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留白,群體的共在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2023成大SCM團契生活營

[因著海葵颱風的影響,成大SCM團契的生活營在金崙滯留了兩天。留下這些珍貴的記錄,是關係肌耐力的成長痕跡。]

沒有合照的海灘

上一次帶團契來金崙生活營是三年前的事了。這個小村莊的美景依舊,街道的樣貌也不斷在變化。這次走一個慵懶路線,沒有排什麼行程,大家照著各自的步調來體會這種日常的緩慢。在這裡,沒有人要急著上班;人,不是擋路的障礙物,而是邂逅的事件。
金崙海灘我去過好幾次了,但這次生活營的記憶點卻環繞於這個景點。
我們走到海灘,然後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散落在各個地方。有些人靠近海,有些人遠離海。打水漂、看浪、閉眼聆聽、堆石頭、畫下眼前的風景、觀賞別人在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在光線穿梭金崙大橋的遮蔭交錯下,感受著海浪席捲而來又親吻大地的清脆交響樂。每個人都在用各自的生命狀態感受著眼前的風景,但那風景沒辦法用「看」的;毋寧說,是海洋透過它一波又一波的吶喊,要求我們生命內在的共振。風景成為了人與海共同創造的藝術品,且只有在當下。
「有趣的是,在這麼美的地方,我們卻沒有留下任何一張合照。」晚禱的時候,契友Y既困惑又驚奇地說道。「對耶!」這時大家才意識到。
Y說,他一開始到海灘的時候,發現大家好像沒有要「一起做些什麼事情」,還挺焦慮的,因為這跟他過去的營會經驗不太一樣。但他後來發現,大家雖然在海面前用各自的方式領受,但這是「有個人的留白,也有群體的默契;想著各自的事,但我們知道彼此都在」,他如此分享。
阿,聽他這麼一說,我發現自己也變了不少呢。我過去常期待自己要當帶領者的角色,希望把大家聚在一起做些什麼事情;但比較少練習開創一個空間,讓大家可以自在地體會大自然對他們的訴說。對我而言,我的功課是學習「無所事事」。這不是什麼事都別做,而是把真正的專注力放在當下,把感官打開,正視自己正在面對的世界,以及內心的混亂與平靜。
J說,他聽著海浪的聲音,感受這一切的震動。霎那間,近幾個月來內心累積的情緒能量瞬間爆發,眼淚奪眶而出。這是大自然的音樂,帶著強烈又療癒的力量。
我找到一個不錯的觀浪地點,坐在石頭上。我把眼睛閉上,聆聽著浪花打在海岸上又離去的頻率。因為颱風要來了,浪花很大。浪來襲的時候,是狂怒、暴戾的;但退去的時候,有1.5秒的時間,浪搓揉著小細石,是溫馴、清新的。我感受著一波又一波的聲音,尤其期待聽到每一次的1.5秒。在面對生命的風浪時,往往會手足無措,但在一切都淹沒時,卻有細微的震動。聖靈的觸摸,聖靈的憐憫。在這1.5秒。直到下一個風浪來襲。
沒有絕對的盡頭,也沒有靜止的平安。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變化。在狂暴中,隱藏著平靜的盼望;在平靜中,隱藏著狂暴的不安。
回到「各自的留白」,我很喜歡這個氛圍。身旁的人儘管不在,但你仍感覺他在。帶著連結的踏實感,我們的自由引領我們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認識世界。我們不用急著「一起做什麼」,而是讓「一起」先成為我們存在的基礎
2023.09.01

被滯留的無奈

這次的生活營真的很一波三折,每次都在盼望南迴可以行駛之餘又失落,搶完票後等待著台鐵的公告,失落了四次左右。這個狀態讓大家的內心紊亂,不曉得下一刻的變動到底是什麼。好像有契機,又沒有,這真的令人難受。尤其是大家回台南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或許這就是這群大學生成長的功課。不能期待有一個完全可以掌控、完全滿足自己期待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承擔眼前的困境,仰望上帝的恩典。事情來了就是來了,沒辦法迴避,我們一起承擔。
有一個誘惑,讓我們容易把說不出口的無奈或怨氣找到一個對象或環節怪罪,但這些宣洩充其量是事後諸葛,讓自己看似好過一些。面對難以改變的現實,仍充滿著無力感。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解釋,而是盼望,以及由之而來的積極行動。我們的憂愁與痛苦在此刻連結著,求主幫助。
大家發現鹽酥雞終於開張了,所以揪團去買,彌補一些失落感。儘管有些人帶著無奈,但看到他們一起買鹽酥雞有說有笑的模樣還挺可愛的。從三天兩夜變成五天四夜,這當中經歷的革命情感可不是開玩笑的。
在這過程中,我趕緊構思了一場「鹽酥雞禱告會」,目的是要讓大家混亂的事情得以梳理清楚,讓自己的情緒有被接住的機會。在這個分享時光,大家慢慢知道那些很焦慮要回家的人到底在急什麼,以及那些原先悠哉的人受到急的人的哪些影響。
2023.09.04

