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百花叢中過、片業不沾身。


raw-image


當所有人都因《無間道II》倪永孝的影帝級演出陶醉時,

當所有人都認為當年的最佳電影、最佳編劇理應是《無間道II》,

《大隻佬》的得獎,出乎所有人意料,我也不例外。


這種感覺就像《功夫》包了所有的獎項、結果最佳導演不是周星馳一樣。

就像你五科滿分、結果總分第一名不是你的感覺。


後來我也去認真看了《大隻佬》這部片,

看完之後、原本覺得應該要得獎的無間道II、好像輸得也不冤!?


我覺得其中最大的誤會就是:《大隻佬》片名的翻譯真的太怪了,

我特地去查了一下英文片名叫Running on Karma,

如果是單純從英文的翻譯過來,可能也該叫做《業力運轉》或是《因果輪迴》

(當然這是直白翻譯、電影名稱可能會更華麗一點)


但是叫做《大隻佬》,我剛開始聽到可能還會以為是搞笑片,

況且我還看過CD-PRO2的改編版、媽的那時候我真的以為大隻佬是喜劇片。

(是不是我才應該要被變螃蟹)



但其實、大隻佬和無間道II,都有一個共通點,

那就是裡面有包含非常多的佛學思想。


只是大隻佬在探討「因果」、「業力」、「前世今生」的力道又更加重了一些,

所以即便很多人看完後、也不覺得有比無間道II好,畢竟後者的精彩程度要更高點。


劇情主要就是大隻佬-了因(劉德華)擁有看到別人或動物前世的能力,

能夠看到對方上一世做了什麼壞事,所以能知道今生對方會得到什麼結果。


比如劇情中有一幕,大隻佬去跳脫衣舞時、被李鳳儀(張柏芝)釣魚執法,

逃跑的過程中看到警犬的前世,是一個小孩在追打小狗。


後來警犬被流彈打中身亡,這就是他的能力。


而李鳳儀的背後、則有一個日本兵砍人頭的幻象出現,

所以她的命數已定。


大隻佬本不想干涉他人宿命、後來因為李鳳儀的善良,

讓他決定破例出手一次,才有接下來的故事。


這段也引出了「善」、「福報」的觀念、這個等等再說。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這兩張的微表情真的很細緻、把大隻佬本是出家人的沉穩、慈悲表現出來)


在追查歹徒的過程中,警局的長官因為歹徒損失了不少同仁而憤怒,

後來氣急敗壞想要拿槍一發帶走歹徒,後來被大隻佬擋住槍口,

環顧了一下四周的兄弟、才知道自己差點釀成大事。


這段其實是大隻佬正在阻止警察犯下「業」

因為大隻佬很清楚的知道、接下來他會承受多少的「果」


待對方醒悟時、才露出菩薩般的笑容。


人在情緒上來時、都會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所以才需要「修心」。


為什麼佛門子弟總是要誦經、講禪、定心?

因為要讓心到更高層級的境界、需要「靜」


這也是為什麼冥想是很多人需要會的技能之一,

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是先從內在的本質顯化出來的,


比如心術不正、那多半可以從這個人的面相、談吐看出來,

比如樂觀或悲觀、也會決定一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功與否。


而情緒穩定、就要從靜心的心境開始修練而起。


「種因得因、種果得果。」


其實李鳳儀本該為將死之人、但是因為大隻佬兩度出手相救,

讓她成功逃過兩劫。


但、業力和福報的運作不是這麼簡單的,

你犯下多少惡業、就得吞下多少惡果。


李鳳儀的前生是日本兵、殺了太多平民,最終還是得接受她的命運。


後來有一段講解因果的部分,電影用很簡單的例子讓大家理解,

有一個撿回收的婆婆在旁邊撿瓶子、撿別人隨收亂扔的瓶子。


別人亂丟瓶子是因、婆婆撿瓶子是果。

日本兵殺人是因、李鳳儀要死就是果。


聽起來很不合理,別人犯下的壞事、我來承擔後果?

