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碧藍歷史】從未有實質戰績的無畏艦 - 波爾塔瓦號戰艦

波爾塔瓦號戰艦

波爾塔瓦號戰艦


「波爾塔瓦」號戰艦(俄語:Полтава)是俄羅斯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建造的甘古特級戰艦第二艘。甘古特級是俄羅斯第一型無畏艦。艦名來源於1709年在俄國戰勝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波塔瓦戰役。本艦於1914年至1915年冬季完工,但直到1915年夏才投入使用。


服役初期,「波爾塔瓦」號職責是保衛芬蘭灣入口處免受德軍的入侵,但由於德國人從未試圖入侵,所以本艦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和為布雷行動提供掩護。1918年,由於缺乏訓練有素的艦員,本艦被擱置。次年,「波爾塔瓦」號又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火災。 1926年,「波爾塔瓦」號被更名為「伏龍芝」號。在接下來的多年裡,曾提出過很多建議以不同的方式重建或現代化該艦,但均未付諸實施。同一時期,「伏龍芝」號成為了姊妹船的備件來源,並被用作宿舍船。最終本艦於1940年被從海軍名單中被除名,並開始以非常緩慢的進度拆解報廢。1941年底,為防止被德國人鑿沉在一些不太方便的地點,蘇聯方面將本艦故意擱淺。1944年本艦被打撈起,並於1949年開始全面拆解。

甘古特級戰艦的方案視圖


設計和描述

波爾塔瓦」號水線長180公尺(590英尺),全長181.2公尺(594英尺),舷寬26.9公尺(88英尺),吃水深度8.99公尺(29.5英尺),比設計多了49公分(1.61英尺)。滿載時排水量為24,800公噸(24,400長噸;27,300短噸),比設計排水量23,288公噸(22,920長噸;25,671短噸)多了1,500公噸(1,500長噸;1,700短噸)。 「波爾塔瓦」號動力系統由法俄工廠建造,由10台帕森斯式蒸汽渦輪機驅動4具螺旋槳。機艙位於三號和四號砲塔之間的三個橫向艙室內。外側艙室各有一台高壓正轉和反轉汽輪機,驅動著每側螺旋槳軸。中央機艙有兩台低壓正轉和反轉汽輪機,以及兩台驅動兩個中心軸的巡航汽輪機。這些引擎的設計總功率為42,000匹軸馬力(31,319千瓦特),但在1915年11月21日「波爾塔瓦」號的全速試驗中,這些引擎測到了52,000匹軸馬力(38,776千瓦特)的功率輸出,最高時速達到24.1節(44.6公里每小時;27.7英里每小時)。25台亞羅式鍋爐以設計工作壓力為17.5標準大氣壓(1,770千帕斯卡;257磅力每平方英寸)向引擎提供蒸汽。每台鍋爐都裝有桑尼克羅夫特噴油器,用於燃油與燃煤的混合燃燒。這些鍋爐被分為兩組,前組包括二號砲塔前面的兩個鍋爐房,最前部的第一鍋爐房內有三座鍋爐,而第二鍋爐房內有六座。後組位於二號和三號砲塔之間,包括兩個艙室,每個艙室有八座鍋爐。滿載時,艦上可攜帶1,847.5長噸(1,877.1公噸)煤和700長噸(710公噸)燃油,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下的航程達3,500海里(6,500公里)。


1912年海軍部造船廠對「波爾塔瓦」號進行舾裝


甘古特級戰艦主砲裝備包括12門52倍徑奧布霍夫斯基12英寸(305公釐)1907年式砲,安裝在艦體中軸線上分布的四座三聯裝砲塔內。俄羅斯人認為,背負式砲塔沒有任何優勢,從而忽視了軸向射擊的價值,並認為上層火砲塔在位於下層火砲塔上方時會因砲口火焰問題而無法開火。他們還相信,分散布置砲塔及其相關彈藥庫,可以提高艦船的生存能力。16門50倍徑4.7英寸(119公釐)1905年式砲被安裝在砲艦上作為用於抵禦魚雷艇的副砲。「波爾塔瓦」號僅安裝了1門30倍徑3英寸(76公釐)高射砲,安裝在後甲板上用於防空。其他防空砲可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假裝的,但缺乏進一步記載。布茲邦(Budzbon)稱在戰爭期間,末端砲塔的頂部增加了4門75公釐(3.0英寸)砲。此外還裝備有4具17.7英寸(450公釐)的水下魚雷發射管,每管裝載三枚魚雷。


