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20241006

    2024年10月6日的小故事思考

    【有實力對方才會屈服】—取自一分鐘﹐小故事。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會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會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會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也會跟著改變───馬斯洛

    岳飛奉命到嶺南去招安盜賊,朝廷的政策是,希望盜賊們能夠主動投降,但是,岳飛費盡唇舌,威逼利誘,兜了好一陣子,賊頭曹成硬是不理不睬。

    岳飛無可奈何,於是就上書,向朝廷建議說:「盜賊在力量強大的時候,必然信心滿滿,不可一世;通常只有在力量虛弱時,才有可能接受招安。

    現在的情況是盜賊還有些氣勢,如果不加以圍剿,他們是不可能投降的,所以招安政策,並不可行。」朝廷同意岳飛的主張後,岳飛便揮兵向賊營挺進。

    就在雙方正式交戰好一陣子之後,官兵抓到了一名曹成派來的間諜;因為久攻不下,正在苦思對策的岳飛,此時靈機一動,馬上吩咐部下將間諜綁在主帥軍帳的附近,好讓間諜聽得到岳飛與將領之間的談話。

    在這場演給間諜一個人看的戲中,岳飛故意與押糧官套好招,言談之間,說一些「軍糧已盡,該如何是好」......之類的話,然後,還假裝與其他將領談到因為戰事不順,部隊準備暫時撤退的計畫。

    戲演完之後,又故意讓間諜有機會逃跑。

    幾天之間,部隊按兵不動,官兵們正感到奇怪。這個時候,岳飛估計間諜依該已經帶著假情報回到了敵營,於是,就選擇一天夜晚,下令全軍整裝,摸黑急行軍。

    天還沒亮,大軍已經偷偷繞過山頭,兵臨賊營。賊眾們因為假情報,所以毫無戒備;當發現官兵來襲之後,頓時大驚失色,措手不及,紛紛倉皇四散逃竄,簡直是潰不成軍。

    接著,岳飛又連續破了好幾個賊眾的主要據點。

    看看賊眾的氣勢,已經不購成威脅,岳飛這才又上書表示,現在正式招安的時候了。

    而接下來的招安行動,果然就順利多了。

    ○作者還要告訴你:

    我們常常聽到「老子,吃軟不吃硬」這句話,這通常指的是一種不服輸、不受威脅的態度或氣慨,表示願意坐下來好好談就接受,如果想用武力威脅就免談。不過這種態度,通常要有實力作後盾,再不然,就是尊嚴擺第一,有寧死不屈的氣魄。

    可是,一般說來,大多數應該都只是擺擺「架式」而已。尤其,對一些有所憑恃,自認有些籌碼的物件而言,真要跟他來軟的,跟他好好談,不先給一點顏色看看,給點厲害瞧瞧,怎麼可能與他和顏悅色地坐下來談。也就是說,在現實的人生中「來硬的」才是真正有效。這正是岳飛反對空口就想招安,主張「強硬哲學」的原因了。

    實力不足,就沒有強硬的本錢;如果有本事,面對頑強的對方,當然得先來個下馬威,否則,想要不勞而獲,讓人乖乖就範,恐怕就有點對牛談琴了。當然,實力不夠強,卻又想逞強,那結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考】

    在此先根據馬斯洛的話提出幾點問題,稍作思考馬斯洛為什麼會講出這樣的道理,他說的觀點在表達些什麼,想要跟大家傳達怎麼樣的訊息,其中有何種涵義,他會如此敘述的所以然是什麼,以下列出九個問題:

    1.心是什麼?

    2.什麼是態度?

    3.為什麼心改變了會改變態度?

    4.為什麼態度改變了習慣也會改變?

    5.為什麼習慣改變了性格會改變?

    6.為什麼性格改變了人生會改變?

    7.為什麼起點是先改變心而不是其他的?

    8.能不能把改變的內容順序改掉?

    9.假如順序改變後效果會產生改變嗎?

