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山海】地方創生之起源與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臺大政治 鄭宜嘉
地方創生近年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不過這個概念其實移植自日本。日本經歷衰退的三十年後,前首相安倍推行「地方創生」政策,期待能帶領全國重返繁榮。究竟,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為何,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吧..

根據內政部2023年人口統計,臺灣人口再次「生不如死」,全年死亡人口多於出生人口;新生兒人數更創下新低,下降至13.5萬人,顯示臺灣已被少子化與高齡化重重打擊,並於不久的將來進入超高齡社會。(關於台灣婚姻與人口變化,可參考中央社)

面對如此嚴峻的人口問題,我們的政府做好準備了嗎?除了育兒政策與鼓吹生育,還有沒有其他形式的解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窺同樣受少子化高齡化影響的日本是如何以「地方創生」為政策主軸去改善區域不平衡和人口老化問題,並探討地方創生的成效與意義。

▎什麼是「地方創生」?

「地方創生」一詞源於日本漢字,字面意義就是「為地方創造生活/生機/生命/生計」,期望透過「產、地、人」三位一體的想法,讓日本各地依照自身地理特色和人文風情發展出無一無二的產業。

這個概念出現於2014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內閣的「安倍經濟學」政策中,是日本中央政府極其重視的施政重點。從《地方創生法(まち・ひと・しごと創生法)》立法、地方創生總部的設置到每年編列1000億日圓預算的「國家版綜合戰略」,日本政府在地方創生投入大量資源就是為了確保人口問題能夠被緩解,進而避免潛在「危機」發生……。(更多關於地方創生的思考,可以參考鄭志凱)

▎從「地方消滅論」看見日本未來危機

一般認為,政府制定的地方創生政策源起於政治家增田寬也在2014年一場座談中提出的「地方消滅論」,該論點提出現今日本的人口分布呈現「東京一極集中」,戰後七十年前以來的產業集中政策和濱海工業區的開發皆導致鄉村人口不斷移入都市,使東京成為全日本資源和人口最集中的都會區(總人口25%居住於此),連第二大都會區大阪都難以望其項背。

東京是人類社會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圖源:國家地理頻道)

東京是人類社會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圖源:國家地理頻道)

在都市欣欣向榮的同時,日本許多鄉村地區卻已經逐漸衰敗、凋零。因應持續出走的人潮,地方商店街紛紛倒閉;到處都是無人居住的空屋和廢墟;部分地方政府財務狀況不佳。至於就業方面,因為地方經濟系統衰敗和人口高齡化,地方青壯年人口找不到工作,只好離鄉背井去都市,形成惡性循環。增田寬也便斷言:若依照當前人口減少趨勢,2040年將會有半數、800多個市町村消失,連較為知名的青森市、秋田市都無可倖免。

「地方創生」注入活力,鄉村改頭換面

有鑑於以上種種問題,日本政府開始制定規模龐大、領域寬廣的地方創生政策,但執行方式不同於以往由「公部門」進行決策與控制的模式,而是由地方(市町村)自行提案交付內閣府地方創生推進事務局進行收件和審理,實現「由下至上」的政策運作模式,不僅能確保每個地方創生計畫都是為當地「量身訂做」,還能培養地方單位統籌規劃的能力,避免地方政府失能。(關於地方創生的案例,可參考上下游)

此外,日本地方創生政策十分強調計畫之關鍵績效指標(KPI),像是定期檢視計畫產生幾個工作職位、讓多少青年返鄉、使觀光客宿泊幾日等,透過客觀KPI判斷地方創生成效如何,進行檢討或是重新擬定計畫,政府亦會長期追蹤並適時給予輔導。最後,地方創生形式多元,規模大小不拘,各個地方單位擁有高度自主性,不同地方單位有各自的創意與特色,不會大同小異。政府更鼓勵縣市跨區合作,以「一日生活圈」共築創生計畫,打破縣市間爭取預算、觀光客的惡性競爭。

綜觀日本政府開始推動地方創生至今已經十年,各個地方創生計畫大放異彩,像是北海道東川町透過小鎮美景結合國際攝影節活動,搖身一變成為「寫真之町」帶動觀光成長;福島縣的「再生可能能源特區」利用地方創生特區制度,並建立了一個地方獨立的再生能源電力系統,減少對核能依賴、創造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新潟縣則以傳統酒造業為基礎,進行技術開發並融入當地飲食,增加地方的幸福感和認同感。雖然我們還無法評斷地方創生對於整體國家人口組成趨勢的影響,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地方創生確實帶動了鄉村產業與經濟發展,人才也不再集中於都會區中,地方經濟變得更穩健。

東川町風景(圖源:Google)

東川町風景(圖源:Google)

▎日本經驗,臺灣複製?

