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自在人心 - 寫作意識流

公義自在人心 - 寫作意識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閃而過的意識,寫下了感慨

我是外來的,日常生活接觸的人不太多,言談間對本地人有一個印象,幾乎每個人的答案都跟我完全相反,其中一位透露:「如果開戰,我在第一時間會舉起白旗投降。」


甚至有「內部」靠近軍事敏感的人告訴我:「敵人來我會第一個溜走。」這些人很可愛,很坦白,敵人聽到這種民意大概很高興,甚至急不及待想幹壞事。


然而人生閱歷告訴我,人類積存的歷史告訴我,最近最大型仍未結束、俄烏大戰與及以哈大戰告訴我,事情可沒有那樣簡單。


當人可以選擇的時候,面對戰爭,當然盡快逃之夭夭,但通常地,戰爭是毫無徵兆,某一早從床上睜開眼睛:「開戰了!」「是真的嗎?」「聽,警佈聲響起了,假不了。」於是執拾細軟往機場跑,人山人海,能夠坐上飛機的機會是零.......第二天如是,第三天....稍為習慣了。


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憤怒:「你他娘的破壞了我的生活,殺死了我的鄰居,還大言不慚......」,於是排隊輪候食水和食物,另一邊廂在派反戰機針刺地對空導彈,單兵用的反坦克武器..........。


男生們毫不猶疑報名就讀快速課程,還見到那個「敵人來我會第一個溜走」的傢伙,他說:「反正溜不了,就跟他拚唄!」


歷史都告訴我這些事實,不知怎的,人在和平中顯得窩窩囊囊,一但開戰了,被逼到牆角了,人的勇氣決心被激發:「反正沒得選,放馬過來吧!」侵略者才發現自己有多誤判,「獨裁者」的軍事判斷是正確的,但卻嚴重地誤判人性。


歷史又往往反映出一個「結果」,引起不義之戰的那一方必敗,邪總不能勝正。這些可不是我說的,人類的歷史如是說。


聖經裡早已經透露出 神創造人類的時候,已經殖入某些天然屬性,人為何擁有尊嚴、勇氣、正義、愛自己一同生活的團體、某些逼力一但出現,總有人會兩脅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在耶穌的團隊裡就暗示了一個獨特情況,十三個人裡頭(耶穌跟十二門徒就是十三個人),就有一個叛徒猶大,即是說,臨陣退縮的人一定有,就是十三個就有一個這樣的人。但大體上,正常人類都早已殖入一種公義的氣質,所以歷史裡頭,邪惡到最後必有報應,正義必勝,這是千古以來可以驗證的事實。


新約聖經羅馬書第一章

19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 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20 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

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raw-image



avatar-img
David Tai的沙龍
119會員
581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vid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羸了
一閃而過的意識,記下舒發的一瞬間....... 可以靜下來緩慢地看一篇老朋友的文章,喝一口水,百無聊賴,大概亦是一種福氣
從 2024 年開始,免費 AI 生成普及,有些行業亮起經燈,很多藝術家亦不見了。
羸了
一閃而過的意識,記下舒發的一瞬間....... 可以靜下來緩慢地看一篇老朋友的文章,喝一口水,百無聊賴,大概亦是一種福氣
從 2024 年開始,免費 AI 生成普及,有些行業亮起經燈,很多藝術家亦不見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