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股票的經驗

我買股票的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我簡單談一下,我買股票的經驗。


大約在民國70年左右,我就開始買股票。


到民國77年,我遇到郭婉容事件。這年的9月24日,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從78年開始課徵證券所得稅(證所稅)。


結果是造成股票連續跌19天,天天跌停板。

我每天跌停板掛出股票,都無法賣掉,非常痛苦。


這段做股票期間,我賠了一筆錢,只好退出股市。


大約2年前,我又開始買股票,進入股市。

一開始,我都是買整張股票,結果又賠了6萬多元。


於是,我開始去圖書館借股票書,每個月借6本,大約借了2年多。

也看電視分析師節目。

去聽股票演講。

幾乎天天看經濟日報。

有時也看財經雜誌。

也在FB、Line和做股票的朋友,交換訊息。


(請特別注意:不要加入股友社,不要輕易相信分析師的話。)


同時,我很少買整張股票,開始買零股。


我為何又進入股市,又開始買股票呢?


主要原因,是因為我的退休金減少了。

一次少了一大筆錢,然後又分10年,每年減少1.5%。

到最後只剩下52.5%,幾乎少了一半。


我有30年年資,退休金最後只剩52.5%。

如果是25年資的退休公教,最後只剩45%。


我什麼都沒做,退休10多年後,突然退休金改革,退休金就少了幾乎一半,實在非常奇怪,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退休是人生大事,在退休前幾年,我就多次到教育部網站,輸入我的資料,試算可以領多少退休金。

多次確定我的退休金可以維持我的退休生活,我才退休的。


整個退休制度,並不是我們退休人員建立的,而是政府相關單位,建立起來的。

我只是照著退休制度退休,領該領的退休金。


我只是認為,在我退休時,就應該已經確定了我要領的退休金。

不管領的退休金是多是少,都不能再更改的。


不好意思,我是要談股票的,已經離題了。

下面繼續談我的買股票經驗。


根據我買股票的經驗,以及看到周圍一些人買股票的情形,還有長輩賠錢的狀況。


我必須說:買股票的人,大約90%賠錢,只有大約10%的人賺錢。

也可能是95%的人賠錢,只有5%的人賺錢。


股市非常凶險,即使有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元,都可能賠光光。

股市如大海,波濤洶湧,一不小心,就要沒頂,沈入大海。

所以買賣股票時,要非常謹慎小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步步為營。


格友中,如果有股票新手。

我建議:最好是先拿出5萬元、10萬元,一筆固定的錢。

在3年中,就拿這筆錢,來試著買賣股票。萬一賠錢,對生活影響不大。


這3年中,要多方面充實股票知識。

等3年後,確定能賺錢,有把握,再拿出比較多的錢,投資股市。


如果3年後,還是沒有把握,那就要考慮退出股市。

或是繼續再努力3年,再多方面充實股票知識。


千萬不要對股市還不熟悉,就拿出一大筆錢投資股市。

那等於是把股市當賭場,在賭場中想要贏錢,難之又難。


買賣股票,投資股市,是一輩子的事,不要操之過急。


補充:

FB上,假名人,真詐騙的情形,非常多。各式各樣的詐騙,也非常的多,要小心。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家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畢竟是人,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生病時候,身體虛弱造成心靈脆弱,容易感動。平常遇到些特殊狀況,或是些苦難、打擊、挫折,難免也會使人軟弱。 這時候怎麼辦呢?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方法,來克服軟弱,堅強心志,勇敢面對一切險阻。下面談談我常用的方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大型車輛如貨車和公車的前輪和後輪輪胎蓋形狀不同。作者在外出時,注意到前輪的輪胎蓋是凸出的,而後輪則是凹進去的,並對此感到好奇。在網上詢問後,得知前輪是導向輪,後輪是載重輪,兩者的設計基於不同的功能和需求。瞭解這一點後,作者不再覺得奇怪,並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這背後的原因。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最近,我對於佛教有了點興趣,想了解一下佛教。 下面4點,是我在網路上查到的佛教資料。   1、本來我是好奇,想知道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一查之下,發現印度佛教徒只有0.77% ,印度教徒有88%。   2、再追查,發現玄奘去印度時,佛教正盛行。
本文探討佛經的結集歷史,重點講述第一次結集及其對佛教的影響。佛陀在世時並未書寫佛經,第一次結集由摩訶迦葉召集500比丘進行,形成阿含經。文中指出了阿難在這一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如何隨著時間演變而變得多樣。文章還簡要回顧了佛經的四次結集,為讀者提供深入瞭解佛教發展的視角。
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 這17項核心目標的第一項是: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我認為,貧窮問題很難解決。 中國大陸過去幾年,全力扶貧。
人畢竟是人,再堅強的人,也會有軟弱的時候。生病時候,身體虛弱造成心靈脆弱,容易感動。平常遇到些特殊狀況,或是些苦難、打擊、挫折,難免也會使人軟弱。 這時候怎麼辦呢?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方法,來克服軟弱,堅強心志,勇敢面對一切險阻。下面談談我常用的方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大型車輛如貨車和公車的前輪和後輪輪胎蓋形狀不同。作者在外出時,注意到前輪的輪胎蓋是凸出的,而後輪則是凹進去的,並對此感到好奇。在網上詢問後,得知前輪是導向輪,後輪是載重輪,兩者的設計基於不同的功能和需求。瞭解這一點後,作者不再覺得奇怪,並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這背後的原因。
(一) 我要談的佛經,是《阿彌陀佛經》。   翻開《阿彌陀佛經》,可以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幾乎所有佛經,都是弟子問佛陀問題,佛陀回答弟子問題。 可是《阿彌陀佛經》,卻是沒弟子發問,佛陀直接告訴弟子西方極樂世界情形。   在過去,就已經有些法師,發現了這個問題。
最近,我對於佛教有了點興趣,想了解一下佛教。 下面4點,是我在網路上查到的佛教資料。   1、本來我是好奇,想知道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一查之下,發現印度佛教徒只有0.77% ,印度教徒有88%。   2、再追查,發現玄奘去印度時,佛教正盛行。
本文探討佛經的結集歷史,重點講述第一次結集及其對佛教的影響。佛陀在世時並未書寫佛經,第一次結集由摩訶迦葉召集500比丘進行,形成阿含經。文中指出了阿難在這一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以及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如何隨著時間演變而變得多樣。文章還簡要回顧了佛經的四次結集,為讀者提供深入瞭解佛教發展的視角。
2015年,聯合國宣布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核心目標。 這17項核心目標的第一項是: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我認為,貧窮問題很難解決。 中國大陸過去幾年,全力扶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