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佑工作室陳昌濟老師 - 種善因,得善果,愛心傳遞中秋佳節

鼎佑工作室陳昌濟老師 - 種善因,得善果,愛心傳遞中秋佳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這個充滿團圓氛圍的中秋佳節前夕,鼎佑工作室的創始人陳昌濟老師再次帶領團隊,秉持「種善因,得善果」的慈善精神,來到台灣當地的一所育兒院,進行了一場充滿愛心的佈施行動。這次慈善活動不僅延續了工作室一貫的行善作風,更體現了他們對社會的深切關懷和回饋。

raw-image


愛心佈施,關懷弱勢

此次活動的主角並不是富麗堂皇的宴會廳,而是育兒院這片充滿孩子笑聲的溫馨場所。陳昌濟老師和工作室團隊準備了豐富的生活物資、文具、書本和中秋禮盒,親自送到孩子們手中,並與他們進行了深度互動。老師鼓勵孩子們不畏生活的困難,保持樂觀的心態,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

活動中,工作室成員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分享人生故事,場面溫馨感人。陳老師表示:「慈善不僅僅是物質的給予,更是希望透過實際行動帶給他們心理上的支持和希望。這些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一份力,讓他們的世界充滿愛與溫暖。」

慈善理念,讓愛灑滿人間

陳昌濟老師和鼎佑工作室一直秉承著「行善積德」的理念,在過去的歲月中,多次組織各類慈善活動,涵蓋了對孤兒院、弱勢群體、病患家庭等的資助與幫扶。這些行動並不僅僅局限於節日,而是貫穿全年,每一次活動都體現了工作室以「善」為核心的精神理念。這次中秋節的佈施活動,也讓更多人感受到,鼎佑工作室的公益事業早已融入他們的日常工作中。

未來展望:帶領更多人參與慈善,讓福報流轉

陳昌濟老師強調,慈善並非一己之力,而是一股持續流轉的善念。「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朋友和團隊能夠參與到慈善行動中,共同傳遞愛的力量,讓福報流轉,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未來,鼎佑工作室將持續推動更多的公益項目,並計劃與其他慈善機構及企業進行合作,擴大善行的範圍,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他們的願景是,將愛心與關懷撒遍每一個角落,讓每一份付出都能發揮最大效益,為社會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在這個團圓的季節裡,陳昌濟老師和鼎佑工作室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善行無界,愛心無限」的信念。他們的慈善之路,讓中秋佳節的月光更加溫暖而明亮

avatar-img
慈善大使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