從日本的地方創生經驗我們可以發現要改善區域不平衡、健全地方經濟體系需要完善的政府規劃與充足的資源與人才,更重要的是地方必須「自己主動想辦法」制定計畫,而非被動等待中央給予指令和預算。臺灣的地方單位能夠複製日本的成功經驗嗎?過去的臺灣又做了哪些努力?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探討臺灣地方創生的發展歷程。


製作小組:呂芊穎、李浚誼、李宛諭、韓丹文、鄭宜嘉

責任編輯:林廷昱、鄭宇庭

參考文獻:

新生兒數再創新低 4圖表看懂2023人口數據,中央社

01 何謂地方創生?日本移居地方熱潮興起,簡嘉潁

地方創生-政府篇,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辦公室

借鏡日本地方創生發展經驗,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陳志仁

日本地方創生有這5大關鍵,臺灣有嗎?,小社區大事件

旅日地方行動者蔡奕屏:「從主業出發的地方創生」,用日本案例為臺灣注入設計與編輯力,趙思涵




這裡是臺大政治系學生會媒體部的沙龍!我們會不定期更新時事新聞和專題報導,旨在透過政治系、學生視角剖析我們關心的事,歡迎大家與我們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候選人的衣著是一種符號,有時會是親近選民與否的判準。
明揚公司一場大火,燒出了長年以來的勞檢、化學品、以及消防員的困境
國民法官制度替司法界帶來更多民眾的觀點。但是在最近的審判案件中,男性與女性間看待母親角色的歧異視角,隱喻了女性在社會當中難以陳述的兩難。本篇文章從一樁殺子案切入,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難言之隱
對於跨性別和生理女性而言,心裡或許都有一道難以跨過的「坎」,不論是跨性別者決定踏出生理性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抑或生理女性對跨性別女性的接受與否,都需不斷對話方得跨越橫亙彼此的坎,進而尋得社會的最大共識。
釋字748號中,大法官肯認婚姻平權應受保障。但隨著專法通過,台灣社會仍對婚姻平權存有各種意見;究竟兩方如何看待這個議題、社群媒體又扮演了什麼角色,且讓我們一同走進公民對話的場域當中。
剛落幕的APEC會議,最受矚目的就是中美日三方的會談。究竟三方承受著什麼壓力、關係會如何發展,相當值得關注
候選人的衣著是一種符號,有時會是親近選民與否的判準。
明揚公司一場大火,燒出了長年以來的勞檢、化學品、以及消防員的困境
國民法官制度替司法界帶來更多民眾的觀點。但是在最近的審判案件中,男性與女性間看待母親角色的歧異視角,隱喻了女性在社會當中難以陳述的兩難。本篇文章從一樁殺子案切入,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難言之隱
對於跨性別和生理女性而言,心裡或許都有一道難以跨過的「坎」,不論是跨性別者決定踏出生理性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抑或生理女性對跨性別女性的接受與否,都需不斷對話方得跨越橫亙彼此的坎,進而尋得社會的最大共識。
釋字748號中,大法官肯認婚姻平權應受保障。但隨著專法通過,台灣社會仍對婚姻平權存有各種意見;究竟兩方如何看待這個議題、社群媒體又扮演了什麼角色,且讓我們一同走進公民對話的場域當中。
剛落幕的APEC會議,最受矚目的就是中美日三方的會談。究竟三方承受著什麼壓力、關係會如何發展,相當值得關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2024-04-03日本關東賞櫻《2》東京*上野│蒲公英蛋包飯-洋食屋三代目泰明軒 位於東京上野站內三樓的泰明軒為日本橋本店的分店,其以獨特的「蒲公英蛋包飯」聞名,此料理的發想源於伊丹十三拍攝的電影《蒲公英》,餐廳替電影特別設計出這款料理,後來還帶起半熟蛋包飯的熱潮。蛋包飯吃完片刻仍齒頰留香!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2024-04-03日本關東賞櫻《2》東京*上野│蒲公英蛋包飯-洋食屋三代目泰明軒 位於東京上野站內三樓的泰明軒為日本橋本店的分店,其以獨特的「蒲公英蛋包飯」聞名,此料理的發想源於伊丹十三拍攝的電影《蒲公英》,餐廳替電影特別設計出這款料理,後來還帶起半熟蛋包飯的熱潮。蛋包飯吃完片刻仍齒頰留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日本近年來因為高齡化、少子化加上鄉村人口外流,許多非都市地區不論是勞動人口和遊客數量都逐年減少,連帶使得地方的各種產業變得蕭條,大部分是收入銳減,有些甚至完全沒落,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不再被記得。 為了拯救地方的觀光,中央與地方政府和許多民間團體都開始了地方創生計畫,為當地觀光進行行銷和推廣,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日本近年來因為高齡化、少子化加上鄉村人口外流,許多非都市地區不論是勞動人口和遊客數量都逐年減少,連帶使得地方的各種產業變得蕭條,大部分是收入銳減,有些甚至完全沒落,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不再被記得。 為了拯救地方的觀光,中央與地方政府和許多民間團體都開始了地方創生計畫,為當地觀光進行行銷和推廣,
Thumbnail
講述一位過去在日本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人的真實紀錄,以及他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脆弱性、社群連結等議題的思考。同時,也提出了對現行社會狀況的反思,經由共同行動來構建一個共同願景的新型共同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地方創生/社群營造的場域營造的哲學面,並針對各種執行模式的狀況進行分析,探討模式複製與社群自我意識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中產階級自救會在日本地方創生中的觀察與實踐的講座內容介紹。主講人將分享社會創新和地方創生的情況,以及一些相關案例和方法論的案例學習。講座是關於在日本鄉下怎麼實踐中產階級自救的分析跟討論。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經濟表現持續向好,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穩健,失業率持續維持低位,出口表現亮眼。然而,儘管經濟環境逐漸改善,但台灣的生育率卻持續低迷,甚至呈現下滑趨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台灣自成一格」(自治)這一政治議題,已經深化為社會議題與文化議題—「政治」已滲入「社會層面」、「社會」已滲入「文化層面」。表示,長一輩過去的努力已經開花結果,體現於新一世代的身上。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