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升上國中開始,每天上下學爸爸都會在車上聽關於投資理財的Podcast,一開始我其實聽不太懂Podcast裡面的內容,就會問爸爸,試著理解。
國二上學期時,看到爸爸開始嘗試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雖然一開始的成效看來並不好,爸爸還是堅持了一段時間,也看到他持續從圖書館借來一疊又一疊的書籍,內容很多都是我不會去看的…標題掃過去,包含有投資理財、社群媒體經營、親子教育、寫作、行銷等,再來,就看到爸爸把方向轉移到部落格上面去了,因為他說自己太忙了,和Youtube頻道相比較,寫作會比較適合他。
爸爸幾乎是一天發布一篇文章,看到爸爸這麼堅持的樣子,我也開始想像,如果換成是我自己,會是怎麼樣的做法?可能不會這麼投入吧。
另外,在車上和爸爸聊天的過程裡,也逐漸發現自己對於事情的認知理解,和同學有著巨大的差距。
像是ChatGPT,同學裡真的有人沒聽過,而我早早就拿著爸爸的帳號亂玩了好久。
或者是對於金錢的認識,好多同學只想得到要存起來,都不會想到有很多理財工具能使用,像是爸爸就把我和妹妹的壓歲錢,拿去買美國股票,兩年來也有賺了一些。
然後,我開始發現,念書的過程中,其實不是記住課本裡的內容就好,課外知識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大部分的課外知識吸收來源就是爸爸,雖然他常常說些奇怪的理論,但是聽久了就會發現那些都是對的。
當然課業上的問題也可以問他,像是我完全不擅長的數學和理化,學校課堂裡再怎麼認真聽講,還是滿頭問號,但是爸爸常常用一句話,就搞定課本上一長串的敘述。
雖然即將迎來國中最後一年的時光,課業一定會變得愈來愈繁重,其實自己也有想過去考國中會考,到後來卻發現去考試一定會很慘,因為我的數學理化雖然有理解,但是考試成績就是差人一截,所以決定靠著在校成績還不算太差的狀況,去爭取直升高中部的獎學金。
希望自己國三後能開始慢慢寫文章,開始像爸爸一樣經營自己的部落格,分享閱讀心得,在未來還可以拿來當作我的學習歷程,在升大學時能直接呈現在教授面前。
PS. 縮圖為ChatGPT 4o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