,光一個議案有時就討論半小時,我的天鵝啊!

我今天是排第三案,線上枯等一個半小時了,何時才輪到我啊?


作繭自縛

任何的委員會集會,不是用來討論的,而是做決議的。事前跟各單位周旋,有什麼問題就先解決、回覆、釋疑,雖然過程十分冗長又痛苦,但這是必要之惡,總比放任對方在正式會議高談闊論要好吧?誰重要,誰不重要,那些人會故意刁難,都得事先一一擺平。台灣其他同事,像是法遵、作業、投資、業務等主管,都要跟總部的對應長官做好「事前溝通」。

試行了一陣子,大家都發現總部的產品委員會,實在太過「精實」,搞得人仰馬翻,沒效率不說,有時更是十足的鬼打牆。

有一回韓國打算募一檔韓國平衡基金,所有文件都是寫英文,但委員會可以為了誰來確保基金的韓文名稱沒有誇大、保證獲利,會中「熱烈」的討論,在場十多個委員,沒半個會韓文的!我會知道這段,是因為台灣的案子接在韓國後面,所以我先撥電話連進去,枯等不說,也見識到這個委員會很難搞,真的輕忽不得。

過了幾個月,總部再修正流程,從1.0進化到2.0,不是所有的議案,都硬性規定要由各國的CEO來報告,不同類型的議案,填不一樣的表格,比較不重要的案子,採報備制,不過這也是到我快離開該公司時才改。


多國文化

有回我去香港總部開會,那次沒有台灣的議案,我進了委員會旁聽。氣氛很肅殺,像外科手術室一樣;那次會議「剛好」有印度的案子,電話那端的人講了一堆,印度人天生會講又淘淘不絕,做會議記錄的女生,不久臉上滿是斜線,她用口形問旁邊的人,

「你聽得懂他在說什麼嗎?」

濃重的口音,在場即使有來自澳洲、菲律賓、美國、比利時、荷蘭、香港的人,應該沒幾個聽得懂。

做會議記錄的人,你最好是聽得懂啦,回去聽五次錄音,我看你能寫出什麼鬼東西來;其他人搞不好也是裝懂,還得假裝一下、問一兩個不痛不癢的問題,不然也下不了台,哈哈!


以上是第一回的分享,不小心寫了太多,敬請見諒。

第一回合,酸甜苦辣都有,有開心,有難過的時候,當然也學到很多。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走過的路,學到的本事及教訓,日後都還派得上用場。


