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職場PUA?能定義你價值的,只有自己。

如何面對職場PUA?能定義你價值的,只有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是否遇到PUA,職場上總難免會有低潮的時刻:工作得不到成就感、覺得自己的努力好像都沒被看見、怎麼做都沒辦法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雪上加霜的是,負面回饋往往會讓人陷入習得無助的惡性循環——還沒開始新的工作項目,就預期自己一定會做不好、不知道該怎麼做,結果也真的搞砸了。

記得曾在管理學的書上看到一句話,「人都是在自我感覺強大的時候,表現最佳。」我非常認同這句話,但可惜,在資本主義社會高度異化的工作環境,恐怕大多數工作者都像是一部大機器上的小齒輪,無法對於工作成果擁有完整的ownership。在抵達目的的過程中,總有不得不的妥協與身不由己。

如果工作只是缺乏成就感,至少還能說服自己每天貢獻一段時間,換取養活自己的薪資;比這更糟糕的狀況是:不只沒有獲得肯定,還不斷地被否定。慣性貶低人的主管,無論是有心或無意,都會讓人痛苦不堪。

老派的心靈雞湯會說:「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但這其實是一句廢話——活在群體社會中,人無可避免地會透過丈量自己與他人的距離,確認自己當下所身在的位置。以社會尺度衡量人生的進度,是超前抑或落後?而當位置比你高的人貶抑你時,又該如何穩住自己的核心而不至於動搖?

面對職場上的價值失落,我自己採取過的短期解方有幾種,一是開「螢幕保護程式」,聽到PUA語言的時候,我會開始放空,讓神智漫遊,不要真的把話聽進心裡。此外,把自己當成機器,下班就切掉開關,把負面情緒留在辦公室,下班則讓自己有其他重心,例如唸書、寫作⋯⋯等,做一些會讓自己感覺進步、有價值的事情。

長期的解方,自然是離職,畢竟有毒環境待久了對身心有害,情緒創傷還會轉化成具體的生理症狀。不過,在走到離開這一步前,我會先問問自己,這一段職涯的目的是什麼?可能是有相對高的薪水可以存錢,可能是累積一段想要的經歷、獲得一個好看的職稱、學會一種先前沒有的技能、更接近自己想去的地方。盡量讓自己該拿的都拿到了,再毫不眷戀地離開。

總結一句,要抵抗職場PUA,最重要的其實是:真正的認識自己。他人對你的評價,無論好壞,都不代表你真正的價值。

就像我很喜歡韓劇《代理公司》,女主角最後一句台詞:「我的極限,為什麼要由別人來定義?」


raw-image

(最後放一張美美的李寶英為大家打氣)

avatar-img
Money Talks
9會員
53內容數
「三十多歲的單身女人,人生的困擾很多,多半與婚姻無關。除了憂國憂民之外,我們的困擾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體重、工作、錢——或者花錢。」分享關於賺錢、花錢,各種關於金錢世界的所思所想。(引言出自柯裕棻著,《青春無法歸類》) 聯繫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ney Talks 的其他內容
從媒體業轉職到現在的科技公司當公關,以前的同事問我,新工作感覺如何?我的回答是,「我轉生到異世界了,每個人都講外星語。」
人生經歷過的事,沒有一件事是白費時間。每一次的工作轉換,不管是不是最終的歸宿,都會讓你更了解自己。
今天是記者節,也是我離開媒體業滿2個月的日子。 離開一份你曾經有愛的工作,是什麼感覺?
感覺自己被架空、甚至被安靜資遣的時期,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說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就像說有了網路或PowerPoint公司就不必聘請員工一樣荒謬。
從媒體業轉職到現在的科技公司當公關,以前的同事問我,新工作感覺如何?我的回答是,「我轉生到異世界了,每個人都講外星語。」
人生經歷過的事,沒有一件事是白費時間。每一次的工作轉換,不管是不是最終的歸宿,都會讓你更了解自己。
今天是記者節,也是我離開媒體業滿2個月的日子。 離開一份你曾經有愛的工作,是什麼感覺?
感覺自己被架空、甚至被安靜資遣的時期,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說AI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就像說有了網路或PowerPoint公司就不必聘請員工一樣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