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閱讀時間 ‧ 約 29 分鐘

移居池上#1(前言&第一篇)


前言

池上一個很夢幻、很美好的地方。來到池上,就見低矮的白雲,懸浮在藍藍的天空上,金黃色的稻穗低垂,綿延的道路….沒有電線桿的屏障,配上遠處高聳入雲的南橫群山,徜徉其中,身心靈自然解脫無覊。所以,來到池上就像來到天堂。而天堂路也應運而生。

很多好朋友因此喜歡到池上來觀光旅遊,短則一天,多則3-5天,只有少數人來此Long Stay 6-12個月甚或更久的。一般人對於池上的認識大多為三大著名景點:大坡池、天堂路跟伯朗大道,也因看到這三大美景而興起移居池上的念頭。但是這三個景點就代表池上嗎?生活在池上只要看美景就可以不用吃飯?不用找住的地方?….恐怕不然。

伯朗大道

天堂鞦韆

天堂路

如果是3天到1個月的短期旅遊,當然可以不去思考池上的生活機能、物價水準,醫療服務,甚至於是「池上斷層」等問題。但是如果是要長住,不管是Long Stay 還是遷居池上,那這些基本問題就很重要,非得了解不可。夢幻不能當飯吃,唯有充分的認識池上,才能讓移居成為美事,不然就會成為夢魘。

我愛池上,在此Long Stay近半年,而在Long Stay 前幾年亦多來此活動,對於池上不敢說完全了解,但是有著比一般觀光客蜻蜓點水的旅遊多了一些認識。而在此Long Stay期間,我積極的融入當地生活,參與當地活動,有更多的觀察機會跟體會。因應很多好朋友詢問未來是否適合移居池上的問題,本人無法直接回答,因為這是取決每個人的需求跟環境適應力,沒有絕對答案。本人只能將在池上生活的這幾個月的觀察提出,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協助各位了解池上,進而做出最佳的選擇。

大坡池

第一篇 池上風情

要了解池上首先必須先了解他的人文地理環境不可。畢竟移居到池上,總要了解要住在哪個村落,會不會受地震影響,還有生活機能、交通便捷與否。如果沒有基本認識,那就很難避免選錯落腳處。

地理環境

池上鄉位於臺東縣北部,為臺東縣之花東縱谷平原最北邊的平地鄉鎮,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花東縱谷平原中段,東鄰東河鄉,西接海端鄉,北以秀姑巒溪與花蓮縣富里鄉相隔,南隔新武呂溪與關山鎮相望。(註1)

人口結構

主要為漢人,臺灣原住民族則居次,其中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 截至2024.05止,人口數為7,760人。(註2)

池上名稱的由來

「池上」地名源自於「在大坡池之上」,大坡原名「大陂」,又稱「大埤」,位於池上東側,是台東昔日最大的湖泊。在清光緒年間被稱為「新開園」,為「新開闢的田園」之意。大坡池原初面積廣達100公頃,屬於斷層造成的陷落湖泊,後因農民為了量產作物,將出水口濬深,使湖水大量宣洩,形成現今僅存28公頃面積,耕地也大為增加。(註3)

大坡池

大坡池生態資源豐富,早期許多人家靠沿岸漁獲為生,並使用竹筏與魚簍捕撈漁獲,直到今日,池上每年都會辦竹筏季來共同記憶池上人的回憶。(註3)

2024竹筏節

鄉民免費消費卷

2024竹筏節,我來了


池上斷層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縫合處,而在花東縱谷線上,又屬池上斷層的位移幅度與速度最為驚人。

池上斷層係具左移性質之逆移斷層,位於花蓮縣和臺東縣,長約65公里,由瑞穗東南方一帶向南南西延伸至池上東南方。池上錦園南方萬安附近,斷層面則呈現上陡下緩的向東傾斜曲面,接近地表傾斜約60度,至深度約25-30公里處則轉為接近水平。此斷層的滑移速率遠比美國聖安德列斯大斷層快,同時池上逆斷層的特性也打破一般認為平移斷層才會有斷層潛移的觀念。(註4)

池上人的生活型態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池上人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依據。池上位於花東縱谷南段,處於縱谷間較寬廣的地段,從兩側山脈流出的水流沖刷出個沖積扇,土壤富含黏性較高適合水田耕作,故池上也是米之鄉,池上米的品牌因此而建立,池上稻田景觀也因此而聞名。(註5)

2024.06.25,清晨的池上(福文村)

池上的交通

池上的交通劃分為二種:鐵路和公路(註6)

池上鄉有四條聯外道路:台9線、台20線(南橫)、台23線(東富公路)跟線197線

1、台9線:是東部公路交通系統之大幹道、北起台北市經宜蘭、花蓮、台東到楓港接台1線縱貫公路。由池上至花蓮約2小時車程,南下台東約1小時車程。

2、台20線:即南部橫貫公路,由海端鄉翻越中央山脈可通至台南縣玉井鄉。池上有台20甲線經初來橋後銜接本線。台20線雖是池上往台南之捷徑,但因係高山公路,車道狹窄、路彎坡陡且山區多雲霧,故通行車不多,已成為以觀光為主的旅遊路線,沿途仍多原始之高山林相。

3、台23線:本線是台東縱谷南段行經海岸山脈脊間谷地之公路,由富里鄉向南經鱉溪、泰源盆地,至東河橋接台11線東海岸公路,全長約43公里。沿線風景秀麗,甚具觀光價值。池上大坡村有花東四線產業道路,行約10公里,可在豐南聚落接台23線,但路況不佳。

4、縣197線:本段公路是池上至台東之次要道路,因路況不甚佳,僅為本鄉內四村居民進入池上市區之主要交通線。本線幾乎全段都建築在利吉層之上,卑南溪又逼近山麓,故路面起伏很大。且逢雨即塌,路況不甚穩定,故本地居民甚少經由本線前往台東。沿線現有電光大橋、寶華大橋、鸞山大橋、利古大橋越卑南溪西接台9線。

197

振興部落(舊稱白毛寮)(註7)。振興部落的阿美族在日治時期末才來此地,為了逃避日本人的義務勞動和信教的禁令,由大埔村來此開墾居住,光復之後,又有數十戶遷來,使得此村的阿美族為池上鄉第二多人的地方。

197


池上的行政區(註8)

鄉公所下轄福原、福文、大埔、新興、慶豐、大坡、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10村。

平原中心地帶:福原、福文、大埔、新興等四村。

海岸山脈山麓地帶:大坡、慶豐、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六村。

大坡、慶豐二村鄰近省道台9線,交通頗為方便。錦園、萬安、富興、振興四村,都是沿197號縣道分佈之村落。由於距市集及縱谷主要交通線稍遠,因而習稱內四村。

十村落位置


註1:參見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池上鄉

註2:參見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池上鄉

註3:參見交通部觀光署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42291&uid=19

註4:參見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池上斷層

註5:參見交通部觀光署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42291&uid=19

註6:參見池上鄉公所https://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8&TA_No=7&T_ID=591

註7:參見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Portalhttps://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8&TA_No=7&T_ID=591

註8:參見池上鄉公所https://www.tipp.org.tw/tribe_detail3.asp?City_No=18&TA_No=7&T_ID=59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人享受車宿的快感,如何應付行程中突發的問題,克服內心的恐懼,讓自己安適的享受車宿的快樂,享受一個人獨處的自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