    筆者試著以馬斯洛的立場,思考他是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話,從他的角度加以分析,馬斯洛應該是認為所謂的心是內在最真誠的想法,如果真正發自內心的做出想法的改變,表現出來的態度當然就會不一樣,當態度慢慢變得跟之前相異的時候,做出來的事情理所當然會有變化。長時間累積的某件行為,就會逐漸成為習慣,許多習慣和以前不一樣了,在別人看起來性格與之前不同也很正常,而每種不盡相同的性格,自然會活出各式各樣的人生。

    按照馬斯洛的角度,以他的身分會提出這樣的理論,一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會是信口胡謅,絕對有他一套的邏輯,才會有這樣的言論,如果擅自決定更改他言論的順序,是有可能扭曲他原本的意思,或是跟他的原意背道而馳的。唯有順著他的話去思考,才可能真正了解他原來想表達的是什麼,在反駁馬斯洛的話之前,應該從現有他的話裡面,去做進一步的分析。假若在看馬斯洛的話之時,自己內心已經抱有既定的想法,在解讀事情的時候偏頗了也在所難免,只要離原著的意思越遠,就越難接近事情的真相。

    上述故事中朝廷給岳飛的目標就只有一個,那便是招安賊眾。至始至終岳飛的所有計畫,都是為了招安賊眾,故事中唯一心有產生變化的,只有賊頭曹成從原本的信心滿滿,到後面因為毫無戒備,最終導致潰不成軍,被朝廷順利招安。因為賊眾的心變了,才致使原本威逼利誘都沒用的情況,變成難以跟朝廷抗衡,不得不被招安。由此可見心的改變影響之大,心一旦改變,態度就會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會接著改變;習慣改變,人物性格會跟著改變;人物性格改變,最後人生也會跟著改變。

    這樣比照起來,馬斯洛確實言之有理,他的理論跟故事是大概可以對得上的。賊匪心態都改變了,命運的齒輪也開始旋轉,一開始驕傲自大到掉以輕心,結果被打的落荒而逃,這一整個過程的發展的推演,完全是被岳飛透過心理戰術將對方壓的死死的。岳飛掌控了主導權,所有發生的情況都在他計畫之內,他始終不慌不忙,主宰了整個事件發生的導向。故事從頭到尾都把他描述的非常厲害,但現實是岳飛人生最終被秦檜等人誣陷,將他冠上「莫須有」的罪名,最後不幸死於獄中,讓人非常惋惜。

    接下來再跟大家分享有關內心改變,最後整個人生都變得不一樣的故事:

    有一隻駱駝在沙漠裡,踩到了一塊小小的玻璃。因為腳掌被硌了一下,於是他在憤怒之下踢了玻璃,結果腳被劃了一道很深的口子,流出鮮血。沒想到駱駝流出的鮮血卻引來禿鷹,他被禿鷹追趕下慌忙奔跑,奔跑時又牽動到傷口,一路流了更多的血,又遇到食人蟻的洞穴。食人蟻聞到血腥味傾巢而出向駱駝撲去,才過一下下駱駝只剩下白骨。臨死之前,駱駝追悔莫及,後悔當初為何跟一塊小小的玻璃置氣?

    這個故事也是在講心境的改變影響了整件事情的發展,駱駝因為踩到玻璃結果情緒失控,在憤怒的情況踢了玻璃,沒想到因為一時的衝動讓駱駝葬身在沙漠中。其實在生活中,常常可能遇到踩到一小塊玻璃的情況,如果無法調整心態,像是對事件本身看不開,或是放不下,一次的賭氣讓行為失控,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不可控事件,最終落入失敗的結局。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在沙漠裡無論遇到什麼意外,就好比駱駝踩到玻璃,如果能夠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耐心的尋找走出沙漠的方法,即使踩到玻璃也能夠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分析情況,才能夠真實的去面對問題。唯有確切的看清楚真相,還有認清自己實際遇到狀況,判斷要怎麼應對,才有可能避免認知發生偏頗的情形。踩到玻璃並不可怕,怕的是你只糾結於一時的疼痛,讓事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話是這樣講的,但坦白講我也沒把握自己不會像駱駝一樣,或是如同岳飛故事裡的賊眾,都能夠時時刻刻的保持心如止水的心情。難免會像駱駝,因為一時的不如意被情緒牽著走,同時也難免會像賊眾,因為得意忘形而掉以輕心。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很容易犯的錯誤,有時候甚至明知道這樣做不對,還是被湧上來的情緒覆蓋住,最後是自責恨鐵不成鋼,但還是無可奈何,又再更陷入負面的情緒裡。

    但我還是要堅強,在岳飛與盜賊的故事以及駱駝的不幸中,再一次的警惕自己,不惜強迫自己的心改變,和自己內心負面的情緒抗戰,也要勇敢的思考,認真的活下去。但說實話能撐多久我不知道,會不會隨時崩潰我也不知道,這也許是我對自己的考驗吧,還是先感謝我身邊的人,即使只是過客也感謝大家的出現,這篇先到這裡,怕講下去太肉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