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蕭邦夜曲

社群媒體嫌我們日常裡小災小難不夠刺激,因而半強迫全島收看捷運隨機殺人與孫安佐從國外鬧回台灣等種種醜劇,想對抗那些驚心動魄實境秀,似乎只能幻想自己在巴黎郊外繁花盛開的小村莊,房間撒滿梵谷式明亮陽光,聆聽蕭邦彈夜曲。親聆蕭邦演奏是不可能的夢幻,幸而,如歌似夢的夜曲的錄音也是唾手可得。

現代名琴價格直逼千萬台幣,聲音既響亮又細緻,從這幾屆蕭邦大賽聽到的潮流,是細細品味昂貴松露和生火腿的米其林三星私廚料理,套句英文俗語 "no stone unturned",每處細節都像用放大鏡頭高畫素拍攝梵諦岡教堂七彩玻璃,竭盡所能放大微小細節的美感。

把此新流派演奏發揮到極致,當屬 Stephen Hough,他的演奏,有柔美如歌劇女高音圓滑線,更透過音色變化去強調蕭邦的和聲學巧思,他表達的情緒面向也很複雜,聽 Hough 全套蕭邦夜曲,喜怒哀樂性格塑造如看全本紅樓夢。


有了點年紀後,雖不敢自稱反璞歸真,或肖想獨坐幽篁明月相照,但聽1960年代 Rubinstein 錄音的蕭邦夜曲,格外愛其樸素親切。這種年紀--看到初戀情人也不會心跳加速的年紀,不是「西貢小姐」女主角與情人重逢就開槍自殺的年紀,更不是孫安佐自認同年紀最強的好笑的二十四歲!Rubinstein 展現出太宰治全部的敏銳,但情緒相當克制,所以比那位「人間失格」作家更安穩活在人間,聽著聽著很舒服,就扔了台灣孫家大少爺呼麻被下蠱又開記者會宣稱被迫「和老人能量轉換」的雜碎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