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47 渴望

    好像很多人都很渴望可以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但在一個人真正充分了解自己之前,想看到、得到什麼就能如願所償其實事件很瘋狂的事情。許多人因此大起、因此大落。

    你怎麼知道自己想看到的真的就是心裡真正想要的?

    很多時候看見、得到了,卻沒有相應的下一步配套,結局往往就是發覺不知道為什麼本該收斂的選項越來越發散、本該清晰的目標變得越來越模糊、腦袋思維變得越來越混亂、心裡變得越來越茫然焦慮,機會在眼前了才開始思考那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而遲遲沒出手,既沒有抓住也沒有放下、終究徒留遺憾。

    如果眼前出現了覺得應該抓住的機會,不要猶豫,立刻去抓住它。先再抓住之後可以再決定要繼續緊握不放或者發覺自己原來沒有很喜歡,決定放手。

    無論如何,只要做出行動,就會前往人生的下一步進程,齒輪會繼續轉動。

    最要不得的是當機會出現在眼前了明明有想,卻什麼也不做、既不去爭取也未曾斷念,一輩子留有「如果...」的遐想,那樣的人生就算走完全程,久未轉動的齒輪也早已腐朽,在一切都來不及的臨終之時才幡然醒悟原來這輩子什麼都沒為自己做,那豈不就太可惜了?

    雖然世上沒有錯誤的體驗,但若就著麼放著一輩子流過去的話,臨終前的悔悟就會成為這輩子最正確的一件事。試著為陷入膠著的自己做點什麼吧,如果我們願意為珍惜的人事物奮不顧身,那麼為自己的成長受點傷又有什麼關係?

    然而當眼前有機會,但怎麼樣都感覺有些異樣感的時候,無論如何都先停下,不要一頭栽進去。搭上快車卻失去初心、走上歪路,終究被惡果吞沒,得不償失。

    成長過程受傷是必要,但卻不是每一跤都必須摔。

    如何判斷自己何時是因恐懼而想逃避、又何時是因為存有異樣感而有所猶豫?

    異樣感與恐懼不同之處在於,恐懼是遇到不敢去做的事因而退縮、逃避,異樣感則是做起來沒有障礙但卻對正在進行的體驗存有無法明確被自己定義的不適感。

    當對於現狀產生異樣感時,就意味著目前的狀態或者事件需要被改變或者被避免,很多時候自己適不適合大腦是無法判斷的,但身體知道,因為動物本能是經過長時間演化的功能,但大腦的思考卻是近代才慢慢演化的發展中功能,所以如果不知道自己應該看到什麼,又不知道看到了該如何做出反應,交給自己的身體去判斷吧。

    做了一個改變的決定後,身體是感覺更輕盈精神了或是更沈重不安了?

    隨著不斷破除自己的恐懼、維持本心排除異樣感,我們會離自己理想的人生越來越靠近。試著感受看看便會發現無需向外求助,其實自己早在最一開始就已經將最渴望的答案告訴自己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