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有用

2023/12/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許人到了某個階段,心裡就會開始冒出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像是「為什麼那麼倒楣?」「為什麼變得不快樂?」許多雞湯式的回答,看似有理,其實也只是換個方式說些我們早已知道的事實。因此,那些並非本文的旨趣。為了方便討論,我想把這些問題約化為一個簡潔的問題:「什麼是真實?」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很輕易地就能獲得大量的資訊。當那些真真假假的訊息混入其中,我們真的因科技而更清楚何謂真實嗎?如果我們睜大眼睛,用心體會,也許還是有機會在廢墟中挖到寶藏,前提是我們還沒被鋪天蓋地的垃圾訊息弄得眼花撩亂。所以真的開始回答問題之前,做做冥想,我們最好要有個足夠清晰的腦袋。

 

或許有些人也是這樣,當我們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時,一開始可能有些進展,讓我們士氣大增,一直到了某一天,現實將我們的想法全盤推翻。於是我們捲土重來,又再度被推翻。如果你鍥而不捨,也許會發現,你知道的變多了,卻又彷彿一無所知。嚴重一點的甚至會產生習得無助。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想想維根斯坦

這裡我想借用維根斯坦的想法:「哲學應該用做的。」對於語言有獨特洞見的維根斯坦,認為語言有所侷限。所以,如果在一開始我們就打算用語言回答問題的話,就像是在一個平面上,試圖找平面外的某一點,永遠都找不到。

 

人的大腦有一種習慣,就是喜歡將兩件看起來相關的事情建立因果關係。所以,如果有兩件事情無法明顯地用邏輯建立因果關係,人們就會認為這兩件事沒有相關性。這樣的偏見很可能就讓我們與解方擦身而過。

 

卡繆在他的著作《薛西佛斯的神話》中提到,在處理這類人生問題時,有兩種思維模式:理性與非理性。理性即意味著凡事都得符合邏輯。書中談到,一類極端的人為了符合心裡的邏輯,而產生荒謬的外在行為。而另一類人,則走向了如信仰般非理性的道路。他們沒辦法用言語,或說邏輯,解釋他們的選擇,就像宗教一般。

 

試著笑吧

前陣子我在歐耶的脫口秀中聽到一個很有趣的論點。內容大致上是說,基於某個研究,即使我們是假笑,也能騙過我們的大腦而變得開心。台灣還有個愛笑瑜珈協會,就是專門在練習這件事。這是怎麼回事?既然我們自己都知道是「假」笑,又怎麼會被自己騙過去呢?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種大笑完後,覺得身心放鬆的經驗。假笑也許不一樣,它需要練習,可是它確實有用!這讓我想到,或許我們暫時還不知道什麼是真實,但至少我們知道什麼是有用,如果我們願意放下一點對邏輯的堅持,可能反而能走得更遠。

 

扛起責任

回到現實,我們還是得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麼請先做好一件事:扛起責任。這並不是道德式的要你做個好人,而是它真的有用!Jordan Peterson在他的一個演講中提到,如果你覺得你的生活糟透了,你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就先把你一團亂的房間整理乾淨。再來,把你的外表打理乾淨,可以的話就去做個運動,試著和家人融洽相處。總有些小問題是能解決的,慢慢地,你會發現你能解決更大的問題。

 

尼采說,在成為獅子前,請先做個負重的駱駝。所以,首先我們先認清目前的責任,用紙筆或電腦條列出來都很好。再來,扛起責任。若只是做著某件事情並不表示你在負責任,你得要真的將它放在心上,你得心甘情願地接受這件事。有時候,你甚至需要改變現狀,來改變你目前的責任,但改變並不可怕,因為唯有當你在改變時,你才有機會了解自己所想要的未來。

 


raw-image



 

0會員
11內容數
這裡主要分享一些奇幻、神話風格的創作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