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
但是理財有什麼用? 要做什麼才算得上是理財?
我的原生家庭是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典型。爸爸負責整天在外工作賺錢養家,媽媽一輩子除了家庭主婦沒做過別的職業,共同的理想就是擁有一間自己的房子 (南部透天厝),老老實實繳房貸,直到退休能還完貸款孩子也大了無事一身輕。
然而從我有印象以來家中經濟狀況並不富裕,父母經常為錢所苦,省吃儉用,告誡我努力上進、用功念書,找個好工作以後才不會如此辛苦,所有存下來的錢都交給最令人放心的銀行。這就是我成長環境裡最早認識對錢的態度和「理財」觀念。
長大以後慢慢了解原來「錢」可以去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基金、保險、股票、房地產、黃金……,賺錢的方式也不只有工作和存錢。但是也常聽到有人說「不理財還好,存在銀行至少錢不會不見,拿去買基金股票還可能把積蓄都賠光!」
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樣,直到自己出社會工作,手上有可以運用的閒錢之前,都聽著坊間鄉野傳言抱著觀望的心態,沒有想過要怎麼替自己守住資產,甚至增加資產。在我存到第一桶金以前,我所做的事就只有「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好好存錢」。
但是回過頭來看,還是要感謝父母儉省的性格和從小讓我養成存錢的習慣,至少,「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賺多少、存多少」是理財基本功裡最最最基本的事。
在我父母(5、6年級生)的想法裡,把錢放在銀行是全天下最安全的做法 (也許現在還有不少人這樣想),畢竟放在家裡還有可能遭小偷,帶在身上還會被搶。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假設用30年前的銀行利率和現在相比,再看看現今一個雞腿便當的價錢,就會發現,錢是愈來愈薄的。
不僅如此,以往每年通膨率大約在2%左右,從新冠疫情爆發、海運塞港、全球供應鏈大亂以後,通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升高,「同樣的錢買不到相等價值的東西」這種感受愈來愈深。
你還要繼續把錢全部放在銀行嗎?
先不論有富爸爸,或是長輩早已為你積攢股票、房產的幸運兒,我說的是和我一樣從零開始的普羅大眾。(當然如果身負債務的話,那清償債務可能是第一優先了)
不管你幾歲,從正式工作拿到第一筆薪水,就是開啟記帳、掌握自己收入、支出、可運用資金的第一天,也是「理財」的敲門磚。
一旦開始記帳後,就會發現,支出總是比想像中的多,收入減去支出所剩總是比想像中的少。即便如此,也不要放棄,從記帳中才有機會去檢視那些支出可能是不必要的,有什麼方法能讓自己的可支配金額變大,甚至進一步拿去做投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