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永夜的引路人|郭于誠醫師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郭于誠醫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也記錄了自己學醫以來心路歷程的轉變,他甚至在社團裡免費送給癌友和癌友家屬。

我看了覺得很不可思議,自己上網買了郭醫師的書來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看完後,便鼓起勇氣邀約郭醫師來節目中錄音,而他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在錄音的過程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們只是個剛開始的小節目,但是郭醫師非常用心,他不但聽完了我們的每一集,還用心給予回饋;錄完以後幾天,他傳了訊息給我:「我覺得前幾天你問我的問題,我現在有更好的答案!」,於是我們再約了一次錄音補錄。

那時我還開玩笑說:「郭醫師,還是我們來錄一系列節目好了!」

想不到郭醫師真的放在心上,我們又約了幾次錄音,他主動提出,要不要跟他們的協會合作,因此有了「本日休診」的這個單元。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真的從郭醫師身上學習到好多,他是一個超級無私跟願意付出的人;事情不順利,他不會找理由跟藉口,而是不斷調整作法,尋找解決之道。


他在書中的一句話,至今影響我極深:「罹癌可以是一個禮物嗎?」

說實話,在照顧媽媽的當下,看著她受苦,自己也因為照顧而身心俱疲,那時候的我,看到這句話只覺得不可能。

但是媽媽罹癌這件事,的確改變了我對待人生的看法。

如果她沒有生病,我可能還無法走出父親驟逝的悲傷,可能還陷在悔恨中無法自拔,也不會認識郭醫師。


我沒有辦法改變已發生的事實,但能轉變對它解讀的敘事;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一個禮物,端看你怎麼看待它。

現在的我,的確感謝所有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不再抗拒。

我還是會有沮喪低潮,沒有那麼樂觀的時候,但是我接受那些情緒,然後透過那些感受,了解我自己。


這幾個月,除了節目以外,我們籌備了一場實體論壇「 走入永夜的引路人」,邀請過去曾來節目中分享的厲害講師們,有致力於安寧緩和、讓生命議題可以走入社區的版本書店SüRüM Bookstore創辦人 謝宛婷醫師 和 朱為民醫師,也有努力讓人們不再恐懼死亡的新型態生命禮儀社「 冬瓜行旅(小冬瓜)」的小冬瓜,在厲害的千萬講師、同時也是癌友的 謝文憲的帶領以及 #謝文憲接班人 的夥伴 黃悠嵐和 Anita、協會秘書孟璇的協助下,希望透過生命去影響生命,讓還在這條路上的大家,可以彼此扶持,成為彼此的引路人。


最後再次感謝我超級強大的夥伴—郭于誠醫師,讓我可以跟一堆厲害的高手前輩們合作,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很多可以再學習的地方。

為此,真的充滿好多好多感謝。



avatar-img
隔壁的桌子
11會員
54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隔壁的桌子 的其他內容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