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和大家聊過近期的熱門陸劇《永夜星河》,剛好最近大結局播出了,趕快趁記憶猶新的時候來寫篇完整的觀後感!
其實我對《永夜星河》的評價滿五味雜陳的 XD,它的前半段很好看,從ㄎㄧㄤ到爆炸的設定、人妖相鬥背後的立意、造型場景拍攝的用心……各方面都稱得上完美無缺。
但從聖京篇開始,劇本就越來越無聊,尤其第 20 到 25 集幾乎只剩 CP 線吊著,看得我差點棄坑。不過最後幾集又有稍稍扳回一城,尤其結局更是結得出乎我意料的精采!不管這算 BE 還是 HE,我真的很久沒在偶像劇裡,看到這麼特殊的結局了!
那在進入討論前還是提醒大家,這篇文章會有大量關於結局的劇透,不想被暴雷的務必迴避喔!還有,這部作品的原著小說《黑蓮花攻略手冊》我並沒有讀過,所以這篇文章只會針對劇版討論,不會對改編作出任何評價。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搞笑亮眼的開頭
▸ 穿書
《永夜星河》是「穿書題材」的作品,本作主角凌妙妙看完小說《捉妖》後,靈魂穿越到書中的惡毒女配林虞身上。在這個人妖共存的世界裡,她不只需要完成系統任務活到最後,還得攻略又病嬌又難搞的男二慕聲,才能回到現實世界。
這個有趣的設定,正是《永夜星河》的第一個看點!因為妙妙是從與我們相仿的世界穿越到書裡,因此劇中會有一堆打破第四面牆的吐槽。像她會吐槽林虞的綠茶設定、慕瑤吃什麼都過敏的體質、柳拂衣像中央空調的行徑……
這些吐槽搭配虞書欣自帶的喜感,讓這部劇的開頭變得非常好笑!即便有些橋段有點拖,笑著笑著也就過去了。
▸ 黑蓮花攻略手冊
再來,《永夜星河》第二個看點就是「攻略黑蓮花」這件事。必須說,我對這部劇的好評,大概有一半奠基在慕聲這個角色上 XD。
主角五人中,我認為慕聲的層次、脈絡和完成度都是最高的。他的「黑蓮花」屬性本身就非常有張力,加上丁禹兮卓越的演技加持,慕聲絕對稱得上我今年最喜歡的男性角色!

(微博|永夜星河官微)
慕聲是《捉妖》女主慕瑤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他是人妖相戀所生的半妖,卻在遭母親拋下後,被世代捉妖的慕家收養。因為這個身分,他幼時活得相當辛苦,慕家的人總當他是野孩子,動輒打罵;而見過他真實妖身的人,全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
之所以慕聲會成為一朵既病嬌又姊控的黑蓮花,是因為慕瑤是這麼多年來,唯一給過他溫暖的人。他怨恨拋下他的父母,怨恨那些欺負他的人,怨恨這個虛偽的世界,更怨恨像怪物一樣活著的自己。
在他晦暗的生命中,只有阿姐願意陪伴他、照顧他,他才會不惜代價地為她付出。
而這也是他後來會被妙妙吸引的原因。作為穿書者,妙妙不像其他人總會先入為主認為妖很可怕,反倒能設身處地同理遭受迫害的妖物,認為妖和人都是平等的。

在妙妙眼裡,喜惡本就不該從身分判斷,而該取決於行為。妖怪與世無爭,那就不該被隨便傷害;人類為非作歹,那也必須被嚴加懲治。
她之所以喜歡浮舟筆下的世界,正是因為她喜歡看見每個人可愛、真實的一面。她不希望角色只是個簡單的標籤,能有真正的人性存在。就像書中設定的「綠茶女配」端陽帝姬表明自己對柳拂衣的情感後,她便會認為她也是個很好的人一樣。
同理,當慕聲摘掉髮帶、現出妖身時,妙妙看到的也從不是他的可怕,而是他能保護大家的強大。

