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學習當島民:臺灣島嶼人的身份認同

※Learning to be an islander/學習當島民 2019年春天入學台師大台文所,我以為自己是在學習關於台灣文學、語言、文化研究的相關方法,到了2024年暑期,透過比照社會人士自費旁聽的一門台灣研究方法課,發現了還有一個更顛覆性的學習主題,那便是,如何當一個島嶼之民、擁有島嶼視野。 我讀台文所的心態,是盡可能地拖時間,讀越久越好,但終究還是得畢業;半百熟齡後才意識到「當島民」需要加強學習,恐怕,就成了一樁餘生的課題,只要還活著就畢不了業。 在台灣島嶼首都出生的我,身份證開頭的英文字母是A,同樣在首都出生的小弟卻是Y字頭(這給了我很好的基礎,騙小弟說他是撿來的--和我同世代的人,有誰家的老么沒被兄姊們騙過是撿來的嗎?),通常不求甚解的我,直到2024年才從北投人的口中得知,Y是特別編號,專屬於北投、陽明山一帶出生的人。 在受教育過程中,受到大陸型思維的影響,長期以來,我一直覺得台灣是個小島,只是,真的跟來自更小更小的島人接觸過、多到一些更小島的嶼地稍做停留後,便又發覺,台灣本島又嫌大了些,於是足以把自己想像住在大陸塊。 想當一個合格的島民,有什麼樣的具體認證指標嗎? 光是要能夠在海裡游泳、潛水,就可能讓90%以上的台灣島民不合格了。 如果還要有行船、甚至造船的能力呢?(有極少數社區大學,開過造船課)又會再從比例甚少的人之中,刷掉更大部份的人。 尤其,台灣島不只有海,還有數量和比例超多的高山,於是只是用親海與否做為島民指標,也不夠充分,相較於週邊小小之島只有2~400多公尺的山,要做一個合格的台灣島民還得具有親山的知識與能力,才有辦法「山海通吃」,而不是只吃山或只吃海。 除了素食者以外,大部份台灣人最容易及格的項目可能是「吃山產」&「吃海產」吧!只是,這樣的島民指標又嫌太低,稱不上指標了。 想要學習當島民,主要是想擁有一種名實相符的生命狀態。 想要在餘生裡,有機會在一種名實相符的狀態裡,逐漸釐清:原來,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又是怎樣地活過了我的今生今世。 假如一輩子都沒機會認知到自己是島民(卻又活得很不島民)也就算了,只是一旦被啟了蒙,便進入一種回不去的情境,會進入某種想要實境解謎的狀態。 我在2022年立下64歲達成完讀全國社大的目標,然而,並沒有很明確地列出完讀進程,只是約略抓住每年需新增7~8所之前未修過課程的社大的大原則,彈性空間很大,地理距離近的,未必就會優先選讀。 譬如:北投社大因為2023年推出了「細說社大的大學社會責任」課程,所以被我優先考量了;而淡水社大則是我在2022年去看了女性影展,才注意到有和獨立書店「無論如河」合開的課程,進而選課。對於住在中和的我,這兩所社大距離都不近,有其他距離更近的社大,都還沒有選讀過。 至於去選修竹松社大的課程,則因為我週日固定在中壢當媽寶,因此在週一早上從中壢出發到北新竹上課,跟我從中壢回中和的時間相差不多。 而我之所以在113年春季選樹林社大「散步學」課程,一方面是我在北投的課程中有樹林社大同仁,再者,該課程教師是中壢人,我有意透過他,多了解中壢(我每週到中壢當媽寶五年多,對中壢了解很有限)。 假如把我為何在某個階段、選某社大某門課程都羅列出來,恐怕「興趣」只是眾多條件的其中之一,而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2024年春季班,在北投社大課程外掛的《創齡學》讀書會,我從夥伴們的分享中,突發奇想說道: 假如有哪組專家團隊研究指出,一個50~70歲的人,只要能夠在X年內,在「體能」、「心理/心智健康」、「社會參與」均衡累積到多少積分,就保證可以餘生無需使用長照資源、無疾而終、在睡夢中安然死去,肯定會有人會去努力累積這種積分。

倘若1998年啓動的社大運動,是把學術、社團、生活藝能用前述三種類別的積分來換算,說不定可以得到更多民眾的理解與支持,持續累積個30年,也就是一種統計數據了吧! 除了把全國各社大完讀,未來我在課程屬性的選擇上,也將自行依照「體能」、「心理/心智健康」、「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均衡分配。 而我自許,在環島讀社大的過程中,也同時讓自己的島民意識、島嶼視野,越發明顯而堅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