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新住民專題之三】來到台灣之後⋯⋯——新住民與新二代的生活

    raw-image


    文:謝雯晴、蔡岳助
    圖:倪立果


    根據內政部截至2024年5月的統計,目前台灣新住民的人數大約57萬人,已經快要超過60萬的原住民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比例將近2.5 %,而新住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對於這塊全新的環境他們在生活或文化上都需要多方的調適,以下我們就來看新住民在台灣面對什麼樣的困境?


    語言學習困境


    處在一環境中,處處皆要與人對談相處,可是這些來台的新住民中,有許多人其實與台灣人語言不通,我國政府為此補助「72小時中文課程」,每週3次,每次2或3小時,為期2或3個月,得自行選擇上課地點。看似良好的規劃,卻似乎欠缺通盤考慮,小記者訪問已歸化台灣的原越南籍胡女士,胡女士與先生是透過婚姻仲介媒合而認識、交往,進而結婚,夫妻琴瑟和鳴,兩人滔滔不絕地和我們分享新住民在台適應相關的事情,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首先,新住民公婆不熟悉中文者,不在少數,胡女士跟我們分享:「公婆不太會講中文,所以想要學台語!」然而課程內容卻僅教授中文,胡女士苦言,只能透過看八點檔、連續劇學習台語,但往往內容支離破碎,難度參差不一,吸收知識上困難重重,更何況新住民中亦有須學習客語者,學習的管道更加缺乏;再者,「72小時中文課程」往往須達到一定人數才會開課,若新住民所在地為偏鄉,或新住民人口較少處,就無法開課,只能集結成團、遠赴他處求學,以符合最低人數限制的要求,胡女士不禁直呼:「新住民開課不要限制人數啦!這樣可能很多偏鄉照顧不到」,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最終可能無法實現讓新住民就近選擇上課地點的目的。


    新住民隻身來台,除了夫家以外,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其他的支持網路,再加上他們不熟悉台灣的語言,無法跟這個社會順利有效地溝通,使他們無法取得社會上的資源,也難以為自己爭取權利,更何況在法律上、醫療上的專有名詞,對於新住民而言更是遙不可及的領域,使得他們連最基本的保障,都無法為自己獲取。


    飲食適應問題


    另外,在飲食上,新住民也難以適應台式料理。「男主外,女主內」雖然已漸漸為後起之思想取代,然於現實層面,卻難以否認此種劃分仍為部分家庭奉行的圭臬。早期新住民女性嫁來台灣,除了需要盡快融入這個社會,還需要扮演著「家庭照顧者」的角色,對上須侍奉公婆,對內須服侍丈夫,對下須養育子女,烹飪手藝不得不熟稔於心。然而,他們和台灣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風俗文化,雖菜餚並非必為台式料理,但若只懂得烹飪異國料理,而全然不熟悉台式料理,也難融入夫家。何況異國與台灣口味不同,對於辛辣、酸甜的接受度各異,但無奈新住民在台灣無親無故,政府也沒有對此祭出相應政策,只能由新住民自行習得。

    越南料理示意圖/攝影:倪立果


    胡女士經驗分享


    胡女士向我們分享,雖然隻身一人來台,在台灣確實有許多不方便之處,但他卻能與公婆、夫君和諧共處,這是怎麼做到的?胡女士跟我們分享:「有空的時候都會打電話跟公婆聊天。」——雖然她與公婆語言不通,但雙方都想試著與對方溝通,都想傾聽對方的意見,所以即使比手畫腳、牛頭對不上馬嘴,只要眉眼相偕、微笑以待,也能心意相通。儘管胡女士對於台灣飲食習慣不甚了解,但卻會試著學習,逢年過節就緊跟在公婆身邊,多看多學,學會了便試著自己做,胡女士所為只為:「幫公婆分憂。」值得注意的是,胡女士跟我們分享,公婆甚至也願意嘗試、接受她的想法,他們家今年祭拜祖先時,所準備的料理正是越南菜!


    小記者心得


    對於上述提到政策的缺失,小記者認為,若能使用現代科技工具輔助教學,或許能有所助益:


    1. 就語言方面,可以事先預錄中文、台語、客語課程,並上傳至網路上,且定期以線上視訊方式,由老師與新住民進行中文、台語或客語的對答測驗。藉由線上進行課程教授,即可免除開課人數限制的顧慮,事先預錄好課程,老師便可將重心放在與學生實際交談,增加新住民學生開口練習的機會。
    2. 就飲食而言,亦得事先預錄課程供新住民觀看,且測驗方式得由縣市政府舉辦聚會,邀請該縣市所有新住民一同相聚,每人準備一道佳餚,此舉之目的不在評斷優劣,所以不論排名、不打成績,只為提供新住民展現成果的舞台,並讓新住民間得以有相聚相識的契機,協助新住民建立起在台的人際網路。


    訪問完胡女士,小記者對於新住民生活,別有一番體悟。或許背井離鄉,故人難逢,故景難遇,然而,若是新住民能抱以赤子之心、真誠待人,或許能跨越國與國之距離,消弭國情間之隔閡。另外,台灣本地人也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新住民是活生生的人,或許你我之間的家人也有新住民這個族群的存在,新住民這個名字或許聽起來事不關己,可是當你把它想像成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時,或許我們可以更能設身處地地去關懷他們的生活、去為他們爭取他們應得的權利。