雖然「攻略黑蓮花」聽起來,好像是要妙妙刻意去討好慕聲、提升他的好感度,但事實上,慕聲被打動的從不是那些偽裝出來的善意,而是她打從心底接納他的溫柔。
對慕聲來說,自己身上流著的妖血,幾乎註定他會被所有人恐懼,就連他最重視的阿姐也不例外。可是妙妙不只接納了他被稱作「怪獸」的那一面,更擁抱了他的所有脆弱和害怕。


她能看見慕聲彆扭之下的關懷,明白他顯露妖身後的自卑,體諒他怕被阿姐知道的難處,所以會笑笑接受他做的每個禮物,會輕輕抱住他給他安慰,也會幫他清洗沾滿血跡的衣服,小心斟酌用詞怕刺痛他。
或許表面上看起來,妙妙老是在和慕聲鬥嘴、吵架,但她其實一直在默默關照他的情緒。在他一心只想為了阿姐活著的時候,給了他連自己都不願付出的溫柔。
之所以慕聲能從憤世嫉俗的黑蓮花,慢慢變回一個會開懷大笑、會真心信任夥伴的少年,我想正是因為妙妙帶他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充滿傷痛的過往,塑造出了他的偏執和戾氣,讓他早已忘了該如何愛自己、愛別人,而當妙妙鬆開那些枷鎖,還給他愛與被愛的勇氣後,他便能像個普通人一樣,盡情感知世界、享受生活。
▌破碎拖沓的敘事
▸ 人妖之鬥
《永夜星河》的主線大致可分為兩條,一是剛剛說到以妙妙為主,穿進書裡、攻略黑蓮花的外部故事線;二則是以慕聲為主,剖析《捉妖》世界人妖矛盾的內部故事線。
針對後面這條故事線,單論劇情設定,我認為是很有意思的!
像一開始出場的鏡妖,她會蟄伏在新娘鏡中殺害新郎。這是因為她的主人被愛人拋棄、失去了一切,才會刻意在新婚夜蠱惑新郎,只要發現他心智不堅,便立刻殺了他。

再來,迷途谷裡的一對水妖,原先活在杳無人煙的麒麟山,從未作過惡,卻被人類破壞了家園,追殺到窮途末路,此生只能隔在結界兩端、無法相見。

最後,被眾人視為 BOSS 的妖王怨女,其實原本是溫柔的愛神魅女。她被迫與愛人分離,甚至不得不讓兒子忘了自己,可即便如此與世無爭,她還是因為捉妖師的貪慾被挖走了心,成為毀天滅地的妖王。

綜觀以上設定,會發現劇組對人妖衝突的故事很有野心。他們會為每個妖怪留下灰色地帶,可能有些妖性格純善,卻被人類捉來當寵物賞玩;也有些妖雖然為非作歹,卻是被逼到末路的無奈之舉。
我覺得這些多彩多姿的故事若發揮得好,作品一定會更有深度,可惜劇情實在寫得太亂了,塞了太多無關的東西進來,導致重點被模糊掉。
▸ 人物刻劃
不只妖,這部劇對人的刻劃也滿可惜的!尤其是《捉妖》的主角慕瑤和柳拂衣。
作為《捉妖》的女主角,慕瑤的設定其實有滿多亮點存在,像她是唯一在迷途谷看破心魔的人,還有破子午攝生陣時,所有人都因為力量不濟先後倒下,唯有慕瑤自始至終都站著破陣。


就連看過故事的妙妙也說,慕瑤是這故事裡唯一討喜的主角。她清冷自持、沉著果斷,既有溫和親切的一面,更有毫不畏懼的勇氣和擔當,小小年紀便撐起了慕家家主的位置。
不過從柳拂衣的話裡我們可以知道,這樣堅強的她,背後也有脆弱的一面。