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羅斯島伏羅希洛夫砲台博物館的「波爾塔瓦」號砲塔


艦歷

波爾塔瓦號

波爾塔瓦」號由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建造,龍骨於1909年6月16日開始鋪設,1911年7月23日下水。1914年10月底,「波爾塔瓦」號與姊妹艦「甘古特」號發生碰撞,導致前者錨被卡住,艦體受損,試航也被迫推遲至1914年11月底。1914年12月30日,「波爾塔瓦」號入役後駛抵赫爾辛基並被分配至波羅的海艦隊第一戰艦大隊。然而,由於冬季冰層厚,艦砲和魚雷試驗不得不推遲到1915年中期。本艦也是同艦級中唯一進行過全功率速度試驗的艦隻,試驗於1915年11月進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波爾塔瓦」號的主要任務是阻止德國人闖入芬蘭灣,而德軍從未嘗試過的入侵該地。「波爾塔瓦」號於1916年6月擱淺,但損傷並不嚴重。其艦員參加了1917年的二月革命,1918年3月12日至17日,儘管芬蘭灣冬季結冰,但「波爾塔瓦」號還是和其他大部分波羅的海艦隊艦隻撤離了赫爾辛基。由於艦員短缺,該艦於1918年10月被送往彼得格勒進行長期維護。 1919年11月24日,「波爾塔瓦」號的前鍋爐艙發生火災,燒毀了大部分內部結構。從此以後,本艦就被用作姊妹艦的備件來源。1924年,本艦曾與博羅季諾級戰鬥巡洋艦「伊茲梅爾」號一同被計劃改裝為在黑海服役的航空母艦。但考慮到俄國內戰結束後不久的蘇聯經濟狀況,這一計劃被證明過於雄心勃勃且成本高昂。而更為實際的目標則是將其恢復到原有的配置。為此,波羅的海造船廠實際上在1925年開始了工作,但到1926年2月15日時已經耗盡了分配的資金,而當時工程估計已完成了46.5%。



伏龍芝號

1926年1月7日,「波爾塔瓦」號被更名為「伏龍芝」號(Фрунзе),以紀念剛去世的布爾什維克軍事領袖米哈伊爾·伏龍芝。隨後的計劃重點是將其重建為與其姊妹艦相同的現代化艦艇或戰鬥巡洋艦,並拆除一座砲塔以減輕重量。但最終所有工程都在1935年1月23日停止後被放棄。1934年,艦上的兩座砲塔被送去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以加強俄羅斯島的防禦工事。克里門特·伏羅希洛夫批准了最後一個改造計劃,將「伏龍芝」號改造成一座浮動砲台。但波羅的海工廠沒有多餘的產能,因此這個項目於1939年7月9日被取消。在此期間,該艦曾被用作宿舍船,並被逐步拆解,直1940年12月1日才被正式廢棄。德國入侵蘇聯後,為防止被德軍鑿沉,「伏龍芝」號被拖至喀琅施塔得,並於1941年7月下旬在列寧格勒運河附近擱淺。在列寧格勒圍城戰期間,該艦的艦體被用作小型船隻的基地。最終「伏龍芝」號於1944年5月31日被打撈上來並拖至列寧格勒,於1949年開始全面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伏龍芝」號的兩座砲塔連同火砲一起被用來重建塞凡堡的第30號海岸防禦砲台(Maksim Gor'kii I)。這些火砲一直在蘇聯海軍中服役至1997年。由於另外兩座砲塔仍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該艦在俄羅斯有時會被開玩笑地稱為「世界上最長壽的戰艦」。


碧藍航線 波爾塔瓦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