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陸羽<茶經>白話繁體譯文。。。

    陸羽泡茶師檢定考試指南: 茶經原典選讀-原文及翻譯http://teamaker101.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9184.html 

    ### 卷上

    **一之源**

    茶樹是南方的一種優良樹木。茶樹的高度從一尺、二尺到數十尺不等。主要生長在巴、漢、荊、巫、峽、山南等七州之間的地區。人們會砍伐這些茶樹,種植在路邊,並採摘茶葉,用來煮沸,可以提神醒腦。

    **一之源**原文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漢、荊、巫、峽、山南七州之間有之。伐之,傍道者樹,烹之煮,能使人醒眠也。


    **二之具**

    烘焙茶葉的工具有多種,可以用太陽曬,也可以用火烤,使用瓦器或竹篾編織的器具,還可以用炭或柴火,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做法。

    **二之具**原文

    凡炙焙之具,或日或火,以瓦或篆,或炭或薪,皆有法焉。


    **三之造**

    採茶應在春季進行。茶葉在製作時必須是新鮮的,才能散發香味。如果採摘的新茶葉不及時加工處理,那麼再新鮮也沒有用。只有新鮮且經過妥善處理的茶葉才適合儲藏。

    **三之造**原文

    凡採茶者,時春採焉。作其茶,非新而不香,採新而不勤則奚益?必新必熟,乃可藏也。


    **四之器**

    泡茶的器具可以用竹子、木材、瓦器或陶器製作。清洗器具的方法是:春季用花瓣,夏季用草木,秋季用葫蘆,冬季用木材。

    **四之器**原文

    凡茶之器,竹木瓦陶皆可以作。其涤器之法,春以花,夏以草,秋以瓠,冬以木。


    **五之煮**

    煮茶的方法因茶葉的品種而異。所有的茶葉都性寒味苦,所以加入砂糖才能顯出茶的香氣。也可以加石蜜或薑桂,具體做法也有所不同。

    **五之煮**原文

    煮茶之法,凡茶生有四品,皆苦寒。故與砂糖,方可得其香。或石蜜,或薑桂,皆有法焉。


    **六之飲**

    喝茶有一定的講究,春秋適合飲茶,夏冬適合飲茗(即精細茶葉)。煮茶時一定要順風而為,不能逆風。取水最好用泉水,既不是山泉,也不是河水,取水量也不能過多。

    **六之飲**原文

    飲茶有法,春秋為茶,夏冬為茗。又煮茶必待風來,而不可逆風。水得泉中,非山非水,不可勝量。


    **七之事**

    茶的製作和飲用包括九個步驟:一是採摘,二是製作,三是烘焙,四是碾碎,五是煎煮,六是品嚐,七是挑選,八是盛裝,九是飲用。

    **七之事**原文

    凡茶有九事:一曰採,二曰造,三曰焙,四曰碾,五曰煎,六曰點,七曰擇,八曰盛,九曰飲。


    ### 卷中

    **八之出**

    茶葉的產地都在南方。有巴蜀、淮河、海邊等山區,都是適宜種茶的地方。大致來說,山崖和水谷之間,竹木蔭蔽的地方最適合茶樹生長。

    **八之出**原文

    茶之所產,皆南方也。凡有巴、蜀、淮、海之山,皆宜茶。大抵山崖水谷之地,竹木蔭翳之所,宜焉。


    **九之略**

    茶葉的名品,北方難得,唯有南方有之。然而南方茶葉中,葉片有六種形態,味道分八個等級。巴東一帶的茶葉,尤其是江南的,是最上等的茶。

    **九之略**原文

    凡茶之名品,北方不得,唯南方有之。然山南之茶,葉有六種,味有八品,然巴東之上,江南之下,為絕品。


    **十之宜**

    煮茶最適合春季,冬季不宜用茶,秋季用茶味道不足,夏季也不合適。只有新茶,才能得到最佳的風味。

    **十之宜**原文

    凡煮茶,最宜以春,冬不可用,秋用之乏味,夏亦非宜。然非新茶,不堪用也。


    **十一之節**

    茶葉的使用有一定的時間,冬季不適合,春季尤其合適。在極寒天氣下,茶葉不適合使用。

    **十一之節**原文