慕瑤的脆弱
作為慕家家主,慕瑤從小就擔著匡扶慕家的責任,所以在任何人面前,她都必須沉穩、冷靜,才不會被人看輕。
唯有面對神智不清的陌生人,她才能暫時放下武裝,將無助、悲傷和恐懼坦然說出口。
我相信這樣的反差感要是能被塑造好,慕瑤一角絕對會亮眼非常多,可惜劇中除了柳拂衣的回憶以外,就沒什麼著墨了。我們始終只能看見冷靜溫柔的慕姐姐,沒能看到柳拂衣口中的慕家大小姐在哪裡。
至於柳拂衣身上的問題,倒不是劇本不給力,而是演員沒把他的深度演出來。
設定上,柳拂衣是名揚天下的捉妖師,受到百姓的敬重愛戴。然而他小時候,曾經不小心讓幻妖殺了養育他長大的一眾村民,這股龐大的愧疚感,釀成了他多年難以走出的心魔。
正因如此,當柳拂衣多年後回村,很快就陷入了幻妖佈下的陷阱,還在她的操控下,對深愛的慕瑤兵刃相向。

這個故事聽起來,也有滿大的張力對吧?可是我看劇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不管是他身上的兩面性、被控制後的反差、復活前後的心態落差……這些層次演員通通沒演出來。
除此之外,我覺得被劇組拿來當宣傳重點的「竹林四俠」其實也刻劃得不是很好。感覺劇中太缺乏大家一起破關打怪、累積革命情感的過程了,導致他們的團魂沒什麼說服力。
我最有印象的是第 9 集,妙妙看著星星說,自己原本很想回到現實世界,卻因為捨不得慕姐姐、柳大哥和慕聲,才漸漸對這個世界有了認同感,相信它真實存在。
這個片段包括演員、台詞、畫面都設計得很棒,但我真的不曉得妙妙的認同感是從哪裡來的。明明之前也沒什麼累積羈絆的過程,她突然愛上這個世界的理由,就有點說不過去。

▸ 劇情比重
一開始有說到,《永夜星河》的劇本問題在聖京篇後就越來越明顯,這是由於中後期的劇情比重開始嚴重失衡,總是該重的沒重、該輕的沒輕。
就拿妙妙戴鐲子那段劇情舉例好了,相信這是大家看得最煩躁的地方了 XD。
說實話,這段劇情的邏輯本身沒什麼問題。它迫使慕聲透過妙妙的離開,改正不好好說話的缺點;妙妙藉由鐲子的得失,明白真正喜歡的人是誰,都有起到讓角色成長的作用。
問題是,妙妙摘鐲子前後的篇幅實在差太多了。花了三集寫妙妙被控制的模樣,結果一下子就把解開誤會的劇情帶過,連慕聲最後有沒有表白、竹林四俠知不知道妙妙被控制?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好的收尾,潦草到不能再潦草。

而且這只是其中之一,《永夜星河》中後期還有一堆劇情都是這樣,浪費時間描述無關緊要的情報,隨便了結該認真刻劃的地方。包括趙若失是如何得知慕聲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慕瑤在慕聲身分曝光後,有沒有經過天人交戰?……
這些橋段應該都能再拍得深入一點,把竹林四俠的輪廓烘托得更有聲有色才對。
▌令人驚嘆的收尾
▸ 兩個世界的救贖
大致聊完總體劇情,最後,就要來說說結局了!再次提醒,接下來的內容會充滿劇透,不想被雷的觀眾務必迴避喔!

最前面有說到,《永夜星河》是「穿書」題材的作品,那想問問大家,這樣的題材該如何收尾才好呢?
其實穿越作品的結局,往往都會偏向 BE,畢竟穿越者隸屬的世界和故事發生的世界是不同的,不管留在哪裡,都一定會有遺憾發生。
如果真要導向闔家歡樂的好結局,通常不是讓穿越者留下(比如動畫《犬夜叉》),就是讓其他角色也穿越到穿越者的世界(比如台劇《1989 一念間》)。而《永夜星河》選了偏向後者的方式,還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改編。

