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閱讀時間 ‧ 約 46 分鐘

從規劃至今過了33年!台南鐵路地下化,何時能通車啟用?

鐵路地下化或是高架化,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影響絕對非常之大,也是開啟都市舊城區,重新發展機會的鑰匙,像是現在的桃園、嘉義、高雄,還有已經完成的台北、台中,都存在類似的工程計畫,而今天的主角台南也是如此。

raw-image


但對於整個台南鐵路地下化,還保有一定記憶的人,應該還記得這些新聞片段,嗯...抗爭相當激烈,同時從鐵道局的計畫時程來看,整個計畫從2009年9月,一直至2026年11月截止,掐指一算,時間跨度來到17年,究竟整個計劃中間發生甚麼事?為何時間跨度這麼長?以及目前進度到哪裡呢?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個在當時、佔據各大新聞頭版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吧!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3YVXC2T1vmo


台南鐵路地下化是怎麼樣的計畫?

目前正在興建的工程,其實是台南都會區鐵路地下化的其中一項計畫,也能稱作是台南計畫,路線主要從大橋車站南端開始,到大林路平交道以南約0.6公里,總長則是約8.23公里,整個工程除了把鐵路的軌道,以及台南車站地下化外,還會新增林森站與南台南站2座通勤車站,希望可以擴大台鐵的服務範圍,同時增加鄰近地區搭乘大眾運輸的機會。


而在鐵路從平面轉換到地下後,就能消除目前台南地區,可能阻礙交通的多座設施,包括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2處鐵路橋涵與4處的陸橋,也因為這樣,在整個工程陸續啟動後,許多人應該會碰到好幾條地下道,出現限縮車道與交通管制的情況,雖然的確會造成不便,但重要的正面影響會出現在完工之後,也就是地道與空橋消失,能夠讓車流更加順暢,同時讓一分為二的台南舊城區,重新合併在一起,也讓舊城區的都市發展,帶來一些新的可能性,這些特點可說是鐵路地下或高架化工程,最顯而易見的優勢。


而在經費跟期程方面,台南鐵路地下化的總建設經費,來到約336.71億元,主體土建則是分成4個部分,由北到南依序是C211到C214標,陸續在2017年到2019年開工,其中以C214標近9成的進度最快,C213標的6成多進度最慢,整體施工進度則是來到86.8%,比預定進度稍微落後。


而根據2024年6月,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到台南的考察紀錄,目前是希望在2026年底通車啟用。


不過直到近期,都還有出現文資相關問題得解決,尤其經過統計,在施工的這段時間裡,前前後後挖到約20處遺構,這些都需要時間妥善處理,果真台南隨便挖都有古蹟冒出來,當然還是真心期望能在2026年通車啦,畢竟整個工程延期滿多次了,同時在地下化通車後,接下來就是第二階段的林森站跟南台南站,分別暫定於2029年、2030年啟用。而在全部工程完工後,最重要的就是鄰近的土地,會有甚麼樣的變化。


多出來的土地會蓋什麼?

從先前釋出的新聞稿來看,台南市政府是打算以綠園道,作為未來規劃的主軸,暫定於2027年開工,工期預估3年,跟高雄與桃園是滿類似規劃。


不過在台南車站附近,其實空出來的土地面積相當可觀,尤其之前有出現過一版的規劃,是打算在這裡進行都市更新,位址主要是在前峰路以西、小東路以南、以及民族路以北的長方形區域,規劃以車專的土地使用分區為主。


其中最北邊的這棟是量體最大的建築,為地下8層到地上42層,朝複合式轉運站做規劃,1樓為市區公車跟客運,2、3樓則是預留給捷運綠線站體的空間(p24),有趣的是在當時釋出的景觀模擬圖來看,捷運路線是從小東路連到公園南路,車站則是設計在靠近北門路一側。那除了車站以外,則是還有商辦、住宅、商場、旅館,不得不說這個用途來挺多元,有點類似台北轉運站的感覺。


再來往南則是以地上權為主,分別有商辦與商場的兩棟大樓,再更南邊則是保存下來的台南車站,預計會轉成文化展示跟出入門戶,靠近民族路的則是複合式使用。而各個建築包括前面的轉運站,都會以人工地盤相互連接,同時除了建築以外,在鐵路的永久軌上方,則是規劃成開放空間綠帶,希望讓這裡的整體動線規劃看起來整齊一點。

那這兩大區塊的管理機關,在當時主要是交通部台鐵局,以及少部分的國產署,同時預估如果都更案件順利完成,北部區塊的收益約為56億元,南邊的地上權則是約為70億元。

不過後續台南市政府指出,這個案件是後來被退回的案件、沒有正式採用,同時後續就再也沒有類似消息出現。不過單就現階段的台南捷運綠線規劃,似乎是打算利用地下化後的區域,設置小東站捷運節點,所以這個區域中,應該至少會出現一棟捷運站體。當然,確切情況還是得等路線確定後才會知道,同時其他土地究竟會不會出現商場、商辦或住宅,目前看來還是未知數。


