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路權團體盼標線型人行道改實體 交通部:實務有困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4.08.24 中央社 汪淑芬

路權團體「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天在3縣市舉行散步節,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說,標線型人行道無意義應改為實體;交通部說,台灣地狹人稠,人行道全做實體有實務困難。

公民倡議團體「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去年發起路權遊行,獲廣大迴響,成功推動政府加速訂定「交通安全基本法」及「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讓行人安全在法制面跨出一大步。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年另成立社團法人非營利組織「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希望透過更多元的活動,增進民眾對人本城市的想像,推動步行城市的建設,讓城市不再只是為機動車輛而設。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年發起散步節,今天在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明天在台中市及基隆市,邀民眾上街散步,找回步行的快樂與尊嚴,並檢驗法制的變革是否落實到各地的日常生活。

吳宜蒨說,行人才是城市的主體,政府應保障行人通行自由的權利;不過,她提到最近一名老奶奶走在標線型人行道上卻被車撞,認為標線型人行道不是實體人行道,並無意義,政府應建實體人行道,並有無障礙設計,才能讓行人安心走在路上。

吳宜蒨說,步行與自行車是永續運輸的重要角色,政府應努力發展,減少道路上的機動車輛。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司長黃運貴說,實體人行道的確比較安全,但實務上將所有人行道都改實體有困難,標線型人行道就是在無法設置實體人行道時的變通做法,透過標線告知用路人應遵守相關規定,禮讓行人優先通行。

路政及道安司副司長蔡書彬說,很多地方在設置實體人行道時,需考慮一樓住家車輛進出的便利性,未來可以慢慢改進。

散步節台北場從捷運東門站出發,經過永康街、金華公園、台師大美術館再回到捷運東門站,約百餘人參加,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及趙怡翔也親自參與。

王婉諭說,從散步節可創造更多體驗,並思考哪些是政府要做的事,行人零死亡不能只是口號,也不要讓交通事故成為國恥。

林月琴說,道路設計應有一致的規範,不該是各縣市各做各的,讓民眾無法依循,這部分交通部已承諾年底會有相關規範。(編輯:李亨山)113082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分埔少年的沙龍
6會員
693內容數
分埔長大的孩子,雖然賃居外地,仍心繫家鄉。
分埔少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2025.05.01 台中市政府 搭乘小黃公車的民眾看過來!為讓偏鄉公共運輸資源更加貼近市民需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自今年5月起調整黃3、黃10、黃17、黃21及黃24等5條小黃公車路線,範圍包含新社區、石岡區、潭子區、大肚區、龍井區、沙鹿區等行政區都受惠。交通局在進行班次、行駛路線宣導時,獲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5.01 台中市政府 搭乘小黃公車的民眾看過來!為讓偏鄉公共運輸資源更加貼近市民需求,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自今年5月起調整黃3、黃10、黃17、黃21及黃24等5條小黃公車路線,範圍包含新社區、石岡區、潭子區、大肚區、龍井區、沙鹿區等行政區都受惠。交通局在進行班次、行駛路線宣導時,獲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4.30 台中市政府 為強化台中市北屯區與太平區便捷的交通網絡,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斥資3.5億元推動「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新建橋梁全長約110公尺,主體寬度約20公尺。工程今(30)日已順利完成決標,預計6月底前開工,並於明年底完工;未來新橋將橫跨大里溪,串聯北屯區祥順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4.30 台中市政府 為強化台中市北屯區與太平區便捷的交通網絡,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斥資3.5億元推動「環太東路銜接新平路三段橋梁新建工程」,新建橋梁全長約110公尺,主體寬度約20公尺。工程今(30)日已順利完成決標,預計6月底前開工,並於明年底完工;未來新橋將橫跨大里溪,串聯北屯區祥順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4.30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府爭取中央補助斥資1.54億元,針對忠明南路(南屯路一段至國光路)啟動改善,包括「路面燙平」、「人行道拓寬」及「交通動線優化」三大工程已完工。市長盧秀燕今(30)日出席完工典禮,感謝中央政府及地方民代的協助,以及建設局同仁的努力,將全面提升人行安全與行車順暢
Thumbnail
2025/05/01
2025.04.30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府爭取中央補助斥資1.54億元,針對忠明南路(南屯路一段至國光路)啟動改善,包括「路面燙平」、「人行道拓寬」及「交通動線優化」三大工程已完工。市長盧秀燕今(30)日出席完工典禮,感謝中央政府及地方民代的協助,以及建設局同仁的努力,將全面提升人行安全與行車順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Thumbnail
近期,交通部即將送交立法院的惡法,內容居然要限縮檢舉、取消部分違規記點,如果此法規修惡案通過,將對台灣的交通造成近一步的危害;因此,我們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了一系列的活動,抵抗惡法、並呼籲交通部別走回頭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