    凡茶之法,有冬不宜,春尤適宜,至寒甚者,非茶之宜也。


    **十二之符**

    茶葉不宜久藏,最好是及時使用。久藏的茶葉會失去香氣,或者發霉變質,均不可飲用。

    **十二之符**原文

    茶葉不可久藏,宜時新者。久則失香,或黴或變,皆不可飲。


    **十三之亂**

    茶葉有三種問題:一是老茶,二是新茶,三是劣質茶。老茶味道苦澀且乾燥;新茶味道淡而無香;劣質茶非本地所產,味道澀且混濁。

    **十三之亂**原文

    凡茶有三種亂:一曰老,二曰新,三曰賤。老者,味苦而枯燥;新者,味薄而無香;賤者,非土產,味澀而多渾。


    **十四之異**

    茶葉有南北差異,南方有用竹筒裝的茶,北方有用瓷器盛裝的茗,各具特色。

    **十四之異**原文

    凡茶有異,南方有竹筒之茶,北方有瓷器之茗,皆有異也。


    ### 卷下

    **十五之器**

    泡茶的器具,以瓷器、陶器為最佳,竹器、木器不適合,金銀器皿也不宜使用。

    **十五之器**原文

    凡茶器,最宜用瓷器、陶器,竹器、木器不可用,金銀亦非宜。


    **十六之服**

    茶有熱茶、冷茶、和茶三種。熱茶能使人暖,冷茶能使人寒,和茶最適合飲用。

    **十六之服**原文

    茶有熱、冷、和三種。熱茶能使人暖,冷茶能使人寒,和茶最宜飲也。


    **十七之木**

    茶樹有六種:芽茶、茗茶、荈茶、蔥茶、薜茶、葵茶。都可以用來製作茶葉,但以芽茶為上品。

    **十七之木**原文

    凡茶木有六種,曰芽、茗、荈、蔥、薜、葵。皆可以作茶,但唯芽為上品。


    **十八之葉**

    茶葉以春天採摘的最好,夏天的葉子粗糙而澀,秋天的葉子味道淡,冬天的茶葉不宜飲用。大葉茶味道厚重而混濁,小葉茶味道清淡。

    **十八之葉**原文

    凡茶葉,最宜者曰春,夏葉粗澀,秋葉味薄,冬不可飲。葉大者,味厚而渾;葉小者,味薄而清。


    **十九之香**

    茶葉的香氣以木香、花香、果香、薰香為主。木香和花香為上品,果香次之,薰香為下品。

    **十九之香**原文

    凡茶之香,最宜以木香、花香、果香、薰香。然木香、花香為上品,果香次之,薰香最下。


    **二十之品**

    茶有九個品類:最上品為芽茶,次為茗茶,再次為荈茶,然後是筍茶、薜茶、蔥茶、苦茶、澀茶和老茶。

    **二十之品**原文

    茶有九品:上曰芽、次曰茗、次曰荈、次曰筍、次曰薜、次曰蔥、次曰苦、次曰澀、次曰老。


    **二十一之治**

    茶葉的處理有八個步驟:一是挑選,二是清潔,三是採摘,四是採摘時間,五是儲藏,六是取出,七是烘焙,八是製作。

    **二十一之治**原文

    凡茶之治有八法:一曰擇,二曰淨,三曰採,四曰採時,五曰藏,六曰取,七曰焙,八曰制。


    **二十二之辨**

    茶葉有五種辨別方法:一是辨別芽茶,二是辨別茗茶,三是辨別荈茶,四是辨別粗茶,五是辨別老茶。

    **二十二之辨**原文

    凡茶有五辨:一曰辨芽,二曰辨茗,三曰辨荈,四曰辨粗,五曰辨老。


    **二十三之備**

    茶葉的準備包括器具、火源、水源、柴薪、衣物、工具、烘焙、儲藏,缺一不可。

    **二十三之備**原文

    凡茶之備,器、火、泉、薪、衣、具、炙、焙,皆不可少。


    **二十四之事**

    關於茶的事宜有四點:一是挑選,二是採摘,三是製作,四是飲用。

    **二十四之事**原文

    凡茶之事有四:一曰擇,二曰採,三曰制,四曰飲。

    ---

    這段白話文譯文保留了《茶經》的結構,並盡量簡化了文中的表達,使現代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陸羽的思想和對茶文化的系統論述。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的“巴、漢、荆、巫、峡、山南等七州”並没有包括雲南省。陆羽主要是以自己所熟知的茶葉產區来描述這些地名,這些地區主要位于長江中下游以及四川、陕西、湖北等地。