回到怎樣的家?

在各種思緒擾動的時候,我們更需要一個秩序與結構將當下凝結下來。對我而言,那就是儀式。基督徒對儀式不陌生,但在此時此刻,這個禱告會格外重要。因為儀式會將我們抽出內心的小宇宙,將眼光重新聚焦,藉由望向上帝來看見他者的生命。
我們很想要回家,但有人因為颱風,現在還回不了家,或是失去自己的家。我邀請大家用〈請來,主真光〉作為晚禱的開始,求主的光臨到那些貧窮、憂傷、貝擄與弱勢的人群。讓我們不只是急著想回自己的家,也能為那些失去家園的人祈禱。更重要的是,這世界真是「上帝的家」,我們同樣與那些正在渴望回家的人一同受苦、一同盼望。
回家,回到怎樣的家?
我突然想到,在七月份求職的時候,時間彷彿靜止,通往未來的直線斷裂了。沒有可控制、可預測的未來,我感到非常恐慌與不安。困在台東無法回家的夜晚,我們也感受到時間的不穩定性,但這是照亮我們內在生命的機會。
於是,我先做個引言,分享我在七月份寫下的靈修筆記。當時的我寫道:「騰出空間,才不會把自己放得太大,才能真正地透過倒空自我來獲得新的自我。耶穌說:「你們來看。」這意味著,我還不明白,我還沒看清楚。但這份邀請給我的時候,我願意去看看嗎?我願意停駐在此刻,好讓我能與上帝的生命連結嗎?不往前看,只看著自己,似乎最簡單、最省力,但這看似安全的舉動反而是最不安全的。因為我會成為沒有方向的人。」
接著,邀請大家分享當下的「煩」與「悶」。在這個階段,我們又多靠近了彼此的心。

一場颱風,捲起了大家的內心

H是團契裡面首先最積極查票跟訂票的人,當他發現週日回不去台南時,就趕緊拿出自己的一頁A4,寫下接下來所有可能的路徑,包括北迴與南迴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查詢台鐵的最新訊息,看看有沒有機會搭上任何一班車。大家原先以為他是要急著回學校上課,因為研究所的課很重。不過,他開始分享他焦慮的脈絡。
H是一個相當努力、獨立的人,大學超修了很多學分,嚮往探索新知。但他不是那種「聰明」的人,所以覺得自己必須加倍努力才跟得上大家。當他上了研究所時,也是戰戰兢兢的,因為他不是正取上的。H分享他從大學一路以來被當掉的學科、跟不上大家的緊張,這些累積都讓他在面對另一座山的時候備感壓力。「我沒見過第一堂課的老師,只知道他在moodle上寫說『請務必出席!』,所以我超級緊張。」
F則說,他察覺到自己一開始沒有積極加入訂票的行列,產生了罪惡感。他沒有急著想要回台南,但他又覺得自己「不應該表達悠哉」的情緒。他原本想要假裝自己「很積極」的樣子,不過他選擇先回到房間,面對自己的情緒,並聊到他過往都一直渴望透過討好來獲得他人肯定的慣性。
就這樣,大家開始講出自己著急與不著急的「脈絡」,坦承又幽默地回應彼此。C突然說,他不太想回台南。體驗過金崙的愜意,回去後要面對煩人的實驗室生活,讓他感覺有點無奈。他突然講起自己一直以來是如何到事到臨頭,才被迫選擇下一階段的人生。他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直都不是自己做主。儘管他有令人稱羨的頂尖大學的光環,但他一直都很懷疑這個頭銜的意義,對它產生矛盾的感覺。
C是一個對人文領域很有興趣的人,但因著家人的「強烈期待」,他一直都沒辦法選擇他喜歡的科系。或許,在金崙的這幾天,他真的感受到自己有在「生活」吧。真弔詭,在充滿不確定的時空中(因颱風滯留在金崙),他感受到生命;但在充滿確定的時空中(台南的實驗室生活),他感受不到生命。
Y接著回應,他對課業與未來工作的焦慮一直是他的課題。他總是感覺「自己不夠」。每次看著其他同學滿滿的行程,或是團契學長姐多采多姿的生活,都對於自己現在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或培養足夠的專業感到不甚滿意。他充滿探索世界的能量,但不知道該把它集中到哪。到了頂尖大學,他深知自己就只是一個平庸之人,因為其他人都比他「優秀」很多。

