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行人

含有「禮讓行人」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昨天有機會到桃園市區洽公,去載一些箱子回來給廠內使用。 路經中正路和春日路,看到道路與都市規畫相當優雅。 尤其是藝文廣場那附近,新建案頗多。 這跟我以前印象中當客服人員要前往市區或龜山工業區看到的景色差很多。 但桃園大廟那邊其實還是小巷居多就是了。 我想這點應該是各鄉鎮的通病,也無解就
Thumbnail
在台中市一個普通的午後,17歲的阿哲剛放學,騎著他那台剛考上駕照後買的二手機車,準備回家。 那天陽光很好,耳機裡正播著他最喜歡的搖滾樂,他的心情也跟著音樂一起加快節奏。阿哲雖然知道紅燈要停、斑馬線要禮讓行人,但他總覺得自己反應夠快,不用太小心也沒關係。 他沒有發現,在那個轉角處,一位老太太正慢
臺灣車輛不讓行人有其根源,仍待制度來扭轉。真正有效讓法國車輛禮讓行人的關鍵,在於處理交通事故的原則,只要車輛撞到行人,無論行人穿越馬路是否合乎規定,肇事責任都絕對歸屬於車輛,駕駛人除了必須賠償還可能遭起訴。 為什麼臺灣的汽、機車都不會禮讓行人先過馬路?這個現象也許具有社會文化根源,分析如下: 一
Thumbnail
李四郎-avatar-img
2025/05/19
希望大家能散布這篇文章,甚至連署要求政府改善。
家附近的馬路車流量不少,雖然有設置斑馬線,不過大部份的車子都會自動忽略,不太會禮讓行人。今早出門時發現路上車子有些異常,不只數量多且還全部停了下來。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5/17
有這樣號誌,過馬路一定要按,若沒按,有的駕駛車開得很快,太危險了。
李英華 對呀,這事件也讓我學到一課呢!
我喜歡跑步,喜歡一個人的孤獨,更享受一個人的孤單。 我跑的不快,只是喜歡當下的自己,聽著自己的呼吸,感受那個節奏。 我不穿跑鞋,我是個赤腳跑步者,在跑步過程中,感受著人生。 跑步過程中聽到一些、看到一些、想到一些,把這些都記錄在這系列,有時候回頭看,會發現有些事情多年來未曾改變,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4/09
嗨,晨安!個人與女兒說一事,開車騎車走路永遠遵守規則外,更要記住寧願禮讓別搶快!一千次中只要錯犯了一次可能連命都沒了!
本文回顧了臺中市近期幾宗公車車禍事件,特別是2024年9月22日的事故,致使一位東海大學女學生不幸身亡。文章回顧了過去2022年的另一宗致命的公車事故,並探討了臺中市行人安全的相關問題及立法院對於交通法規的修訂,希望提高社會對行人安全的重視,讓每個人都能在街道上安全行走。
Thumbnail
現在大台北地區的公車都被要求,經過斑馬線,一定要停車再開。
王家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7
老安的雜文基地 合理要求.
src
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旁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5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真的很棒!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去年開始就有一系列強力執法,現在大部份駕駛人應該都知道路口不禮讓行人最高會罰6000元,但還有一項違規也是行人安全的重點執法項目。不但許多人不知道,知道也常忽略,導致有97%的人經過這些路口,就荷包大失血。是什麼違規?有哪幾種樣態?一次讓你瞭解。 想像一下,你駕駛汽機車在一
Thumbnail
Luckylulu-avatar-img
2024/07/24
(雖然我不騎車)真的是好實用的分享!感謝
Luckylulu 謝謝Luckylulu,希望大家都能行車平安。
法律是以公平正義為基礎形成的一種生活規範,其存在的目的在於保障人民的權益,維持社會的秩序。然而,受到歷史、宗教、文化或是政治等因素影響,皆有可能會出現某些令人會心一笑的法條,甚至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不得不懷疑其合理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中體能水準對整體工作表現的影響,指出紀律較差的人對團隊表現的影響力最大。此外,文章提及到在工作中感到挫敗時,必須對所做的事情感到著迷,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