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日蓮宗-天文法難「松本問答」險些滅教之災

正逢春寒料峭時期,僅僅是一位法華宗俗家弟子挺身而出的反駁,始料未及掀起寺院本山全數燒毀,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天文5年(1536年)發生的「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信眾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日蓮宗本山的二十一間寺院,進行大規模的迫害鎮壓。


導火線是一場佛法論證。


一条烏丸的觀音堂內,比叡山延暦寺高僧華王房前來說法,聚集無數信眾傾聽,剛入京的松本久吉眼見人潮圍得壯觀,好奇地駐足觀望,正好聽見華王房針對宗祖師日蓮上人的批判,這下他可不能裝作沒聽到。


「你說的不對。」


人潮中突如其來冒出一個響亮乾脆的聲音,華王房身為備受崇敬的高僧,沒料到有誰敢當場打斷,強壓怒火喝道:「什麼人?」


更讓人吃驚的是,站出來的也不是什麼響亮頭銜的僧侶,眾人面面相覷,還未反應過來,松本久吉上前行禮,謙虛表示:「小的只是一介法華信徒,大師剛才的說法,有幾點我不服氣。」


華王房打量,暗自不屑一個小小信眾有多大能耐,合掌回答:「你儘管指證,若是貧僧無法回答,這身袈裟就脫下來給你謝罪。」


此刻,華王房犯下極大的失誤。


法華宗開祖日蓮上人(1222年~1282年)奉法華經為最高圭臬,貫徹不受不施(不接受法華宗信眾以外的佈施),宗旨以壓倒性的雄辯使人拜服,批評其他宗派並非正法,為此日蓮屢次觸怒幕府,甚至險些遭受斬首,流放伊豆、佐渡,後來於山梨圓寂,囑託弟子日像「帝都弘通、宗義天奏(布教京都,傳教天皇)」的重責大任。


日像謹遵師命,儘管受到幕府及其他宗派打壓,輾轉歷經數十年,遭受三度流放三度赦免,他堅守不忘初衷,不畏其苦,所到之處皆改信法華。


說起來日像上人在寶塔寺與良桂論證三天三夜,良桂心悅誠服,將百年真宗基業寺院改宗日蓮,另外還教化湧泉寺、南真經寺等等改宗,不光是雄辯,更多的是精通佛法的智慧。


日像上人到了六十五歲高齡,1334年終於得到後醍醐天皇旨意,在京都首度建立法華宗道場妙顯寺。


日蓮百年前未果的悲願,在後繼子弟布教下逐步實現,京都洛中二十一間本山寺院,到了室町後期更是以「洛中皆法華」的規模擴張,宗門勢力如日中天,門徒氣焰漸漲,對比叡山延暦寺以及其他宗派互看不順眼,對立漸深。


總而言之,法華宗強項是舌燦蓮花,等級練到能讓人臣服改宗,延續百多年雄辯技能,華王房有多大的勝算。


他被自身頭銜蒙蔽,輕蔑地認為一個小小信眾懂什麼佛法精髓?


群眾看著精彩緊湊往來的問答,攻防戰步步緊逼,松本久吉坦然侃侃而談,道破矛盾,華王房則是臉色鐵青,滿頭冷汗,終於閉口不語。


現場經過一陣窒息地沈默,松本久吉跨步走上前,俯視華王房頹然坐倒,眼睜睜見他伸手脫下袈裟,從容微笑道:「無話可說了嗎?那麼袈裟我就收下了。」


「不會吧.....」


「贏了!法華信徒居然贏了延暦寺的高僧!」


群眾忘情到底站隊哪邊,拍手爆出激烈喝采,比叡山高僧對決小人物,充滿意外地的論證,居然是一介信眾勝出。


當時誰也沒想到引發天文法難的正是這場後世稱作「松本問答」的佛法論證。


佛教大本山輸得一塌糊塗,派出去的和尚袈裟都給脫了,面上無光的延暦寺僧眾不可能善罷甘休。


「豈有此理!小僧以前就認為,並非只有他們才用法華經說法,憑什麼自稱法華?還真當其他門派都不存在嗎?最澄大師創立至今延續百年,我們天台法華才是正統佛法!」


「師兄所言極是,法華宗教徒氣焰囂張,自從四年前燒毀山科一向宗本願寺後,劃地自治,說什麼不受不施,甚至不繳納地子錢,根本沒將比叡山放在眼裡!」


「是時候該給他們教訓!應當立即請奏朝廷。」


華王房回山後,當然是誇大其詞地數說小小一個信徒態度有多囂張,眾僧早就看法華宗教徒不順眼,憤慨地議論紛紛。


受到奇恥大辱的延曆寺眾僧召開會議,向後奈良天皇和幕府上奏討伐法華宗,然而後奈良天皇嘆息不置可否,只是提筆寫下:「是朕不德,方招致禍事。」


由此可見天皇心性慈悲,為何不有所行動?由於身處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朝廷與幕府機能分離,天皇有名無實,世間風行下剋上,今日朋友兄弟,明天亂臣賊子,那是再尋常不過。