越頂尖,越自卑:談談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些成大的學生在靠夭什麼,你們都已經是人生勝利組了;或是覺得後段大學生才會有真正的自卑感吧,哪輪得到成大生。不過這誤會可大了。
我想到「冒牌者症候群」的觀念,它指出某些高成就的人會害怕自己被別人視為是「冒牌者」。他們害怕自己能力比別人差、害怕被別人追上、懷疑自己能否一直順利下去。特別的是,冒牌者症候群沒辦法接受他人的讚美,他們往往將這些讚美解讀成「我不配」、「我只是運氣好」,因為他們怕被拆穿自己其實根本不夠好。因此,冒牌者症候群在表現越好的時候,會變得越加焦慮,甚至會刻意貶低自己的表現。對他們而言,「好」的放大只是讓「不好」隨之放得更大。
這些成大的學生,以前都是高中前幾名的優秀人才,但來到成大後,發覺自己根本就不特別。在過往升學主義的競爭焦慮下,很多人開始覺得自己不如人。無奈的是,大家所羨慕的「更優秀的人」,其實內心也在羨慕著「更更優秀的人」。你所羨慕的人其實不太在意你的焦慮,因為他們最在意的是自己。
當我們把自己的焦慮放大,當成觀看世界的途徑,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人好好在意旁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只在意自己不夠好。於是,大家一直嚷嚷著自己的焦慮,但從來沒有停下來關心對方。Y說,雖然他平常也會跟同學分享他的焦慮,但他發現只有在團契才有真的「被接住」的感覺。
用焦慮觀看世界,我們看到的是匱乏。但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富足的一面,可以給予彼此。那不是「你有我沒有」的競爭,而是「你有我也有」的共享。
「啊,不過講這麼多的焦慮,也沒有什麼用啦。還是好好認真面對往後的生活吧。」Y嘆氣。
「我不會太快地說焦慮本身『有沒有用』,不過焦慮帶來的是認識自己的契機。在這個時刻,你正在把焦慮轉化成更有生命力的東西,串聯大家的生命經驗。我記得多年前我曾問宛真姐:『跟別人聊一聊自己的煩惱,真的有用嗎?我們不是應該要使用一些方法或工具,好讓自己知道要『做什麼』,才能減緩自己的煩惱嗎?』他回:『很多時候,療癒就發生在『聊一聊』當中呢。』我對這句話印象特別深刻。」我回道。
Y後續的回應我忘記了,不過我記得他眼眶泛著淚。或許眼淚告訴他:「你可以做自己。

