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訂閱服務的取消政策,你應該知道的事

上個月,串流媒體Disney+拋出了新用戶年費折扣,吸引不少民眾加入訂閱的行列。串流影音平台在疫情時代走向高峰,盤點一下自己每月的訂閱,Netflix、Prime Video、Apple One等等。每個月可能就得先繳一張小朋友給這些串流影音媒體。除了影音平台外,外送平台也開始搞起訂閱制,像是台灣人愛用的Uber One以及Panda Pro等。

  對業者來說,持續優化內容激起消費者的訂閱慾望看起來是個最理想的策略。但有在用訂閱制媒體的朋友應該有注意過一件事,就是通常這些訂閱服務的取消訂閱都藏在超隱密的地方。甚至還有不少網友上網爬文如何取消某某平台的訂閱服務,這樣的做法老實說有點卑鄙,利用難操作的介面來多賺幾次訂閱金給人的觀感真的頗差。但你知道有人過世後還被收訂閱金好幾個月嗎?

日本導演不知亡父的帳密而損失慘重

  日本紀錄片導演三上智惠過去曾發文表示,自己父親過世後由於不知道父親生前使用訂閱服務的帳號和密碼,所以無法取消訂閱。同時辦理信用卡停用也需要不少時間,導致被無端扣款了好幾個月。事件一出也掀起網友的熱烈討論,三上智惠當時也點名了幾個訂閱服務。例如微軟客服就表示沒有帳號密碼無法擅自解約或取消訂閱,只能請家屬盡快要求發卡公司停卡。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業者在訂閱服務的取消上似乎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照理來說這些訂閱服務都會採取實名制。家屬應該只要出具死亡證明書就能取消訂閱才是,尤其在這個大訂閱時代,取消訂閱應該做得更人性化。再者親人過世已經是個很悲傷沉重的時刻,家屬還得煩惱後續訂閱服務的終止真的是徒增困擾。

圖片取自Unsplash

幾個常見訂閱制的取消政策

  因為上述的案件,有不少業者也開始討論過世後訂閱服務的中止事項,以下就盤點幾個知名的訂閱服務以及相關條款:

  • Netflix:基本上可說是現階段最大也最知名的串流影音媒體Netflix,由於營運多年在條款上也比較齊全。若家屬能存取帳戶可直接取消會員資格,如果無法存取,可連絡Netflix客服並提供與Netflix訂閱帳號相關的Email和電話號碼,或是用於支付訂閱費用的付款資訊,即可取消訂閱。
  • Disney+:目前似乎未有相關條款,不過迪士尼在今年才因為一起新聞掀起軒然大波。一位醫師在迪士尼樂園度假吃飯後因食物過敏身亡,家屬對迪士尼提起訴訟,但迪士尼以家屬在2019年註冊Disney+時同意對迪士尼之訴訟應由仲裁解決為由,要求法院駁回訴訟。這個案件非常鬼扯,之後也會繼續追縱後續結果。
  • Apple ID:Apple自iOS 15.2開始,提供了遺產聯絡人的功能。每位使用者能為Apple ID加入遺產連絡人,當然遺產連絡人必須是自己能信任的親友。只要有遺產連絡人資格,該聯絡人即可在使用者過世後,透過死亡證明以及專屬申領密鑰前往「數位遺產-要求存取權限頁面」上提出存取要求。
  • Microsoft:因應三上智惠父親的事件,微軟的Microsoft 365的帳戶管理中即有記載到,當某人過世或失去行為能力時。該帳戶會在兩年無活動後自動關閉,如果家屬有帳戶存取權,可以自行手動關閉帳戶。關閉後有60天反悔期可以重新開啟,如果60天內沒有重新啟動該帳戶將永久刪除。如果沒有帳戶存取權,還是得透過逝者的銀行帳戶或信用卡,來撤銷授權銀行來停止繼續訂閱。基本上處置流程和三上導演事件沒有太大差異。

後記

  看到這裡,只能說提早訂定遺囑或許有其必要性,至少可以生前先把自己的訂閱帳戶之帳號密碼寫下來放在抽屜中。讓家人未來在辦理後事省下許多麻煩,畢竟在這個訂閱與數位資訊蓬勃發展的世代,所有的重要資料都保存在一組信箱和密碼之後。我們無法掌握無常何時會來,但我們至少能保證家人不必在事情發生後還得為了這些訂閱帳號的取消而操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晶品人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