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在周而復始的日子裡找回初心

    記得小時候,總是覺得一個月好久、一學期好久,上了高中,覺得還有三年,好像很久,到了大學,覺得還有四年。但離開學校後,一轉眼已經過了六年,時間過得好快。學生時期,好多事物都好新奇,所見所聞,以及所學到的各種事情,是如此新鮮,然而出社會後,許多事物的新鮮感都下降了,體驗的豐富度下降了,時間感受度自然就下降了。

     

    之前有個較資深的同事說:「人生就是這樣,工作忙著忙著,不知不覺幾十年就過去了。」人生就這?我的直覺告訴我,肯定不是的。如果總是讓自己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當然一下子就幾十年過去了。人生要體驗,無論是小溪流、小野草,放開感官,就能體會其所蘊含的、平凡而確實的美。

     

    人生要拿來體驗,因為我們的身體就是被如此設計的。當看見一隻毛茸茸的貓,便覺得可愛。看見靜止的湖面,便覺得平靜。躺在寬廣的草地上,覺得心情開朗。走在蓊鬱的山林中,覺得心曠神怡。我們對世界的詮釋,時時刻刻受主觀左右。在水中優游的魚開心嗎?其實爭辯根本無所謂,我覺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放開官能享受的同時,讓我們去意識到此刻情緒的變化,利用後設認知,來感受自己的感受。這種內觀,區別了我們與動物的不同,區隔了純粹的享樂主義所帶來的空虛。唯有意識到我們與萬物的協調,我們才真正存在。存在感來自思考,這才是「我思故我在」。

     

    有個宇宙模型理論叫作全息宇宙,它說宇宙內的所有物質是來自宇宙邊界的資訊全息投影,如果這個模型是對的,代表我們的所見其實挺虛的,若真是如此,信仰就要動搖了嗎?理想就不復存在了嗎?抱持著虛無主義,緊抓著的存在感讓人焦慮,理想變得毫無意義。但是,我想,我們會思考這些,代表我們有所感知,感知便是一切,如果理想全依憑著某種客體,反而搖搖欲墜。感知,讓精神永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