離開,才能同在

這是與F相處的最後一晚,他接下來就要離開我們返回北部了。這件事來得有點突然,大家都有些不捨。「聚是為了散」,這句話講到真的爛;但當真的遇到離別的時刻,還是有些不習慣呢。
當發現我們真的離開了台東,也驚覺有夥伴離開了我們。
永遠的在場,不是人與人建立關係的模式。適當的距離、不在、缺席,反而能培養新的親密感。我們如何與缺席的他者建立關係?不是透過社群媒體,而是透過回憶。過去一起經歷的,會因著距離的緣故開始沉澱。於是,我們對這個人會有一層新的認識與體悟,好讓我們期待、盼望著下一次的相聚。
耶穌也要離開門徒,這樣門徒才能真正「記念」耶穌,將他的使命活出來,渴望他的再來。彼得過去急著想在山上搭帳篷留住耶穌,「就讓我永遠跟你同在吧!」但他最終仍然要面對耶穌的不在,他必須成為建立教會的先鋒部隊。過往耶穌的話語、行動、受難、復活,這些記憶都成為彼得宣教的養分。唯有離開,才感受得到同在的重量。
從三天兩夜變成五天四夜,多出來的,不再是冗餘、不耐、浪費。這場颱風,捲起了我們內在的生命。
回到了熟悉的城市,我們迅速地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奮力求生著。不過,當我們看見彼此,會有一種「我們都變了」的默契。
是啊,我們都會變。接下來,我們繼續一起走吧。
2023.09.08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自閉症者有各自的興趣,先以自閉症者的興趣為主在第一眼看到有經確診的單獨一個人玩的自閉症者,反而第一印象是認為說,自閉症者都只玩單一,其實,那只是自閉症者的興趣。 因此,剛開始,就可以用自閉症者的單一興趣,進行引導。 先自我調整,用不著心急,從自閉症者的單一興趣做引導媒介 像有的自閉症者喜歡銅板,就可以用銅板做獎勵媒介,也可以做進一步的用在〝算
    avatar
    宋雲燕
    2023-06-10
    我們都在各自的跑道上若把人生想像成賽跑,每個人的起點都有所不同,在某些社會框架中,有些人或許站得比較前面,而有些人只能看著其他人的背影,也就是所謂輸在起跑線。但仔細一想會發現,這種解讀等於在假設每個人都有一樣的終點,彷彿成功且幸福的人生就只有一種樣貌。反過來說,如果打破這種思維,想像每個人跑道都往不同方向延伸出去,那麼
    Thumbnail
    avatar
    Hirotaka
    2023-04-29
    美中科技競爭中各自的優勢今日主題:「美中科技競爭中各自的優勢」 美國哈佛大學在2021年12月發表了一篇《偉大的科技競爭:21世紀的中國與美國的較量》 報告的葛蘭姆·艾利森教授等人當時的評論:「20年前在幾乎所有競賽中對美國望塵莫及的國家,現在已經緊隨其後或者在一旁陪跑,有時甚至稍微跑在前頭」 美國的科技優勢主要有三點:
    Thumbnail
    avatar
    《E繩*投資觀點》
    2023-04-18
    各國如何實現共同及各自的氣候變化目標?且看COP(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怎麼說!2022年11月,近200個國家代表共赴埃及沙姆沙伊赫,參加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討論如何實現共同及各自的氣候變化目標。 如果你從未聽說過COP,或想更多瞭解COP的目標發展,那麼跟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COP?COP,全稱為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humbnail
    avatar
    台灣瑞歐國際科技有限公司
    2022-12-23
    無限淫慾-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自的算計  嗯?成功了?竟然真的成功了?我有些小小驚訝的看著眼前的高晴雨,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這麼順利。這才第四發而已呢!當然也不能排除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為了掙脫我的束縛,她假裝自己已經被解除洗腦了。   總而言之,就先問問看吧?   「高非凡的能力是什麼?」   「我……我還是不知道。」   她在演。
    avatar
    夯特大大
    2022-01-17
    各自的行動...今明兩日各自行動 所以就這樣~~
    Thumbnail
    avatar
    狙擊王
    2021-12-17
    第二部第二十五章 各自的選擇  大龍帝國軍營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人影正轉頭左右看看有沒有人,他放輕腳步行走,好像害怕被人發現似的。   「小夥子,逃兵是重罪,不想被判死刑就上戰場吧,到戰場上還有機會活下來。」突然從背後出現的聲音讓人影嚇得跳起來。   「嗚哇,臭老頭別嚇我!」嚇一跳的陳俊傑轉頭看向說話者。   說話者是手拿酒壺一
    avatar
    覓福
    2020-06-12
    路在各自的足下「路」字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 人生的道路路,不就在我們「各」自的「足」下嗎?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路是自己走,不能指望別人。
    avatar
    Angel
    2020-04-29
    霸凌這兩個字的錯誤使用率很高前一陣子武漢肺炎期間,某里長帶領里民出國旅遊,被民眾撻伐,里長委屈的在鏡頭哭訴,意思大約是說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要被大家這樣責罵,根本霸凌;世衛組織秘書長也對全世界說,台灣不實指控,他覺得被霸凌. 做錯事的人反向用「霸凌」來指責大家的不是,霸凌這兩個字,你們看看有多被濫用.也或者是說這些人都覺得
    Thumbnail
    avatar
    石榴姐
    2020-04-20
    各自的難題<p>平庸的黃戰士<br /> 在哪邊的世界都令人緊張</p>
    Thumbnail
    avatar
    黃戰士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