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小花園中的隱者-蝸牛,下雨天才現身(附照片)

文中會附上大與小蝸牛照片,若介意看到圖片者,請多留意喔!😁

隱者般的蝸牛所留下的痕跡

起初,我看到陽台玻璃上留下兩道痕跡,橫跨三分之二的陽台幅度,並接連在紗窗上與牆壁上看到某些黏液,想著,這是什麼啊??

有時,某個盆栽的土壤表面會出現像是新開的冰淇淋桶上,被挖一球的形狀?這是?

接著,我看到金錢樹的葉子下方有著黑色捲曲的物質,懸掛在半空中,晃啊晃的,想著,這是蚯蚓脫殼嗎?外型看起來有些像蚯蚓,黑黑捲曲的模樣.

隔幾天後,我看陽台觀察者的文章中介紹了"黑黑肉桂捲"-類似的物質,喔~原來那是蝸牛的排泄物!!🤣🤣🤣

奇妙的是,前面提到玻璃上的兩道痕跡,晴朗的天氣下是看不到那痕跡.由於玻璃尚未刷洗過,痕跡依然存在,但是,卻只在下雨天且足夠潮濕的狀況下,才得以又見到玻璃上留下的那些痕跡重現.這是什麼魔法啊?!😆蝸牛的黏液

蝸牛從何而來?

從園藝店買盆栽回來時,有時會順道將蝸牛給一起帶回來,因為牠會藏身土壤之中,外觀上是不易發現的.有時是小小蝸牛,有時是正常尺寸的大蝸牛.

會讓蝸牛現身的下雨天

幾年前,有一次我將車子停在種有不少樹木草坪的停車場旁邊,當時剛下過一陣雨,趁雨停歇,我要去開車接朋友離開,結果聽到腳邊一陣東西碎掉的聲響,我踩到什麼啊?

一看腳下,啊~~~我竟然踩到一隻大蝸牛的"房子"(殼)!怎麼辦啊?我把牠的"房子"踩碎一半,牠還有在動,但當下我不知該如何好,要去哪裡找到空的蝸牛殼賠牠啊?只好想辦法用雨傘把其往路邊草叢推過去,至少不要再讓其被車子壓到或被人踩到才好.真的對不起那隻蝸牛!😅

所以,請大家在下雨天雨剛停歇時,只要行經草叢邊或公園旁,請多注意自己腳下的地面要小心蝸牛出沒喔!!


要下雨,蝸牛先知道!

這幾天午後雷陣雨的第一天上午,竟看到了蝸牛本尊現身在金錢樹盆栽的外盆上,地上還留有牠的黑色捲曲排泄物,平時,這蝸牛就像日本忍者般的不知其蹤影所在,而這一天竟可見其身影,可見,要下雨,蝸牛先知道!


天氣晴朗時不易見到蹤影,只見被吃掉的葉片咬痕

平日不知其位置所在,可能埋藏隱身於某個花盆的土裡.有時,下雨過後曾見到小蝸牛出現在植物上.

下雨後現身的小蝸牛,很可愛!


被蝸牛吃掉的葉片咬痕


妙的是,牠知道我要以牠來寫文?!竟特地現身讓我拍下清楚的特寫照🤣

比對外觀,推測是非洲大蝸牛.

相關資料--

<以下文字摘自 非洲大蝸牛-維基百科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學名Lissachatina fulica),又稱褐雲瑪瑙螺,為陸生的腹足綱軟體動物,是一種大型的蝸牛。俗名菜螺露螺。非洲大蝸牛可能攜帶有廣東住血線蟲

特徵

成體殼長一般為7-8公分,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公分。

殼略呈紡錘形,高約8厘米,質稍厚;螺層約六、七層,螺旋紋與生長紋相交錯,體螺層大,螺旋紋不明顯;殼面白或黃色,有紅棕色條紋或焦褐色雲狀花紋;無厴,遇到乾燥或冬眠時分泌乳白色粘液膜以封閉殼口。

習性

夜行性喜好潮濕的環境。生活環境為陸地,主要棲息於菜地、農田、果園、公園、橡膠園裡、雜草叢生、樹木蔥鬱、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濕的環境以及腐殖質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

非洲大蝸牛每當夏天或沒雨水時,會躲在陰涼處,並在殼口上生成一層白膜,只留一個小孔來呼吸,再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等到環境轉好後再出來。


<以下文字摘自 環境資訊中心自然中的慢活者:蝸牛


說到蝸牛,多數的人印象中最深刻的蝸牛,應是非洲大蝸牛;但非洲大蝸牛並不是台灣的原生物種,是從原產地非洲經人為傳播擴散到各地,而臺灣也在西元1932年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氏,以食用目的從新加坡引進台灣飼養,現在台灣平地及中、低海拔山區都可發現牠們的蹤跡。

蝸牛常在夜晚及雨後出現,較容易在潮溼的環境中觀察到。牠雖然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但不是棲息在排水不良、容易積水處,或是水流流經之處;而是排水良好、有腐質層的穩定環境。一般生活於腐植層、草叢、灌木叢、土石堆、樹木等處。蝸牛對濕度的感覺非常敏銳,在潮濕的夜晚,尤其是下雨以後,是蝸牛最喜歡活動的時候

蝸牛的整個軀體包括外殼、頭、外套膜、腹足、內臟等部分,身背螺旋狀的殼,其形狀形形色色,且大小不一,顏色也多變。蝸牛為軟體動物的一員,顧名思義全身只有肉沒有骨頭,腹部是肉質的腹足,也就是牠們的腳。蝸牛以腹足的起伏曲伸向前移動,並通過一路分泌粘液,使自己在粗糙的地面上移動變得更為輕鬆;除了爬行外,腹足還有其他功用,例如幫助抓牢物體、排出和吸收水分、保護身體等。

蝸牛有著極強的歸家本能。覓食完畢之後,它們通常會回到原來的藏身之處。蝸牛大多和它的同伴一起居住,在自然的環境裏很少看到蝸牛獨自生活。當天氣不適合蝸牛活動,變得太熱、太冷或乾旱時,蝸牛就會縮進殼裡進行休眠,此時蝸牛會躲在落葉下或泥土裡,並分泌黏液形成一層薄膜封住殼口,以防止水分流失。一等氣候好轉環境適合時,蝸牛就又紛紛活躍起來,到處活動了。



懺悔:即使是天氣晴朗時,也曾有過幾次,我在陽台踩到了小小蝸牛,那卡茲聲,實在讓我心驚肉跳啊!畢竟,小小蝸牛還沒學會好躲避之道,且小到被我一踩就扁,死路一條.雖是小小陽台,還是會發生這種意外的慘案!😢南無阿彌陀佛!🙏

若遇下雨天外出,經過草叢或公園旁,請多留意腳下可能出現的蝸牛喔!🙏


本文相片為自行拍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