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交織的兩條線

    2024成大SCM團契生活營心得


    「當我走進會議室,看見鋼琴上有一個小小的彩虹旗,我就知道這個基督教群體應該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讓我有機會再重拾對信仰的追尋。」

    如果生活營沒有「出事」,那就不是生活營了吧。去年的颱風,我們被迫滯留在台東兩天,經歷了彼此共在的奇幻旅程。今年我們則圍繞在群山中,呼吸著新鮮的口氣(喘),踏著盤根錯節的樹根,走在涼爽且蓊鬱的山林。學習等待、陪伴、引導,鍛鍊身體肌肉的同時也在鍛鍊團契情感的肌肉。

     

    下山時,來了場大雨,而我們也欣然接受意料之內或之外的挑戰。分不清雨水與汗水,走在濕滑的下坡。縱使有些不熟悉與緊張,但有夥伴在,每一步踩的踏實,都成為我們一起走向未來的動力。

     

    每一步,都是累積情感的能量。因為有你我,才有這座山的路。路,始終是人走出來的。而我們如何回首團契的來時路,又將前往何處?

     


    為什麼生活營的晚禱都那麼有魅力,令人渾然進入心流狀態並處於振奮與疲憊的甜蜜點?

     

    或許是身心靈放鬆,讓交流變得更自發;或許是一起爬山,累積了「一起」的情感;也或許是營會的結束迫近我們,使我們更把握當下的時間。我們沒有過度浪漫化營會,只不過是預嚐一點點終末的美好;深知這營會很快就會結束,所以何不在結束前留下些什麼?

     

    團契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在這裡,人無法照著自己的欲望來控制別人應成為的樣子,因為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創造,是以自由的姿態與彼此會遇。我們在操練的,是覺察並克服自己的恐懼。

     

    就如盧雲神父在《愛勝過恐懼》所言,以恐懼為基礎的「安全」,讓我們彼此遠離,也讓我們過度接近。無論是逃離群體或逃進群體,我們都無法享受真正的「親密」。從神而來的親密,是不斷聆聽並確信上帝早在任何人愛我們之前,就已完全愛了我們。這親密的空間,是神的家;而每次的聚會,就是回家。不是我引導你,也不是你引導我;是神的靈在引導我們回家。而我的角色呢?只是提醒這個家存在,而你完全可以自在地住在這裡,不受焦慮或羞恥的綑綁。

     

    這沒有辦法純靠理性的思考或激情的投入,毋寧說是在靜謐中深刻的靈性跳躍。不是獲取,而是領受,發現那早就存在的事物。

     


    J在晚禱時,提到當S注意到鋼琴上面的彩虹旗時,他覺得很欣慰,因為那支旗子是他放的。

     

    (我內心:「蛤?我一直以為那是另外一位同工放的東西耶!結果是你放的!」)

     

    我想,那種「被看見」的感覺是每個人的需要。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被他者的肯定與接納才得以存在的。而儘管這是多麼間接又隱諱,J仍覺得自己被看見了。

     

    J隨即帶著緊張的口吻,向大家坦承自己過去一年來不是很健康的生命狀態,也分享自己的性別認同。就算在理智上知道這裡是性別友善的團體,但要暴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時,還是需要些勇氣呢。

     

    在大家的沉澱之後,我原本要來接球,但S接話了。他說,那支彩虹旗讓他感覺這裡的氛圍很不一樣,因此想對基督信仰再抱有一些期待,就繼續參加聚會了。S過去參加的教會都是比較保守且靈恩的,當他發現教會對同志的不友善時,他的信仰開始動搖。如果要維持友善同志的價值,他似乎就得放棄這個信仰;如果要維持這個信仰,他可能就得認同教會定罪同志的說詞。他非常掙扎。然而,在團契接觸比較批判的信仰思考後,S彷彿戴著新眼鏡,重新認識這個信仰,也更敢去提問既有的框架。

     

    一位是看見彩虹,發現信仰還有新的路可走;另一位是被看見彩虹,發現自己的存在是值得肯定的。就是在如此奇妙的緣分下,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彼此獲得解放。

     

    當下我真的好感動。

     


    我們無法單靠人的力量救贖對方,或是救贖自己。我知道能夠找到同溫層,被看見、被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不過,各種面向的「認同」,本身不保證救贖的功效。我與你共享某一價值,也不代表我們有辦法好好相處。

     

    如果我們今天只是拿彩虹旗或任何其他的標誌,當作台南大專的「招牌」,或許真能吸引很多人。但如果我們用壓迫的方式對待彼此,恐怕也沒有多進步或開放。到頭來,我們對人的想像仍是扁平的,只是一群受到共同意識形態聚集的群眾,而非在真實擁有生命相交的團契基礎之上,看見「你」這個人。

     

    所以,我總是認為營造友善的氛圍才是重點,倒不是我們在特定議題採取什麼立場。這代表,我們要提醒自己總是有「新的事物」可聽、可看、可認識,而不要把這個世界限縮在自己的框架中。上主總是不斷給予新的啟示,我們得認真去聽、去看、去認識。我們所知道的,都是暫時解。

     

    有時,我會覺得「我在帶團契」這句話其實不是這麼準確。因為其實不是「我」在帶,我只是引導大家認識上主的道,而這道會用獨特的方式帶領我們每一人前方的道路。我們都只是反射上主榮光的一部份,只有那真光能完全驅散內心的黑暗。

     

    從2D轉3D,是輔導要學習的功課。我們或許會對很多學生的狀況感到傷腦筋或憂慮,也會想要給予很多東西,甚至有時也會失去界線干涉他人或被他人干涉。不過,要提醒自己:操練耐心,等候聖靈的時間。我沒辦法救他們。

     


     

    S後來在晚禱怯懦又謹慎地問:「你們是不是都讀完聖經好多遍了啊!?」大家愣了一下,隨即一陣大笑,並自嘲自己讀經的經驗。

     

    看著這畫面,我心想,S會留在成大團契,當然不是因為我們讀好多遍聖經,而是我們可以很真誠地分享做不到的事情,但又不失去對信仰的熱情。

     

    明年是台南大專的六十週年。我回想自己在大學時的生活營,也想像學長姐經歷的生活營。或許,這地方繼續存在著,是仰賴這些笑聲吧。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