《未完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6/06
三進三出101,碰到前同事還是會打招呼吧?😅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熟齡文青 會啊!第二及第三次去101上班時,坐電梯很容易遇到
我在 MoneyDJ 待過,或許您的三進三出,我們曾在進出電梯時擦肩而過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NOWA 50+ 的風景 有可能哦!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4/06/08
我比較好奇遇到前同事時當下感覺如何 ? 還是說JC的產業是見怪不怪 ?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8
艾克星貨鋪 見怪不怪,有時走在路上都能碰到,業界就是這麼小。如果是在101大樓裡遇到不喜歡的人,裝笑臉、點個頭即可(但心裡可能希望對方稍後摔個狗吃屎😜),遇到還不錯的同事,就會打招呼、聊兩句
渣男不渣-avatar-img
2024/06/05
好精彩的分享!字字血淚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30
走了一個不怕高的,迎來一個很耐撞的~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這裡丨心裡
138會員
621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這裡丨心裡的其他內容
2024/06/19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2024/06/19
如果上回寫了太多職場黑暗面,我想在此致歉,不是每一家投信或投顧公司都這麼可怕,各位還是要自行研判,多方打聽比較。我也不是完人,也做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後悔的事,分享職場上的所見所聞,事過境遷,人事已非,或許現在看得更清楚,用血淚換來的真實告白,分享給就算不是在金融業,也可能會有相同遭遇的你。
Thumbnail
2024/06/12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2024/06/12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2023/12/18
上回針對職場上被別人誤會了、被陷害了、被放生了、被拗了、被罵了、被笑了等狀況,做了一些分享。不少朋友看到後,都說心有戚戚焉寫;不過話鋒一轉,大家都納悶,難不成職場真的這麼黑暗?需要時時提防別人在你背後搞小動作?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的,被XX時,真的都只有壞的嗎?
Thumbnail
2023/12/18
上回針對職場上被別人誤會了、被陷害了、被放生了、被拗了、被罵了、被笑了等狀況,做了一些分享。不少朋友看到後,都說心有戚戚焉寫;不過話鋒一轉,大家都納悶,難不成職場真的這麼黑暗?需要時時提防別人在你背後搞小動作?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控制的,被XX時,真的都只有壞的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日早上去了黃竹坑見工,不過現在地鐵真的方便很多。 所以我解放疫情那種惰性,去不同的區域工作。而這個工作上班早,下班也早…快六點收到上班電話通知。剛剛在FB和Threads發文就來不及改文。所以在這裏整理一下。不過也可喜可賀,這個系列終於落幕。感謝大家一直以來都收看,之後改個標題發文……
Thumbnail
今日早上去了黃竹坑見工,不過現在地鐵真的方便很多。 所以我解放疫情那種惰性,去不同的區域工作。而這個工作上班早,下班也早…快六點收到上班電話通知。剛剛在FB和Threads發文就來不及改文。所以在這裏整理一下。不過也可喜可賀,這個系列終於落幕。感謝大家一直以來都收看,之後改個標題發文……
Thumbnail
離開職場已有兩年多時間。信義計劃區還是我很常出沒的地方。坐公車在同樣的地方下車,前往的不是101大樓上班,而是去健身房。眾所周知,這一帶是金融業的集中地,每每在路上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穿著合身剪裁套裝、腳踏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好生羨慕。誰不希望成天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辦公室吹冷氣?不久之前我也是⋯⋯
Thumbnail
離開職場已有兩年多時間。信義計劃區還是我很常出沒的地方。坐公車在同樣的地方下車,前往的不是101大樓上班,而是去健身房。眾所周知,這一帶是金融業的集中地,每每在路上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穿著合身剪裁套裝、腳踏高跟鞋、手提名牌包的,好生羨慕。誰不希望成天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辦公室吹冷氣?不久之前我也是⋯⋯
Thumbnail
每個月過了十號,就開始有忙碌的感覺。從同事間渲染開來,直到每個人身心。 已經接到P雜誌陳桑的電話,他們編輯要先入稿掃正片。 今天的行程是進公司跟幸苹姊拿紫丁香出版的打樣送去,然後接P雜誌的稿。 在公司附近早餐店吃蛋餅,翻著報紙,心頭嘀咕著。在門口對老闆點餐的阿良發現了我。 「欸。你好悠哉喔。
Thumbnail
每個月過了十號,就開始有忙碌的感覺。從同事間渲染開來,直到每個人身心。 已經接到P雜誌陳桑的電話,他們編輯要先入稿掃正片。 今天的行程是進公司跟幸苹姊拿紫丁香出版的打樣送去,然後接P雜誌的稿。 在公司附近早餐店吃蛋餅,翻著報紙,心頭嘀咕著。在門口對老闆點餐的阿良發現了我。 「欸。你好悠哉喔。
Thumbnail
輕熟齡轉業女子,在這裡工作只有上班與還沒下班兩種狀態! 一轉眼過了十多年,當初的轉業需要些勇氣,現在的轉業是不是會鬧出一些人命。大包小包走進了辦公室,發現桌上躺著一個大信封,辦公桌正中間就怕我沒發現,就在帶著滿臉疑問看向隔壁同事的同時,電話響了,同步解說邊聽電話邊拆信封
Thumbnail
輕熟齡轉業女子,在這裡工作只有上班與還沒下班兩種狀態! 一轉眼過了十多年,當初的轉業需要些勇氣,現在的轉業是不是會鬧出一些人命。大包小包走進了辦公室,發現桌上躺著一個大信封,辦公桌正中間就怕我沒發現,就在帶著滿臉疑問看向隔壁同事的同時,電話響了,同步解說邊聽電話邊拆信封
Thumbnail
「工作應徵的怎麼樣?」曉婷在咖啡廳角落的那個座位看著我說 『當然很順利囉。』 「工作地點呢?」 『算是一個普通的住家,只是這個住家…比較典雅吧。』 「住家?」 『是的,普通的住家。』 「在住家打字?」她繼續說:「很奇怪的工作內容。」 『就是幫老闆打打他出去玩的旅遊日誌。』
Thumbnail
「工作應徵的怎麼樣?」曉婷在咖啡廳角落的那個座位看著我說 『當然很順利囉。』 「工作地點呢?」 『算是一個普通的住家,只是這個住家…比較典雅吧。』 「住家?」 『是的,普通的住家。』 「在住家打字?」她繼續說:「很奇怪的工作內容。」 『就是幫老闆打打他出去玩的旅遊日誌。』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Thumbnail
最近318十週年,了很多人的回顧文,有點想不起當時的記憶,畢竟我沒被打到,不過當時工作單位在行政院附近,每天下班都會去待個幾個小時才回家洗澡睡覺,期間就會不時遇到久違的同學跟學弟妹,大家都雖然都變成社畜或忙著寫論文,但有空還是都會來現場充當人頭,這種場合人數多才安全,人數少就危險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