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冬瓜

含有「小冬瓜」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葬儀其實不盡合理 經歷了丈母娘過世的淨身,遺體暫放大廳準備置放棺材的桌子上,助念八小時以上(直到棺木送達),燒引導錢(一直到第二天棺木送達為止,換言之是徹夜不停的折金紙依序放置臉盆四周,讓火不停的燃燒,以接引死者返家)念腳尾經兩小時(阿彌陀經以及父母恩重難報經),接棺木,美容淨身,遺體暫厝棺木
人生不應只著眼於個人目標。面對即將失去的親情,我們才真正明白家人的重要性與無可替代。小冬瓜與父親的經歷讓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學會在生活中取得平衡,擁抱美好的回憶,而非僅僅追求物質慾望。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不遺忘那些最重要的情感與關係。只有在享受生活的過程中,我們才能說出「我活得很過癮」。
Thumbnail
預約好幾個月的書,郭憲鴻〈小冬瓜〉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終於在四月中借到,實在很難一口氣看完,因為眼淚完全不聽使喚,總是模糊了視線,親情真的很容易觸動心弦。
Thumbnail
去年,我跟好友晴天決定一起開始製作Podcast 《隔壁的桌子》,分享彼此身為照顧者的心情。 節目上架後,我們在癌友的社團中分享了我們的節目,有一個醫生主動留言給我、鼓勵我們,那個人就是 #郭于誠 醫生。 我點了郭醫師在社團裡的發文,發現郭醫師居然出了一本書《對話》,紀錄他與病患和家屬的對話
Thumbnail
不知不覺,錄了一年多的Podcast《隔壁的桌子》。 從媽媽罹癌至今,和郭于誠醫師邀請了很多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們一起來節目中分享。 慢慢地我明白了,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於未知。 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毫無準備的自己。 我們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更多人可以從這些恐懼中被釋放出來呢?
Thumbnail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
Thumbnail
前言 昨天(2023.12.10)到台北大女家,她邀我們和住新竹的二女到她家共餐,已經有段時間沒有聚聚聊聊了。國五週日必塞,而她們都只有週末及週日才有空閒。塞過幾次後,大家都有點怕了,因此才有此約。午餐由大女的男友主中饋,用的是自創的西式餐法。例如花椰菜用烤的,馬鈴薯小煎,雞肉用番茄醬蒸煮,費時長
人是向死的存活 前言  聽葉丙成訪問小冬瓜的音頻。聲音放不大,兩人講話的速度都快……主要內容是聽眾針對小冬瓜所提的問題,以及小冬瓜的答覆。容我根據此音頻以及小冬瓜為紀念父親過世十週年所出版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稍事描述印象較深者。 冬瓜 冬瓜父子都從事殯葬業。冬瓜(郭東修)出生於
願:生如夏花之約絢麗,死如秋葉之靜美 前言 小冬瓜提到:禮儀師主持喪禮的儀式是重複的,除了禮堂的佈置,除了死者,除了死者親友的反應有不同外,儀式其實是重複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要是有儀式在進行。(而儀式是停不了的,因為每天都有死者,尤其是在高齡化的現代社會。) 大師兄看過各種不同的死法—病
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負此生。 前言 大女兒突傳來訊息,說有本書我一定有興趣,原來是郭憲鴻(小冬瓜)寫的《生命最後三通電話,你會打給誰?》。大女之所以這樣認為應該是我寫過幾篇與殯葬業有關的大師兄的文章,以及介紹過與死亡有關的主題。 依據書中的前言,小冬瓜之所以取此書名,乃因"五月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