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看各家預告時,《度華年》就是我滿期待的一部陸劇!它是由墨書白的小說《長公主》改編而成,講述出身世家的公主李蓉和寒門學子裴文宣成婚後,在算計之中遇害身亡、又雙雙重生的故事。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想必就是「雙重生」的設定了!前一世,李蓉和裴文宣分開了十七年,連死前都在互相猜忌;不料兩人死後,卻一同回到二十年前,在這個什麼事都還沒發生的世界裡,他們便想盡力防範未來的種種悲劇。
我覺得《度華年》是一部故事有趣、CP 火花很強,卻被呈現得有些可惜的作品。我很喜歡它的角色塑造和美學呈現,但大多數演員完全撐不起來,看的過程常會一下入戲很深,一下瘋狂出戲 XD,有點可惜了這部作品的層次。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共度華年
老樣子,我們先從主角 CP 說起好了,其實《度華年》一開始會吸引我,就是因為我太喜歡相愛相殺的怨偶 CP 了(笑)。
曾經的李蓉和裴文宣,是對十分恩愛的夫妻,即便身份相差懸殊,婚後依然和樂融融。然而兩人後來卻發生一些誤會,因而離心、分居,在朝堂上對峙了十餘年。
這段恩怨糾葛使他們在重生之後,每每見到彼此就會吵起架來,從前世的積怨到這世的選擇,從日常瑣事到國家大事,雞毛蒜皮的事都能拿出來大吵一番。
▸ 李蓉

(微博|度華年官微)
李蓉是夏朝嫡公主,她和同胞弟弟李川皆由皇后上官玥所生,不過皇后背後的上官家族,正是當朝勢力最大的世家,總在朝堂之上掣肘皇帝,因而屢遭猜忌。
成長於如履薄冰的深宮,李蓉自幼就被母親教導「權勢是最重要的東西」,一個人有權有勢,才能在宮裡站穩腳跟,所以她無論前世今生,都在追求拿到該有的權力,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前一世的李蓉,選擇站在母親的立場,認為世家可保朝堂穩定,扶持李川登基,但這卻讓李川的性情大變,不只窮兵黷武地北伐,還開始殘忍地肅清世家,最終導致朝堂動亂、親人反目、流血千里……

李蓉重生後,其中一個心願就是能保護好李川。前一世,她已經見過李川登基後的各種慘況,明明他曾是那麼善良的少年,卻一步步在家族脅迫下喪失本心。因此這次重來,她便不再選擇支持世家,而希望打造一個真正自由、沒有誰會被誰犧牲的世界。
從這就能看出,李蓉看似冷血、無情、自私,可她追求權力的初衷,正是為了保護她在乎的每個人。
前一世的她,可以為了維護無辜的蘇家,頂撞皇帝、承受杖責;這一世,她也會為了報復刺殺裴文宣的人,以命為餌,設下埋伏。她話裡的千般算計,藏著對身邊人的珍重之情;腦中的百般籌謀,更藏著對和平世局的渴望。
「妳嘴上說著在乎權力,但妳始終把李川當作自己的弟弟、把上官雅當作朋友,甚至對蘇容卿也報之以信任。」
「在那深宮裡,殿下始終用自己的方式,踐行著自己的君子之道。」
剛剛說過,李蓉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她捨棄情感、顧全大局,她本就不擅長毫無保留地付出,更何況她給過真心的裴文宣、李川、上官雅和蘇容卿,最後都背叛了她。一個人再怎麼堅強,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又如何還能毫無疑慮地相信別人呢?

▸ 裴文宣

(微博|度華年官微)
比起李蓉,裴文宣的成長線走在比較前面。前一世的他不負朝廷、不負百姓,唯獨負了曾經真心愛過他的李蓉,所以這次重生,他便想盡力彌補這段遺憾。
上官雅曾經說過,李蓉雖然強勢,可其實在感情上,強勢的是裴文宣。因為李蓉性格內斂、不常表露情感,加上前一世的她只和他相愛了三年,這導致裴文宣在感情裡的不安全感非常強,很容易因為她的一舉一動患得患失,雨中告白、蝴蝶峽、花船擄人都是這個道理。
很多觀眾笑說,李蓉和裴文宣好像拿到了相反的劇本。的確,裴文宣跟其他男主角很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很感性,心思很細膩,總能看見別人隱藏起來的真心,所以他能看清李川性格大變的原因、上官雅最真實的性情,也能理解李蓉重生後,希望保護大家的心願。
裴文宣的感性,讓他能夠看見李蓉野心之下,期望朝堂安定、社會公平的渴望。因為理解,所以支持,這也是他的愛跟蘇容卿最不同的地方。

