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文社科的菜鳥學者,在學術養成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寫不出來」的時候。這種恐懼可能會促使自己讀更多資料,並造成一種假象,以為自己的研究有在進展。然而,現實的衡量標準永遠是:寫出論文來。
雖然自己也知道論文通常無法一口氣寫成,但基於過往累積的壞習慣,每次都會希望能在一個Word檔案中,一口氣生出數千字,所謂下筆有如神助。不過,其結果往往是感到扼腕,或寫出來的東西令人不知所云,重點不清楚。
抱著姑且試試看的心態,我開始在網路上找卡片盒筆記法的相關資訊,看看能夠在段時間內快速生產文章的網紅究竟是怎麼寫出那麼多文字的。
學術論文與網紅的文章,固然在深度、廣度、創新性與格式規範的要求上不同,但我隱約相信,一定有個什麼共通的點,能讓文字生產的效率提高。
經過在筆記軟體上辛苦折騰(大概幾個知名的、帶有雙向鏈接的筆記軟體都玩過),最後體會到,其實重不在軟體怎麼設計,而是要先「寫出來」。即便只是一個莫名的靈感,或一個簡單的想法,可能也只能寫出一兩百字而已,重要的是要「寫」。「寫」,使得腦海中的思考必須轉化為文字,而在這個「寫」的動作進行的當下,自己就得釐清現有的想法為何。這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