    雲南省雖然在今天是中國著名的茶葉產區,尤其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但在陸羽的時代,雲南的茶葉尚未在全國範圍内廣泛傳播,因此未被《茶經》提及。

    雲南省作为茶葉的重要產地,主要是在后来才逐漸為人所知,尤其是随着普洱茶的興起而成为茶文化中的重要一環。

    雲南茶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遠的古代。根據考古學和歷史文獻的記載,雲南的茶葉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漢代,甚至更早。雲南的茶葉栽培與製作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步發展,最終成為中國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雲南茶葉的早期歷史

    雲南的茶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樹之一,這些茶樹大多數生長在西雙版納、普洱和臨滄等地區。古代的雲南土著民族如傣族、哈尼族等,早在漢代或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栽培和使用茶葉。當時,茶葉被視為一種藥用植物,用來治療疾病,甚至用作祭祀的供品。

    ### 茶馬古道的興起

    雲南茶葉的真正發展始於唐代(618-907年),尤其是“茶馬古道”的形成。茶馬古道是一條連接雲南、四川、西藏,並通向南亞的貿易路線。這條道路上的茶葉貿易使得雲南的茶葉逐漸進入西藏和其他地區,從而推動了雲南茶葉的種植和加工技術的進步。

    ### 普洱茶的興起

    到了明清時期,雲南的普洱茶開始名聲鵲起。普洱茶以雲南的大葉種茶樹為原料,經過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的陳香和口感。清朝乾隆年間,普洱茶被列為“貢茶”,專供皇家飲用,這進一步提升了雲南茶葉的地位。

    ### 近代發展

    到了近代,隨著交通和貿易的發展,雲南茶葉逐漸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普洱茶的收藏和品飲文化在二十世紀末再次興起,使得雲南茶葉特別是普洱茶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總的來說,雲南茶葉的歷史是一個從早期藥用植物到世界知名茶品的發展過程,其間經歷了許多歷史階段和文化融合,最終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的「巴、漢、荊、巫、峽、山南等七州」大致對應現今中國的以下省縣地區:

    1. **巴州(巴郡)**:

    - 主要對應今日的重慶市和四川省東部一帶,包括重慶主城區及其周邊地區。


    2. **漢州(漢中)**:

    - 對應今日的陝西省漢中市一帶,漢水流域。


    3. **荊州**:

    - 對應今天的湖北省荊州市及其周邊地區,長江中游區域。


    4. **巫州(巫郡)**:

    - 對應今日的重慶市巫山縣一帶,位於三峽地區。


    5. **峽州**:

    - 對應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及其周邊地區,屬於長江三峽區域。


    6. **山南**:

    - 指的是長江以南的地區,特別是指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的區域。


    7. **荊南**:

    - 對應今日的湖北省中南部一帶,通常指長江以南至洞庭湖之間的區域。


    這些地區大多位於今日的四川省、重慶市、湖北省、陝西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