除了台南車站之外,在南邊的南台南站,則是有兩區的地上權案正在進行中,算是比較確定的案件。區塊則是分成在車站旁邊的A區,以及位於南方的B區。

第一塊A區滿簡單的,主要是因為鄰近車站的緣故,所以A區以交通轉運跟商業使用為主,並且如果要規劃成商辦與旅館也OK,而有趣的是,這邊台南市政府有另外要求,需要捐贈至少不含公設的140坪托嬰中心,看來有托嬰需求的家長們,之後可以期待一下。

而另一塊B區的位置,則是位於A區的南邊,但整體資料目前就沒有這麼詳細,只知道土地使用分區有商業跟住宅用地。而從周遭的發展狀況來看,未來附近除了有南台南車站通車啟用,以及俗稱的台南小巨蛋開發案,只能說不管A區還是B區,在未來的確有不少優勢。


同時從這邊就能知道,只要都市核心地區有怎麼樣的新變動,在規劃案件公布的時刻,絕對會引來不少人的關注,尤其對於台南鐵路地下化來說,又以台南車站周遭的變化最引人注目,原因之一就是先前爆發的重大抗爭事件—反對南鐵東移。


反南鐵東延,究竟在吵甚麼?

反對南鐵東移,主要是從2012年、台南市政府進行鐵路地下化的都市計畫時,由沿線受影響的居民所發起。他們主張雖然先前本來就知道自己的住家,會因為地下化工程被拆除,但一直以為只是暫時租用,也就是自己的住家,會被用來興建鐵路的臨時軌,等到在工程完工後臨時軌就會拆除,把土地發還,他們就可以再把房子蓋回去,但在都市計畫進行的過程中,才發現暫時徵用變成了永久徵收,因此引爆長達好幾年的抗爭。


而這個抗爭的爭議分成幾個部分。第一個,就是永久軌究竟要經過哪裡的問題上,嗯...怎麼會一項工程出現兩種方案?這也是當時許多人的疑問。其實這個變動的過程,可以從台南鐵路地下化,最一開始的環評版本,以及之後出現的環現差中,看到相關單位在不同路線選擇上的理由。

先從最一開始1996年的環評來看,其實當時提出的台南鐵路地下化範圍,跟現在規劃的內容不太一樣,而且整個地圖黑嘛嘛一片,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不過重點在下面,計畫內容中寫到「另於現有鐵路東側,布設臨時營運軌」。


以及後面也明確提到「臨時營運軌道所需用地,將採租用方式取得」,同時在替代方案中,有看到類似目前的方案版本。換句話說,從1996年的環評資料中,能發現當時的確沒有打算徵收,而是租用後拿來蓋臨時軌。


因此自救會主張,依照先前的計畫版本,地下化後的永久軌道,是在原有軌道的下方,所以他們位於軌道東側的房子,只是暫時提供給臨時軌使用,不解為什麼要改成永久徵收,畢竟徵收一旦進行下去,在房子被拆後,他們就沒辦法回到自己的家園,因此站出來反對,同時從永久軌的位置來看,以自救會的角度,是將原本在鐵軌下方的永久軌,更往東邊移動,因此把團體名稱稱作是「反對台南鐵路東移」。


那後來調整成永久徵收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可以從2008年的環現差看到,是因為台南火車站在1998年,被視為省定古蹟,同時保存範圍涵蓋車站本體、第一月台、站務室跟原派出所,那在原本計畫的永久軌道,需要經過第一月台的情況下,為了保護古蹟,因此決定把臨時軌變成地下化永久軌,連帶讓原本打算以租用取得用地的方式,變成永久徵收,同時後來行政院在2009年核定的版本,就是以這個方向為主。


不過反對者並不認同保護古蹟的說法,他們質疑如果是因為古蹟必須更動路線,那在1998年,車站列為省定古蹟後,到2009年行政院核定計畫的這段時間,計畫內容應該要針對保護古蹟多加著墨,但在這中間所出現的計畫中,都沒有看到太多跟古蹟有關的內容。

同時還指出,當外界還在討論古蹟保存的時刻,中央跟地方則是在吵經費分攤的比例問題,因為起初台南市政府在地下化工程中,需要負擔15%的總經費,但當時財政無法負擔,導致計畫難以進行,而在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後,才降到12.5%。而這個說法在環評報告中,其實有非常明確的寫到,也就是這段話「自從1995年完成綜合規劃報告後,因為地方配合款分攤原則,歷經12年都還沒實施」,算是非常直白的點出,當時的確是因為分攤問題,讓整個計畫停滯不前。


而在地方政府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反對方認為,相關單位的保護古蹟說法,其實只是其次,最主要的焦點,則是放在把臨時軌變成永久軌後,因為軌道位置調整、而連帶出現的大片土地,等到地下化工程完工後就能進行開發,並且將開發利益,回頭挹注到工程經費中,達到完成鐵路地下化工程、解決經費問題、讓市容景觀煥然一新的三贏局面,這也是自救會喊出的圖利財團口號來由。


