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健康】預防失智症:揭開心腦連結與認知衰退的關鍵

【高齡健康】預防失智症:揭開心腦連結與認知衰退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心血管疾病與認知功能衰退之間的聯繫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包括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與認知功能衰退及失智症風險的增加密切相關。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於2024年10月10日發表的最新科學聲明指出,早期發現、生活習慣調整及針對性治療,有助於降低這些心血管疾病引發的認知障礙風險,進而維護腦部健康。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高達14-81%的心臟衰竭患者會出現某種程度的認知障礙,且這些障礙可能影響語言、記憶及執行功能。心房顫動患者則有39%的風險增加,可能出現記憶或思考問題。冠心病患者的失智症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7%。同時,約50%的人在心臟病發作後會面臨認知衰退。

心臟健康與大腦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僅影響個人生活質量,也對整體社會帶來嚴重負擔。專家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並在早期管理風險因素如高血壓、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對降低認知衰退及失智症的風險至關重要。AHA強調,透過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及定期檢查心臟健康,將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並降低老年失智症的風險。

未來,研究團隊計畫繼續深入探討心血管健康與腦部健康之間的複雜關係,並希望在失智症的預防和早期介入策略上找到更多實證支持。


資料來源

Preventing Dementia: Unveiling the Heart-Brain Connection in Cognitive Decline (scitechdaily.com)

avatar-img
Hugo的科學與信仰之旅
0會員
19內容數
探索生醫與半導體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個人對信仰的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對經濟影響引發廣泛討論。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達隆·阿西莫魯指出,目前AI的經濟效益可能被過度誇大。他強調應用方向不應單純追求自動化來取代人類工作,而應專注於提升生產力與智慧工作,建議企業與政府須謹慎採用AI技術,以確保其對社會的公平貢獻。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但其對健康的多方面影響卻鮮有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 UCSF)的研究團隊首次進行了全面的系統回顧,發現飲水能顯著改善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偏頭痛、腎結石、尿道感染(UTI)以及低血壓等。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JAMA
一項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高心肺適能(CRF)不僅與更佳的認知表現有關,還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涵蓋61,214位年齡介於39至70歲的無失智症參與者,發現心肺適能高者的失智症發病率明顯較低。該研究強調,提升心肺適能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的失智症預防策略,尤其對於具基因風險的人群。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對經濟影響引發廣泛討論。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達隆·阿西莫魯指出,目前AI的經濟效益可能被過度誇大。他強調應用方向不應單純追求自動化來取代人類工作,而應專注於提升生產力與智慧工作,建議企業與政府須謹慎採用AI技術,以確保其對社會的公平貢獻。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但其對健康的多方面影響卻鮮有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 UCSF)的研究團隊首次進行了全面的系統回顧,發現飲水能顯著改善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偏頭痛、腎結石、尿道感染(UTI)以及低血壓等。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JAMA
一項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高心肺適能(CRF)不僅與更佳的認知表現有關,還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涵蓋61,214位年齡介於39至70歲的無失智症參與者,發現心肺適能高者的失智症發病率明顯較低。該研究強調,提升心肺適能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的失智症預防策略,尤其對於具基因風險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