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一火焚盡不只金閣寺(看三島由紀夫英法語受訪影片有感)

電影《炎上》火燒金閣寺場面

電影《炎上》火燒金閣寺場面



據說川端康成認為,如果拿諾貝爾文學獎的不是他而是三島由紀夫,三島就不至於切腹。據說他對三島之死梗梗於懷,因此一年後也自殺了。


這是傳聞。


最近看到三島由紀夫以英語和法語受訪的影片,可以清楚感覺到他體內有一股致命的力量。他就像他筆下的溝口,其貌不揚且瘦弱,因自卑而崇尚絕對的美,對此抱著病態的癡迷。他和溝口的差別在於,溝口放火燒了金閣寺,而他既已在小說裡燒去絕對的美,就像暫時吃了解藥一般,可以振作起來。他擺脫原先瘦弱,鍛鍊出健美身形,朝自己信奉的美感邁進。他顯然想以某種姿態出現在人前,想獲得他人傾慕。他確實也獲得國際性的矚目。但這些都不足夠。他被那種烈燄般的追求驅使,最終走向政變。在那樣絕對的原則下,政變失敗的時候,他只有切腹一途。


想到這裡,關於川端的傳聞顯得很有道理。如果是三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許他會相信自己擊敗川端的極致之美,站上世界文壇頂峰。或許他會鬆一口氣,不那麼拼命去向別的場域追求絕對。


經常聽見人說,寫小說是為了和自己和解。我不反對這說法,但我相信和解無法透過成全自己來完成。我的經驗是,必須在小說中編織出具有說服力的情境,讓本來怎樣也無法接受的東西變得可以接受,如此內心的衝突才能獲得釋放。


也就是說,不要成全自己,要成全這個世界。


三島畢竟在小說裡成全自己的內心。


結果,他在小說外付出慘烈的代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