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B播週報|NO.114(新聞週間:2024/05/27~05/31)

∞本週新聞∞


通過《淨零工業法案》 歐盟捍衛減碳製造力|工商時報

〔減碳〕

P編觀點

歐盟正式通過《淨零工業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目的是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可以與美國抗衡、且避免對中國技術的過度依賴。

該法案主要內容有:

  1. 到2030年,指定「淨零」技術的製造能力應達到歐盟各國內需求的40%
  2. 各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確保在2040年所有關鍵低碳技術的全球市場份額至少達到15%
  3. 石油生產商啟動碳捕獲和封存(CCS)基礎設施的部署,開發永久封存每年從工業過程(通常是枯竭的油氣田)中捕獲的總共 5000 萬噸二氧化碳的設施

相關資訊來源:


ECFA制裁「工具機」首當其衝 學者 : 中國提前使出殺手鐧|自由時報

〔工具機〕

F編觀點

中國在本周公布第 2 批的 ECFA 產品關稅減讓中止的清單,中止項目達 146 項,若加上去年 12 月的第一批清單中的 12 項,目前累積有 146 項產品被中止關稅減讓。

兩個批次的品項分別為

  • 第一批: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 12 個石化、潤滑油相關產品。主要影響為石化產業。
  • 第二批: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運輸工具等。主要影響為工具機產業。

第一批清單影響的石化產業,因多數都已在海外設立分公司,因此可以透過轉換出貨地點來避險因應,造成的影響較小。

但在第二批清單方面,去年輸出中國的金額估計有 98 億美元,影響層面將會擴及台灣的工具機及相關零組件產業,且多數為傳統的中小企業,恐怕會造成更明顯的衝擊。

台灣經濟部方面也表示,將會備妥政策及資源工具,來協助企業進行產業升級與分散市場,來降低影響。

相關新聞


四大效應爆發 貨櫃海運恐爆斷鏈危機...將推升運價續漲|經濟日報

〔國際貿易〕

F編觀點

前陣子的葉門叛軍攻擊鴻海貨船,迫使海運公司需要繞行非洲好望角,影響了船期與價格,許多企業也擔憂缺櫃紛紛提早出貨,全球航運能量也越來越吃緊。

近期還有美東勞資協議將屆、中國擴大出口南美、以哈戰事加劇、缺櫃危機延長這四大問題,就連亞洲的新加坡、上海也面臨疫情之後最嚴重的塞港,貨櫃公司長榮、陽明、萬海對於全球大塞港問題都表示不太樂觀,將會牽連航運價格,且短期無解。

地緣政治的問題也持續影響著全球供應鏈,航運的供給需求會持續變化,企業對於倉儲管理就更需要更多點心力,才能提前因應國際運輸的不確定性,保障業務的穩定運行。

相關新聞

貨櫃價格飆風再起!國際航運數據分析師:聖誕檔期貨品搶提前送


中美角力加劇 多國陷經貿危機|工商時報

〔國際貿易〕

P編觀點

美國國務院兩年前因應立陶宛與中國經貿關係惡化,成立了為名「公司」的八人小組。 因與中國關係惡化而影響經貿的國家可以主動聯繫這間「公司」尋求協助。

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指出,中國過去有多次因政治因素而對其他各國採取經濟壓力的作法,像是:

  • 2010年:挪威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中國持不同政見者時,北京停止從北歐國家購買鮭魚。
  • 2012年:中國因南海領土爭議拒絕從菲律賓進口香蕉
  • 2020年:北京響應澳洲要求對Covid-19大流行的起源進行調查的呼籲,提高了對澳洲大麥和葡萄酒的關稅
  • 2021年底和2022年初:由於立陶宛同意台灣在當地開設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引發中方不滿,立陶宛製造的汽車零件將被禁止進入中國市場

調整經貿的市場需要長時間醞釀,因此當各國遇上中國單方面禁止進口時,當下會有相當大的衝擊,這時候「公司」就能第一時間協助排除經濟問題。

當初給予立陶宛協助包含華盛頓進出口銀行向維爾紐斯(立陶宛首都)提供了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五角大廈與該國簽署了採購協議等類的緊急措施。

目前「公司」持續協助其他國家因應中國政府單方面的經濟施壓。

相關資料:


∞觀念好物∞

EP.256『說話比較直接,是什麼意思?』_REF.《文化地圖》|406 台中市北屯區崇德路二段301-1號

P編觀點

你有沒有遇過不論自己怎麼表達,對方就是不明白你的意思的狀況嗎?或者,對方在講什麼聽起來都很傷人?

《文化地圖》看起來好像是講跨國文化,其實聊的是因為每個人生長背景不同,而影響了表達方式。

有人就是講話委婉、有人則是講話簡短;也有人喜歡直接拒絕、有人則傾向間接拒絕。

根據《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這也難怪溝通是團隊合作時,最棘手的問題,你永遠無法知道今天自己遇到的對象是256種的哪一種。

讀書型 Podcast 『引書店』討論《文化地圖》,仔細完整的說明書中所說的表達框架是什麼,也使用大量親身例子做討論。 這一集只討論了書中的第一章-溝通、第二章-評估,光是這兩個面向就討論出許多台灣職場工作上的困擾與解決之道。

光是了解別人的情境、否定習慣,就能舒緩溝通緊張氛圍,就能打造彼此最合適的溝通模式。


∞讀者信箱∞

看完新聞/文章有什麼感想,歡迎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知道這個小小資源對你也起了一點作用。

F編:marketing@bliksen.com

P編:pini.lee@bliksen.com

Facebook | Instagram | 迎盛官網

Copyright © 2024 BLIKS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B 播週報」由台南板金廠內的 2 名行銷夥伴共同創辦,定期每週分享產業新聞與好觀念。內容包含:4~5 則新聞,1 個觀念好物。關注的新聞有〔傳統製造業〕〔板金加工業〕〔半導體產業〕〔工具機產業〕〔新創科技業〕〔國際新聞〕。歡迎追蹤我們了解製造業的觀點。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