擁有少數現代記憶的子期
妙妙崇拜的作者浮舟,其實曾經是妙妙的同班同學。
浮舟從小患有煙霧病,不能亂跑亂動,只要情緒起伏過大,就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他的人生處處充滿限制,連父母也總把他當成燙手山芋、踢來踢去。
這樣的成長環境,使他和慕聲一樣,總對父母、世界、自己充滿怨恨,所以才會在處女作《捉妖》中,塑造了一個人妖互殘、親人反目、愛人相殺,最終天崩地裂的世界。
原版《捉妖》就如同妙妙一開始給的評價,角色扁平、故事狗血,結局還硬要 BE,因為這世界原本就是浮舟在永夜中創造出來的。他用一個個單薄的角色、一場場狗血的悲劇,抒發了他對現實生活的怨憤和不滿。
但這麼一個扁平的故事,卻在妙妙穿書後,有了不同的光采。
當妙妙加入隊伍,慕瑤便不再是被親友背叛的悲劇女主,而是有了一群出生入死的好夥伴;柳拂衣不再是游移不定的中央空調,堅定地站在了慕瑤身邊;妖和人不再只是互相仇視,也會互依互助,甚至相愛生子。
是妙妙為這無邊的永夜,灑落了一片星河,使夜裡的每顆星星,皆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輝。

當浮舟設定的滅天之劫來臨,妙妙希望所有人一起站出來,保護這個屬於大家的世界。
因此到了最後,那些從前相互厭棄、仇殺的人與妖,都站在了同一陣線,用盡方法向創造他們的人許願,希望讓這個世界繼續存在下去。
故事最後,浮舟將《捉妖》改寫成了《永夜星河》(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故事)。在《永夜星河》裡,妙妙為這世界賦予的一切都被成功保留了下來──飽滿的角色、多彩的一切,還有她從 -250% 到 100% 攻略黑蓮花的故事。
即便劇末沒有明說,但我相信《捉妖》世界在那之後,並沒有毀滅。
故事裡的大家,攜手改寫了滅天之劫,一起度過永夜、迎來天明。或許在劫後餘生之際,他們會漸漸放下對立,不再有誰會因著身份被排擠,也不再有摯愛之人被迫分離,大家都能平安幸福地活著。
相信這才是妙妙最喜歡的作家會創造出的世界吧!
▸ HE 還是 BE?
慕聲也是穿越者這點,應該很多觀眾早就發現了,這也是我一開始挺擔心的地方,因為我不是很喜歡前世今生的設定,不管是慕聲穿到現代變成浮舟,還是浮舟穿進書裡成為子期,我覺得把兩個角色混為一談是很不公平的。
不過《永夜星河》的描寫我卻覺得還可以!
浮舟最後說了,謝謝妙妙救了他兩次。第一次是在學校裡,浮舟因為妙妙而有了盼望,開始寫起小說;第二次則是在書裡,子期因為妙妙而找回了愛自己、愛別人的能力。
在我看來,這兩次拯救是兩段不同的故事。凌妙妙救了浮舟,所以浮舟開始寫起小說,希望她能看見他的真心;而林妙妙救了慕子期,所以子期有了勇氣找回自己的身分,拯救他所愛的每個人。
浮舟在《捉妖》裡,雖然是以慕聲的身分活著,但那時的他並沒有浮舟的記憶,半妖的身分、黑蓮花的性格、對世界的不屑一顧……這都是慕聲擁有的一切。
而當浮舟回到現實,他將這段經歷寫進《永夜星河》,以這本書乘載心意,寫給他暗戀多年的女孩。這也完全是浮舟自己的故事,而非慕聲穿到現代後做出的決定。
我覺得這就像演員演了一部戲,他以不同身分在不同世界活出了另一段故事,即便演員和角色之間多少有相似之處,說到底還是不同的人。我們不會因為演員戲外的模樣,而覺得他演的角色是假的;也不會因為兩個角色在劇裡談了戀愛,而認為兩位演員戲外也是這個模樣。
也就是說,我不認為浮舟就是子期,也不覺得浮舟回到現實後,慕聲就會消失。在我心中,妙妙和子期依然會在那本《永夜星河》裡快樂地活著,而帶著兩人記憶的凌妙妙和浮舟是否會有新故事發生,就是另一件事了。