否認指控、雙方論戰

當然,針對這個指控,政府單位後續則是否認,同時認為在路線騰空後的路廊,目前是規劃綠帶、人行道等等公共設施,並且在計畫經費逐年編列的情況下,沒有開發案挹注工程經費的狀況,而且這個版本已經是徵收面積最小的方式。


同時也再度澄清,完全沒有所謂的路線東移,因為2009年核定的計畫內容,就是在鐵路東側施工,也是唯一的版本,所以沒有推翻原路線的說法。但反對方則是再度反控,的確永久軌上方是規劃綠帶,但鄰近綠帶的土地如果未來進行開發,也確實能夠增加政府單位的收入,而上面出現的2020年都市更新與招商規劃案,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


那除了路線版本與挹注工程經費的爭議外,自救會在抗爭過程中,有提出不少其他方案的規劃內容,提供給政府單位參考,不過後續都因為許多原因不可行而沒有採用,包括現在捷運工程很常見的潛盾工法,也因為台南地區為砂質地層,如果用潛盾可能會讓地質沉陷量較大,對於行駛中的火車,會造成極大的安全影響,因此無法使用。

除此之外,雙方還有針對違反行政程序、違反環評流程等等層面,相互進行攻防,不過在這類型的抗爭行動中,最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其他民眾究竟支不支持,也就是社會輿論,究竟傾向相信哪一方。


那其實在抗爭的初期,因為同一年的士林文林苑都更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因此南鐵的抗爭事件,剛剛爆發的時刻,的確有不少人站在聲援自救會的立場,但之後陸續發生了,部分住戶認為徵收市價過低,進而喊出提高徵收價格才同意的事件,以及希望保存老屋的訴求,在原本就知道臨時軌方案中,也要拆除房屋的情況下,讓大眾產生疑惑「這個老屋保存,究竟是不是他們所看中的重點」等等類似疑問,以及自救會跟其他拆遷戶所爆發的衝突,都成為許多人在選擇立場上的考量。


最後,整個抗爭行動就如同新聞所報導的,在經過好幾波的警民衝突下,許多拒遷戶陸續被拆,最終是在2021年8月20日,完成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的最後一戶拆除作業,並且在一年後的2022年,行政訴訟也走到尾聲,主要是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整個計畫在沒有利益衡量瑕疵下,判決居民敗訴確定,也為這場長達多年的抗爭畫下句點。


贊成v.s.反對的社會輿論

我們現在看到的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是台灣省政府在1991年,就開始著手規劃的計畫,當時預計整個工程不用十年的時間,就能全線啟用通車,但後續碰上包括中央與地方經費分攤問題、土地遭到徵收的居民所展開的抗議行動、施工階段所發現的各處遺構等等,讓整個工程從一開始計畫啟動起算,已經過了33年的時間,都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正式通車啟用。


而這件在當時新聞媒體不斷報導的重大事件,在影響最深的抗爭階段中,雖然一開始獲得不少人的關注,但之後衍伸出不少爭議,也讓社會出現贊成與反對的兩大陣營。


其中站在贊成這項工程立場的人認為,台南車站跟周遭區域從以前發展到現在,不管是建築、市容或是整體規劃,都需要一個強而有力、且新的發展契機,尤其平面鐵路對於發展到這麼龐大的城市來說,對於都市發展跟交通層面,可說是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所以不能因為少數幾個人的不同意,讓這項重大建設延宕或終止,同時也出現那些抗爭者,只是希望獲得更多利益的質疑。


而站在不支持立場的人則是認為,不管那些住戶是單純的想保護老房子,還是思考如何獲得更多利益也罷,最重要的是,他們本來就是合法居住在那裡,政府不能因為政策一拍板、說徵收就徵收,這種具有強制性的情況,讓人非常擔憂,同時認為在自救會成立時,許多受影響住戶都表示「完全不知道計畫內容,為何跟先前聽到的不一樣」,因此對於在2009年計畫核定後,到2012年進行都市計畫的這3年時間,相關單位究竟有沒有對受影響住戶進行溝通,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甚至讓人覺得是爆發抗爭後,才開始想辦法亡羊補牢、提高誘因。


而上面非常兩極的看法,都讓台南鐵路地下化這項計畫,在台灣公共工程的推動歷史上,寫下非常重要且影響深遠的一頁。


最後,整個台南鐵路地下化,除了現在正在動工的台南計畫外,後面很有許多路段正在規劃中。像是正在可行性研究中的永康計畫,主要是把永康跟大橋改成地下車站,同時還會在兩站中間增設康橋簡易車站,全長約6.72公里。


而附近的新市區,則是暫定採高架方式改建,主要從高鐵橋下開始,到南科站南邊恢復平面,全長約4.6公里,近期才剛舉辦可行性研究公開說明會。


還有先前出現過的新營計畫,路線主要從新營車站以北開始,到柳營車站以南,採高架方式,但後續經過評估認為經濟效益太低,因此無法推動,目前似乎改成新營車站大平台計畫持續評估中。其他則是還有仁德地區,同樣也有立體化評估正在進行。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3YVXC2T1vmo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台灣解碼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