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重新理解和應對舒適區

我們經常聽到「走出舒適區」這樣的建議,然而,我們真的理解什麼是舒適區嗎?為什麼走出舒適區如此困難?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認知篇)》一書中,有一章節深入探討了舒適區的概念,說明了了舒適區的定義和突破舒適區的方法。

首先,羅振宇指出了一個常見的誤解:我們往往認為,只要獲得了某些資訊,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他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說明這一點:「如果你指望知道一些資訊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像是給你看一張王羲之的字,再讓你一模一樣地寫一張。對啊,你已經看到了全部,你已經看到了每一個細節,你怎麼還是寫不出來呢?」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舒適區呢?羅振宇給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定義:舒適區是指我們習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我們感到舒適的狀態。這些問題通常是讓我們感到焦慮的問題,比如害怕被人看不起、害怕沒有成就、害怕失去感情等。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習慣通過抱怨他人或自憐來解決這些問題,即使他並不喜歡這種行為,這也是他的舒適區。同樣,有些人可能習慣頻繁換工作來應對環境,儘管這種行為可能帶來不穩定感,但它仍然是這個人的舒適區。

這個定義讓我想起了心理學家 Carol Dweck 的研究。她提出了「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概念。那些有固定型思維的人往往會用一些固定的、可能並不有效的方法來應對挑戰,這些方法就構成了他們的舒適區。

羅振宇還列舉了許多我們常見的「毛病」,如膽小不敢表現自己、太愛表現自己、怕與他人衝突、太愛與他人衝突、酗酒、抽菸、打遊戲、拖延症等。他指出,這些行為本質上都是我們習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都屬於我們的舒適區,儘管它們可能給我們帶來不舒服的感受。

那麼,為什麼走出舒適區如此困難呢?羅振宇提供了一個令人震驚的醫學調查結果:即使心臟科醫生告訴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會死亡,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會真正改變。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舒適區的強大,它甚至超過了生存的欲望。

這讓我想起了行為經濟學家 Dan Ariely 的研究。他發現,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改變行為的能力,而低估習慣的力量。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即使面臨生命威脅,許多人仍然難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工作中應用這些洞見呢?以下是幾個建議:

  1. 識別你的舒適區:仔細觀察你在面對工作壓力或挑戰時的反應模式。這些反應模式可能就是你的舒適區。
  2. 理解問題的根源:不要只關注表面的行為,要深入理解這些行為背後你真正想要解決的問題。
  3. 漸進式改變: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而是設定小目標,逐步改變。
  4. 建立新的習慣: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來替代舊有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5. 尋求支持:找到能夠理解和支持你的同事或導師,他們可以幫助你保持動力。
  6. 反思和調整:定期反思你的進步,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你的策略。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一個經常拖延的人。根據羅振宇的理論,拖延可能是你習慣用來應對壓力或不確定性的方法。要改變這個習慣,你可以:

  1. 識別拖延行為:注意到自己何時開始拖延。
  2. 理解根源:思考你為什麼要拖延,是害怕失敗還是對任務感到不確定?
  3. 漸進改變:不要期望立即完成所有任務,而是從完成一個小任務開始。
  4. 建立新習慣:例如,使用番茄鐘工作法來管理時間。
  5. 尋求支持:找一個工作夥伴,互相監督和鼓勵。
  6. 定期反思:每週回顧你的進步,看看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調整。

舒適區並不是一個讓我們感到舒適的地方,而是我們習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可能並不有效,甚至可能讓我們感到不舒服,但我們仍然難以改變。要真正走出舒適區,我們需要深入理解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只關注表面的行為。通過識別自己的舒適區,理解問題的根源,採取漸進式的改變,建立新的習慣,尋求支持,以及定期反思和調整,我們可以逐步突破自己的限制,實現真正的成長和進步。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