    新二代生活適應


    在《我的火星媽媽》微電影中,小敏對於媽媽的國籍與自己身分的認同上感到不適應,選擇捏造謊言以應對人際關係考量——這是2017年台灣社會中新二代的寫實身影,然七年後的現在仍是同一光景嗎?對於現今社會的新二代而言,這些自我認同與身分上的困境是否切實地存在呢?而對他們而言,社會又有什麼變化?接下來,我們將透過兩位受訪者同學——廖乙衡與李淑筠——的角度,從數個層面一窺這些答案。


    身分認同


    乙衡與淑筠的母親分別來自越南與柬埔寨,對於自我身分認同,兩者皆會提及自己新二代的身分,但是有細微的不一樣:乙衡認為媽媽是越南人的身分很有趣、特別,介紹媽媽的國籍是很正常的,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不會覺得因為一個國家的地位不同而有特別感受,並且近一步說明自己從小就在台灣生活,身邊都是台灣人,因此比較沒有正視自己是越南人的身分,但是有時候還是會思考自己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分,並對此感到困擾,但是現在的他除因為自己在血液裡與台灣人不同而感到自豪,更有了一個全新的結論:

    覺得住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淑筠則會主動分享自己的身分,但不會主動說媽媽的國籍,而是有人特別問才回答,並提及過去自己會認為這個身分是一種壓力與負擔,但在瞭解文化與脈絡後,其實會認為身分帶來更多經驗上的體驗,並且成為一種優勢。


    問起對於文化的喜愛比較,其實就如同乙衡回答:「沒有喜歡或不喜歡的問題」,淑筠也回答到「因為都是家鄉,無法比較」,但是乙衡也補充到「但在壓力大的時候會想過越南的生活,因為越南文化比較 chill!」


    語言學習


    詢問乙衡與淑筠的家庭習慣與文化喜愛,發現兩位受訪者的家庭語言習慣以中文為主,並參雜台語與客語。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受訪者的家庭互動方式,以及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語言。在語言學習方面,乙衡與淑筠皆家住屏東客家庄,所以除中文與英文課程,還有學習客語,但是都沒有特別學習媽媽的母語:乙衡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學越南語,希望他先好好讀書,所以乙衡等到學測結束後,才開始自己進修越語,也請媽媽指點一二;淑筠則是透過日常生活的對答學習柬埔寨語與高棉語,並且發現柬埔寨的國小小孩會讀泰文,因此在大學生活中有學習泰文。


    社會觀感


    論及台灣社會對於新住民的觀感上轉變的觀察,都提及過去社會對於新住民都有歧視的現象,例如認為新住民來台動機不良或用歧視性名詞稱呼新住民,但是現今不論是在制度上對於相關政策的放寬、教育和媒體報導的觀點也有所轉變,並且歧視現象其實逐漸少見,可能歸因於大眾有更多接觸新住民的機會抑或是對於政治正確的追求,但是有時候在實際相處與互動時,仍會感覺到隔閡與微歧視。


    對於政策上稱呼這些「國民」為「新」住民,乙衡提出反問:「都已經歸化了,怎麼還是新住民,而不是台灣人?」他認為這個「新」字帶有隱藏的歧視,例如媽媽已經來台多年,為什麼還是叫「新」住民?應該以國籍來界定身分,而不是稱呼媽媽為新住民或是外國人,並認為這是形式上與現實上的不同步。(小記者按:社會上本來就有許多區分族群的方式,如偏鄉與都市、性別、族群等等,同平等權「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的概念,應視區別必要性存在與否,就我們的觀點,「新」住民的區別在政府認為應有對他們加強文化交流之需要,因為新住民乃是對於本土文化尚未適應者,應協助其適應生活,故本文認同該名詞並沿用之。)


    此外,乙衡與淑筠都不否認社會上仍存在「刻板印象」,乙衡舉關於放假文化為例,以東南亞人的文化認為放假就應該盡情的玩樂,但卻會被部分台灣人批評低俗,說明台灣人遇到文化差異常常會出現貶低心態。淑筠舉春捲為例,明明泰國、柬埔寨都有春捲,甚至東南亞都有,但是都直接稱呼它為「越南春捲」,這是一種「代表性過度」!


    有趣經驗分享


    轉論及有關身分上的有趣經歷,淑筠提及之前與媽媽回到柬埔寨欲前往吳哥窟時,因警察要求淑筠需有國民身分,因此便與媽媽在當地直接申辦身分證,並將戶口送到外公名下,與媽媽成為戶口上的「姊妹」,除可以免費進入吳哥窟,在入境時也比較便宜且快速。乙衡回憶以往社會課都會把自己當作活教材,跟大家分享如鴨仔蛋的功用與禁忌文化等,除增加老師對他的印象,也同時化解一些誤會。


    透過這次的訪談,我們得以窺探政治名詞下陌生的「新二代」──透過聽見一個個分享的體驗、心得乃至於生活上的細節,會許得以形塑一個更為具體的形象,而非呆板無溫度的名詞劃分。或許正如乙衡的疑問:「為什麼是「新」住民?」我們為何需要劃分新舊你我?當我們過度在意界線的存在,這件事所產生的效果到底是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或是我們正跌入淑筠說的那種情況,是追求政治正確而被侷限,進而有了隔閡?種種問題正是這次的核心疑問,然而看似叢生的問題,其應對卻很簡單,就是回歸乙衡與淑筠所說的「尊重」。

    採訪廖乙衡同學(右)現場/攝影:謝雯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台大法律法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