我理解大家不喜歡這結局的原因,畢竟我們喜歡的是書裡的慕聲,不是書外的浮舟。不過我還是認為妙妙回到現實與浮舟相遇,不代表慕聲和《捉妖》世界就消失了,如同我現在也不覺得慕姐姐、柳大哥和翠翠都不在了一樣。
總之,我非常喜歡《永夜星河》的結局!不管是《捉妖》裡,妙妙和子期穿越時空、改寫結局;透過原《捉妖》世界的缺點,連結到浮舟的過往;浮舟在經歷慕聲的故事後,將《捉妖》改寫為《永夜星河》……
這些劇情脈絡紮實、環環相扣,沒有陸劇一貫的收尾潦草問題,反倒有著整部作品最嚴謹的脈絡,我想這是很不容易的。
▌總結
在結局播出之前,我對《永夜星河》的評價大概落在一個「好看但可惜」的區間,就跟之前聊過的《度華年》和《長樂曲》差不多。而在結局播出後,這部作品確實給了我耳目一新的體驗。
我覺得它真的把「穿書」設定利用得很好!開頭利用妙妙書外人的身分,埋了一堆打破第四面牆的笑點;中期鋪陳妙妙憑藉一己之力,為晦暗的世界注入色彩;結局又用這個妙妙點亮的世界,反過來改寫浮舟創造的結局。無論劇情寫得好不好,至少是很有新意的。
而它可惜的地方,除了前面提過的劇情比重以外,還有一點就對主角妙妙的刻劃。
跟其他人相比,我覺得妙妙一角稍微扁平了些,她的性格溫暖、明亮,喜歡多彩飽滿的世界,堅持爭取圓滿的結局。但這些設定劇中都沒怎麼著墨,包括父親的死對她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也看不太出來。
我知道太倉郡有她和林虞父親的對手戲,可是除此之外,應該還能再加些細節進來才對。比如可以在同樣經歷親人逝世的慕家姊弟面前,用自身經歷協助他們走出心魔,或揭露她是因為爸爸死了,才希望大家能團結一心、好好活下去之類的。
還有,結局妙妙把穿越後的事全忘了這點,我也覺得不太好。劇中明明一直強調「摯愛之人無法被輕易遺忘」,結果妙妙一回現實,就忘了她和竹林四俠經歷的所有事,連在《永夜星河》發表會上也沒有想起來,這就好像之前的羈絆從沒發生過。

(微博|永夜星河官微)
不過必須說,《永夜星河》仍是部值得一看的陸劇!尤其在沒什麼亮眼作品問世的今年,兩位主演確實替這部作品增色不少,特別是小丁演的慕聲,既有少年意氣又有病嬌狠勁,笑起來眼神充滿光彩、狠毒的時候又超級帶感,而且各種高張力場面也都 hold 得很精彩,這對今年一直被爛演技荼毒的我來說,是真的看得超過癮啊 XD!
我原本還擔心我剛看完《長樂曲》,會不會被他上個角色影響而串戲,結果看到現在,我已經差不多忘記沈渡長什麼樣子了(對不起大閣領)。
至於虞書欣,可能有人很不習慣她的表演方式,不過就像我之前說的,凌妙妙其實已經是沒什麼違和感的一個了。前期很多ㄎㄧㄤㄎㄧㄤ的場面要是換了其他人演,說不定會直接變成五官亂飛的災難,而她確實把尺度把控在討喜的範疇裡,至少不會太令我出戲。
只是虞書欣的演技也確實還有進步空間。尤其中後期少了喜感加持後,她的表演偶爾會給我一種割裂感,可能有些地方很幼稚、很可愛,有些地方又變得很成熟、很冷靜,反差過大,使得角色形象偶爾會兜不起來,算是小小可惜的地方。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