什麼狗屁、這有公道嗎。


李鳳儀也是這樣問大隻佬的,


只是大隻佬說:

「幾年前,我不小心亂棒打死一隻小鳥,我看著那隻小鳥、看到因果,
 我知道是公道,從那之後我再也當不了和尚。」


不是自己做的事、但是要承受上一世犯下的錯,

這大概真的只有和尚能心甘情願。


這段我看了很多遍、看了很多電影解說,

我覺得讓人最容易誤會的是大隻佬說的話、寓意太深。


他說:「不是前世今生、李鳳儀不是日本兵、日本兵不是李鳳儀,
只是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就得死。」


我的解讀是,上一世的惡業太多、確實這一世得還,

但能不能消除惡業?可以。


因果看的不是我們現在所活的這一世,

而是你的生生世世。


你前幾世是壞蛋、後幾世才當好人,

那當然你會覺得自己很倒楣。


就近來看、因果很不公道,不過把前世今生拉遠來看,天公地道。


我們也常常會同情當初想毀滅世界、最後才醒悟的惡人,

但是我們通常會說:「沒辦法、他還是得死,畢竟他做太多壞事了。」


我也相信李鳳儀的下一世會是很好的開始,

畢竟她也大徹大悟、種下善的種子。


「一心向善、善亦所趨。」


為什麼總要強調做善事、好心有好報這些觀念。


因為「善」是真的能幫助到你的,不論是命還是事業,

亦稱作「福報」


大隻佬救了兩次李鳳儀都沒辦法導正她的命,

後來他原本的師父下山來找他。


也順便解開了大隻佬心中的疑惑,這段對話、就是善心所產生的變化。


「師父、你說誰救了李鳳儀?」
「你啊。」
「是我救了李鳳儀、還是她自己救了她自己?」


師父停頓了一會、笑著說:
「你為什麼要出手救李鳳儀?」


「因為我看到她善良。」
「那就是她自己救了她自己,要給她一點時間,她還在努力。」


這就是為什麼李鳳儀能逃了兩次殺身之禍,

因為她做的善事、善念拯救了自己。


所以平時做做好事、真的不會吃虧的,

這些無形的福報往往會在生活中幫助你。


或許你今天本來要摔跤的、變成稍微滑了一下,

或許本來你今天要被車撞的、變成你和對方擦身而過,


福報不一定是讓你家財萬貫或是風華絕代,

也有可能是幫你擋掉了無預之災。


不管是捐錢、或是幫別人小忙,都是在為自己累積福報。


就像大隻佬開悟之後說的一樣:「加油吧、李鳳儀。」

我們也要加油。


「以惡止惡、萬劫不復。」


為什麼佛性很重要、因為當惡陷入不斷的循環時,

你報復他、他報復你、他再報復他、永無止盡。


冤冤相報何時了,世界有太多的不公不義,

太多的人犯下滔天大罪卻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世人忿忿不平,開始尋求私刑教育、地下制裁,

這是一個死胡同、沒完沒了的報復。


在看到李鳳儀的屍首時、大隻佬也一樣,瘋狂地想去找兇手報仇,

後來在他心中的佛和他講禪後,佛告訴他、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如是因、如是果,任何力量都改變不了因果,

佛只看重一件事,那就是當下種的因。


聽完,大隻佬決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擁抱殺害李鳳儀的兇手、帶他回去。



最後、在百花凌亂紛飛的沐浴下,他做回了原本的和尚,脫離世故看破紅塵,

瀟灑離去、法號-「了因」


了因、孫果(兇手),也是因果。



「後續」

這部電影如果一般人看,可能會覺得有點無聊乏味,

甚至覺得太正向、有點虛情假意。


但這正是佛家的思想,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你所做的、別人看不到,老天看的到,

任何一件事的動心起念,都影響今世的走向。


或許我們做不到菩薩般的大慈大悲,但至少我們以能力所及去幫助人,

也算是功德一件。


上一世的業力、這一世依舊能被我們行善累積的福報抵銷,

太過在意利益而做出傷害別人的事,也終將逃不過制裁。


總歸一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