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瀕湖脈學白話解
◎概述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脈經》)
如微風吹鳥背上毛,厭厭聶聶(“厭厭聶聶”,這裡是作“舒緩、輕微”的形容詞);如循榆莢(“榆莢”即“榆錢”)。(《素問》)
如水漂木。(崔氏)
如捻蔥葉(“捻”,這裡作“按”解,應讀作“捏”)。(黎氏)
- 輕取叫作「舉」,重取叫作「按」。
- 診察浮脈:手指輕輕地按上,便覺得搏動且有力,稍加重按,就顯得沒有力量了。打個比方:輕按浮脈的感覺好像微風吹動鳥背上的毛羽一樣,舒緩而輕微地搏動著;又像摸到輕柔和軟的榆錢一般;又像感到如同木塊浮在水面上那樣的輕浮;又像按在蔥管上,表面似乎有勁,裏面卻很虛軟。
◎體狀詩
浮脈惟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
- 診察浮脈,只要在肌肉的淺層便能觸到它的搏動,並很像輕輕地摩撫著柔軟的榆錢和舒緩的毛羽一般
- 這種脈在秋天見到,是身體健康的表現;如果久病見此脈象,就要引起警惕,判斷是否陽氣虛浮不能內守所致
◎相類詩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脈,來時雖盛去悠悠。
- 正常的浮脈,有如木塊漂浮在水面上,輕緩地飄動著
- 芤脈:浮而顯大,稍重按卻有一種中間空虛的感覺
- 洪脈:脈浮而拍拍地搏動有力,(來時)雖然感覺有勁,但當它下落(去)的時候,卻又慢慢地減弱
- 濡脈:浮脈輕平似捻蔥,虛來遲大豁然空(“豁”音“或”,開通、敞亮之意),浮而柔細方為濡(“濡”音“軟”,義同),散似楊花無定蹤
- 虛脈:脈浮而搏動遲緩,雖覺稍大,卻是空豁無力
- 軟脈:脈浮而柔弱細小
- 散脈:脈來漫無根蒂,去來不明,像飛散無定的楊花
◎主病詩
浮脈為陽表病居,遲風數熱緊寒拘;浮而有力多風熱,無力而浮是血虛。
- 浮脈是人體陽氣亢奮的徵象,最常見於外感而病在體表的時候,但它往往不是單獨地出現
- 浮而兼遲兼緊:風寒
- 浮而兼數有力:風熱
- 浮而搏動無力:血虛裏證
◎分部詩
寸浮頭痛眩生風,或有風痰聚在胸;關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 寸部脈浮:風邪在上,而見頭痛、目眩,以及風熱痰濁聚積在胸膈上焦的疾病
- 關部脈浮:脾氣虛弱、肝氣旺盛等中焦的疾病
- 尺部脈浮:大小便不通利等下焦的疾病
◎按語
- 浮脈是出現在肌肉淺層的脈象,手指不需用力便可摸到,即所謂「從肉上行」,所謂「舉之有餘」
- 至於「如捻蔥葉」,也只是從浮脈的「輕平」樣子來說的,並不是形容脈的空虛,所以黎民壽在《決脈精要》裏說:「如捻蔥葉,則混於芤脈矣。」後世醫家也多用「蔥葉」來形容芤脈,不用以形容浮脈,因蔥葉中空,形容血少脈空,比較近似,如形容脈的輕按有餘、重按無力,反而不足以說明瞭。
- 臨床診察浮脈,最主要的是從「有力」和「無力」來分辨
- 有力的多為風、寒、痰、熱等病邪的脈象
- 無力的則屬氣血虛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