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散作用(transpiration)就是植物以水分蒸發作用失去水分的過程。不要以為蒸散作用對植物只有害處,植物需要蒸散作用把礦物質連同水分一起運輸到植物的全身各部位,而蒸散作用又成為推動韌皮部(phloem)運輸光合作用合成的養分的重要動力。所以,雖然蒸散作用會造成水分流失,但是植物卻也少不了它。
科學家們在過去討論植物的蒸散作用時,總是假設葉片內部(葉室,leaf chamber)的蒸氣壓(也就是水蒸氣的濃度)一定總是在飽和狀態的。由於只要關上氣孔,葉片內部的空間不就是「密室」嗎?而且,要測量葉片內部的蒸氣壓真的很難,所以,簡單假設葉片內的空間的水蒸氣是處於飽和狀態,也是頗為合理。畢竟,葉肉細胞的水分,應該很容易就可以蒸發到葉片內部的空間裡。
也因為這樣,所以過去科學家們認為「蒸氣壓的差值」(VPD,Vapor pressure deficit,即葉片內外的蒸氣壓差),是單單由葉片外面的大氣壓的相對濕度(RH)來決定。既然葉片裡面的水汽總是維持飽和,所以VPD當然是看外面的水汽的多少來決定囉。
於是,科學家們認為,控制葉片水分流失的唯一速率限制步驟就是氣孔(stomata)的導度。氣孔張開,導度就高,水分散失得就快;氣孔關閉,導度降低,水分散失得就慢。
不過,科學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問砂鍋在哪裡」,就是有人覺得,很難測量並不是不能測量,所以就是有人會想要量量看。畢竟隨著技術的進步,許多過去沒辦法做的實驗,有不少在現在也漸漸開始可以做了。
由國立澳洲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就設計了一個系統,可以測量葉片內部的氣體狀態。他們不但可以測量葉片內部,還可以分為上下葉室來測量!不過,他們只能透過偵測葉室的二氧化碳(CO2)梯度來估計水蒸氣的飽和程度。
怎麼量?他們藉著把下葉室(位於植物下表皮內部的空間)的CO2降到很低(降到光合作用停止,這樣就不用擔心光合作用會影響測量數值),但是上葉室的CO2仍然保持正常,接著就可以觀察CO2從上葉室跑(擴散)到下葉室的速度。CO2要從上葉室跑到下葉室,會遇到阻力,而這個阻力與葉片的結構與葉片內部的水汽多少有關。由於葉片的結構要瞬間改變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可以簡單說,阻力與葉片內部的水汽多少成正比。
如果就像以前大家假設的,葉片內部的水汽一直都是飽和的,那麼不管怎麼調整蒸氣壓的差值,阻力應該都不會改變;如果阻力改變了,那就意味著葉片內部的水汽並不都是處於飽和狀態的。也就是說,以前的假設是錯的。
使用這個系統,他們在2022年發現其實C3植物的葉片內部的水蒸氣並不總是在飽和狀態的,而是會變動的。這挑戰了過去的認知,但是,會不會這只是C3植物的現象呢?畢竟C3植物的蒸散速率原本就比較高。雖然大部分的植物都是C3植物,但還是有必要釐清到底這是不是專屬於C3植物的現象。
所以,最近他們又測量了幾種C4植物,包括小米、玉米與高粱。結果他們發現,隨著蒸氣壓差值的改變,玉米與小米葉片內部的相對濕度從飽和降到92-96%,然後再降到80-85%;而高粱則從飽和降到93-95%,又降到83-84%。
這個數據,與他們過去在向日葵和松樹測到的數值相當。所以,他們認為,氣孔並不是唯一會影響葉片水分流失的速率限制步驟,還有所謂的「非氣孔蒸散機制」(nonstomatal control of transpiration)。
什麼是「非氣孔蒸散機制」呢?研究團隊認為主要是葉肉細胞的細胞膜對水移動所產生的阻力(resistance to liquid water movement in the plasma membranes of mesophyll cells),可能與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有關。
這個研究告訴了我們,植物控制水分流失的機制比我們過去設想的還要更精細,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現有的植物蒸散模型。所以,科學研究真的是「不斷接近真理、趨近真理」的過程啊!
參考文獻:
Wong, S.C., Canny, M.J., Holloway-Phillips, M. et al. Humidity gradients in the air spaces of leaves. Nat. Plants 8, 971–97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2-01202-1
Márquez DA, Wong SC, Stuart-Williams H, Cernusak LA, Farquhar GD. Mesophyll airspace unsaturation drives C4 plant success under vapor pressure deficit stres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Sep 24;121(39):e2402233121. doi: 10.1073/pnas.2402233121. Epub 2024 Sep 16. PMID: 3928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