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台南後壁區,抬頭就能望見藍天與豔陽,走在鄉間小路上,眼前是一大片綠意盎然的稻田,空氣中清新的草香混合著泥土氣息。跟著導覽人員一起探訪無米樂菁寮老街,宛如走進懷舊時光隧道,早期傳統商店街林立,如:大餅店、漢藥鋪、自轉車店、茶室、美容院、鐘錶店、棉被店等等,參觀同時也體驗了嫁妝牛車踩街巡禮與感恩割稻飯。而在導覽過後,黃永全執行長(菁寮社區規劃師)與我分享了社區營造的心得與後壁地區的特色。
後壁地區特色景點與人文產業
土溝農村美術館由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與村民共同營造,在農村中創作出裝置藝術與戶外空間作品供人參觀。仕安里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為農村帶來更大的社會福利。永安水庫(小南海自然生態風景區)有防洪灌溉用之埤塘、自然生態與吊橋、景觀平台、木棧步道。烏樹林糖廠擁有多元樹木與自然景觀,展示各年代火車頭、台糖鐵道文物等,是一綜合性休閒博物館園區。
後壁區主要以農業及觀光產業為主,擁有豐富水資源與3500公頃的稻米,種植面積居全國之冠,是台灣的重要穀倉之一。其次是蘭花產業,蘭花生物園區的精緻農業帶動整個蘭花產業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值,也讓後壁地區有知名度與經濟成長。
農村文化資產的守護與活化
農村再生致力於保留農村社區的文化資產與文化底蘊,將沒落的古老三合院、農村風貌、地方特色予以活化,推廣農村文化並帶動觀光,創造經濟與就業機會。「社區總體營造最重要的是做『造人運動』,我們培訓導覽人員,找到烹煮風味餐的社區媽媽、裝扮嫁妝一牛車的農夫、規劃農村產業活動的專業人員、以自然農法耕作的農夫、販賣農產品的達人,接著就是要建構並記錄自己故鄉的『文化』,代代流傳,將健康無毒的『土地』留給下一代,提升『農產品』的品質與價格,保障農民所得。當然,老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所保留下來的古老文化資產-『景觀』,其魅力依然存在,值得我們守護與活化,所以台灣的農村以『人』、『文』、『地』、『產』、『景』的社區總體營造策略來發展社區,農村不是沒有方法可以發展,最怕的是領導人想不出方法,讓農村不斷沒落,情何以堪? 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農村的困境。」黃永全執行長認真的說道,後壁在地居民攜手為社區做努力,以期創造出嶄新的農村再生契機。
以自然農法提升稻作品質
後壁區推廣採用自然農法栽種農作物,以培養土裡的微生物菌去除病蟲,用天然的微生物菌取代化學農藥,雖然比起噴灑農藥少了三成的收成效益,但是稻作品質與價格會提升,有了健康良質米的保證,消費者也願意花較高的費用並多購買農產品。
農村出走潮,如何留住年輕人
工業社會的來臨,人口老化與外移日趨嚴重,為了謀生,農村的年輕人紛紛遷移到都市工作,只有少數人留下與父母一起生活。為了解決年輕人出走與生育問題,社區要創造農村的經濟規模,增加就業機會,並舉辦未婚聯誼,讓農村青年人得以成家立業、提高離鄉遊子返鄉的意願,根留家鄉。
有了年輕的下一代,社區才能永續經營。
訪談結束,夕陽漸漸西下,微風徐徐吹來,路途中細細品味農村聚落的日常,看到村民的純樸與樂天知命,談笑間的濃厚人情味,體會農村的樂活與閒適寧靜的感動。希望能經由大家的努力共同維護,讓這樣樸實美好的環境與文化記憶能長久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