原本掌權的幕府將軍,傳到十二代足利義晴,身居要位卻沒有半點軍勢才能,唯一的特長是每打必輸,這位義晴將軍一輩子京都和近江(滋賀)反覆逃竄,結果演變朝廷和幕府都控制不住兩派宗論紛爭的局勢。


比叡山很給面子走個上奏程序,擺明就是在通知朝廷「我們在京城準備開打,諸君要避難請早。」的意思。


緊接著比叡山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精神發揮極致,四處積極拉攏和法華宗對立的東寺、本願寺、興福寺、三井寺等等寺院提出結盟,忙著廣向全國號召征討日蓮宗,完全是新仇舊恨一併結算。


其他寺院當然不願淌渾水,樂得隔岸觀火,約定兩不相幫,絕對中立。


開戰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延曆寺指出日蓮宗佔用土地,不向比叡山繳納地子錢(賦稅)法華宗門徒當然不甘示弱,吵嚷表明教義本來就是不受不施,沒有義務向其他宗教納稅。


七月二十日,迎來勢必開打的一戰。


法華宗的信眾及僧侶初戰佔上風,卻沒料到這一戰背後也有軍政勢力介入,而且還是當年支持法華宗的大名細川晴元。


四年前,管領細川晴元本來借日蓮宗勢力鎮壓一向一揆淨土宗教徒,煽動其燒毀石山本願寺,趁隙剷除政敵,怎料法華宗信仰迅速遍佈大半個洛中,信徒人數盛況空前,劃地自治,開始對政治產生影響力。


軍帳內,*細川晴元細細讀著比叡山求援的書信,暗自盤算:「法華勢力已成棘手威脅,乾脆藉著這場紛爭徹底剷門徒。」立即修書給盟友近江大*六角定賴借兵。


三日後定賴率領六萬大軍壓境,與比叡山會合形成聯軍,法華宗門徒僅僅兩萬餘人,明知是以卵擊石,門徒仍致死不屈。


本圀寺為最後一道防守陣線,僧眾奮戰抵抗,妙覺寺住持日兆自盡,多達上千男女老少門徒盡被虐殺,哀鳴、哭嚎在瓦礫坍塌中不絕於耳。


「別回頭!快走!」

「再不走,你要讓珍貴的佛經典籍一起送葬嗎?」


殘存門徒搶救佛經退守堺,死傷不計其數,他們含淚眼見熊熊大火吞沒洛中寺院,盛極一時的皆法華就此凋零。


二十一間本山寺院燒毀,一路延燒至下京的受害面積,遠勝打了十多年的応仁之亂。


與比叡山長達十一年敵對的法華宗受到重創,幾萬人被驅逐出了京都,此後京都六年禁教,餘下門徒被迫改宗。直到1542年才得到後奈良天皇的旨意赦免,門徒隱忍接受比叡山開出的苛刻條件,回京重建十五間寺院。


然而到了1572年,天文法難過去了三十多年,換成比叡山捲入紛爭,被織田信長率領三萬大軍圍山一把火燒盡,三四千僧侶遭到屠殺,放眼綜觀歷史,盛極一時終將走入衰微。


日本並未有純粹因宗教發起的戰爭,多是背後牽扯政治及大名權力鬥爭,如同平家物語開卷所言:「祇園精舍鐘聲響,訴說世事本無常,盛者必衰若滄桑。強梁霸道終殄滅,恰如風前塵土揚。」



*1:六角定賴(1495-1552年)

身為鎮守近江大名,專門收留打輸的將軍們(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及其子義輝)為其後盾,在其他大名為了下任家督,內鬨打得不可開交時,六角定賴以卓越政治手腕安定內局,政策先進有遠見,發布樂市令聚集各地商人,一手在領地建立經濟富庶大城,定賴開創六角家的輝煌時期。


*2:細川晴元(1514-1563年)

細川晴元出身阿波(德島)與父仇細川高國對立,高國擁戴第十二代將軍義晴,晴元為了不被當成叛軍,也找了義晴的弟弟義維出來掛名一下,名義上各位其主,實際上在了私仇,1531年,細川晴元在大臣三好元長的支持下,高國兵敗而死,晴元掌握實權。





日蓮上人開宗,信奉法華經而後來統稱日蓮宗,1334年後醍醐天皇賜予宗號法華宗,門徒亦會自稱法華宗。


天文法難燒失大半個京都,慘烈不亞於応仁之亂,結果是松本久吉始料未及的吧!


他無疑是重要的人物,來自下総国藻原妙光寺的信徒,雖然華王房的確過於自負,欠缺廣泛博學上進心,相對有資料指出松本這個來京都觀光的傢伙太白目,延暦寺是你能吐槽的嗎?看吧搞出大事了(?)


天正七年(1579年)5月的「安土宗論」勝負也很耐人尋味,法華宗v.s.淨土宗

照理說法華宗向來自傲的宗論不該輸,結果應該是信長有意打壓制衡勢力。


除此之外「松本問答」翻閱查到的資料卻極少,深感可惜,對於冷門人物興味盎然,個人沒有過深宗教信仰,只為跌宕起伏的歷史動容,覺得很有意思,貫徹法華宗一貫有骨氣不屈的風範。


試著寫成小說紀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