我覺得劇版《度華年》一個比較可惜的點,就是少了些裴文宣拔擢寒門的劇情。包括他替李蓉回答謝蘭清的疑惑時,也沒有提到原著中「縱使是寒門,亦不是錯」這句話,加上納賢橋段又被拿掉後,裴文宣身為寒門、決心與世家對抗的堅持也被削弱了,好像這角色的重點只在他對李蓉的感情上。

裴文宣對李蓉的喜歡,本就有一部分是基於他出身寒門的自卑。在他因出身被人看不起的時候,是李蓉給了他獨一無二的肯定;在大家認為他攀龍附鳳的時候,也是李蓉給了他平等真心的尊重。
這段感情裡,不是只有裴文宣在毫無保留地對李蓉好,起初的他也曾經迷茫過,那時是李蓉的愛治癒了他,他才不再自卑於寒門的身分。

其實《度華年》的劇情主軸,便是世家和寒門的拮抗,李蓉和裴文宣、裴文宣和蘇容卿、皇后和柔妃、李明和李川、李川和李誠……幾乎所有衝突都離不開這個設定。但劇版削弱寒門劇情後,就不免導致焦點過度趨於世家,寒門好像只是用來制衡世家的工具,少了更多影響力。
▌繁華之下
前言時有提到,我覺得《度華年》是一部很可惜的作品。從上面的內容應該可以看出來,我非常喜歡李蓉和裴文宣的故事,即便很多人認為權謀兒戲,至少角色塑造依然有看點,包括出身的衝突、兩世的改變、鬥嘴的日常和 CP 火花等,是真的拍得很不錯。
況且「重生」這設定,本就會賦予角色更多層次感,因為每個人的前世都很慘烈,重生之後,他們的命途會發生哪些改變,便是最大的看點。不過可惜的是,劇中大部分演員都演不出這種層次。
先撇除有加戲問題的蘇容卿不談,李川、上官雅、秦真真、陛下、柔妃,這些次要演員不只氣質都不太貼合角色,連演技也非常流於表面,完全撐不起角色的深度。
我不是說兩位主演就沒問題,說實話,張凌赫和趙今麥演 40 歲的裴文宣和 38 歲的李蓉也很吃力,幾乎沒有中年人應有的閱歷感。但至少他們其他表演還是到位的,眼神跟情緒都給得很好,只要撇除滄桑感不夠的問題,依然可圈可點。
還有爭議頗多的蘇容卿,最大敗筆也在演技上。
說實話,我覺得單就劇情來說,劇版改編的蘇容卿還不算失敗,至少對我這種追劇前沒讀過小說的觀眾來說,它的劇情邏輯還能說服得了我。但演員的演技差到我根本沒辦法入戲!尤其劇版還幫他外加了很多戲份,更是把他演技的問題暴露得一覽無遺。
一直以來,我都不覺得配角加戲是缺點,像《長歌行》、《蒼蘭訣》、《雲之羽》的副 CP 我都滿喜歡的,可他們之所以討喜,是因為演員有先把角色演好,而不是只靠加戲硬刷存在感。
我相信演員的演技若再細膩一點,蘇容卿這個角色絕對會亮眼非常多,起碼只要有把他家破人亡的悲劇性演出來,評價也不至於差成這樣,只可惜演員完全撐不起這股魅力,白白浪費了這麼多戲份。
▌總結
一部劇之所以可惜,絕對不是它爛得徹徹底底,而是它明明可以很精彩,卻被呈現得七零八落。
其實這部劇幾個演技全程在線的橋段(如謝蘭清一案、裴家祠堂爭鬥)我都看得很投入,不怎麼出戲過,這便證明《度華年》的劇情若好好演、好好拍,還是很有吸引力,無奈最後出來的結果實在不如人意。

偷偷說我真的超愛童業 XD
目前《度華年》還剩十集左右,沒猜錯這十集應該還有許多高潮迭起的橋段,包括前一世的悲劇起源、這一世的鬥爭結果都會水落石出。
雖然我有點擔心它像《為有暗香來》一樣,搞個大夢一場的爛結局 XD,不過不管怎麼說,我還是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的!特別是上官雅和秦真真前世今生的轉變,真的很勵志,李川和李明的矛盾關係也很有看點,誠摯希望這些演員能把最後幾場戲演好,用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打臉我的評價吧(笑)。
更多【聊陸劇】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