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共有難解決?法院土地分割程序與費用一覽

繼承土地共有難解決?法院土地分割程序與費用一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前言

張先生名下有一筆家族遺產,是一塊位於市郊的土地,這塊地原本是祖父留給下一代的寶貴資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塊土地已經成為許多共有人共同擁有的財產。起初,大家對於這筆共同財產的處理意見不一,有人主張保留作為家族資產,有人希望出售分紅,還有人提議開發利用。幾經討論未果,家族內部的意見分歧日漸明顯,關係也漸漸變得緊張。因此與其讓土地長期閒置並成為家族爭執的根源,張先生心想不如乾脆採取分割土地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產權,各自處理、規劃。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避免日後的爭執,也能讓家族成員在產權上劃分清楚,減少不必要的矛盾。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將帶您深入了解法院土地分割的相關規費與分割方式,協助您掌握流程細節,為類似的繼承問題提供實務指引。

二、法院分割之相關規費

1.戶政、地政規費

  • 戶政事務所查詢費:通常申請人需要支付查詢規費,用於調閱繼承登記相關的共有權人資訊,以確認是否有未列入的繼承人。
  • 地政事務所查詢費:查詢土地登記資料和地籍謄本,確認現有的土地共有權人狀況

2.裁判費用

法院會以原告名下應有部分(一般俗稱為持分)來計算裁判費,所以會建議以持比較少的共有作為原告提起訴訟。

司法院網站是有提供計算裁判費的系統,可以計算持分價值後,再透過系統得裁判費金額,詳見司法規費計算

3.鑑定估價費用

法院受理案件後,可能會指派估價師進行土地估價,尤其是在無法直接進行實物分割時,估價結果將作為分割或拍賣的參考依據。估價費通常需要由原告先墊付。

三、分割方式《民法第824條》

1. 原物分割

法院首先會考慮將土地原物分割方式,即直接按照土地面積和權利比例,劃分給每位共有權人,讓各自擁有獨立的土地產權。

  • 金錢找補:又因同一筆土地,不同位置可能價值不同(有無臨路、有無嫌悪設施),因此單純以持分比例劃分有時對於共有人亦不公平,亦得以金錢找補為輔助,進行調整。
  • 部分共有人分配:如果將土地分配給所有共有人有實際困難,法院可選擇僅將土地分配給部分共有人,未獲得土地分配的共有人則可透過金錢補償方式解決。

2. 變賣分配

當土地實物分割顯有困難,如土地面積過小、形狀不規則,或分割後土地價值大幅減損時,法院可採用價金分割方式,將土地變賣後按比例分配價金給各共有人。

4. 部分維持共有

在特殊情況下,為了保障共有人利益或因其他必要性,法院可裁定將土地的一部分仍維持共有狀態,而非完全分割或變賣。如土地上有公共設施(如共同使用的道路或水井),或因土地特殊性無法完全分割的情況。

5.合併分割

當共有人的權利比例相同且涉及多筆相鄰的不動產時,共有人可以請求合併分割

  • 共有人相同之數不動產:若相鄰的不動產有相同的共有人,且法令無另行規定,共有人可請求合併分割。
  • 共有人部分相同之相鄰不動產:如果相鄰不動產的共有人部分相同,且經過過半數共有人同意,也可申請合併分割。

四、通知義務

在法院處理土地分割案件時,如果共有土地的持分上設有抵押權或質權,例如共有權人之一曾經將其土地持分進行抵押貸款,此時分割程序中必須考量抵押權人的權益。

根據《民法》第824條之1規定,應有部分設有抵押權者,即使進行共有物分割,抵押權不因分割而消滅。換言之,土地持分上的抵押權仍繼續存在原本土地上,以保障抵押權人的合法權利。然而,以下三種情況下,抵押權或質權將移存至共有人所分得的土地部分

  • 權利人同意分割
  • 權利人參加共有物分割訴訟
  • 權利人經通知後未參加訴訟
分割訴訟中,如果沒有履行通知抵押權人的義務,將導致土地雖然分割為各自獨立,但不論是否有曾經提供持分進行抵押,分割後土地仍受原先抵押權效力所及。

五、結尾

土地分割涉及複雜的法律程序與權利調整,尤其在共有土地的處理上,往往伴隨著多方意見不一、利益分歧等問題。透過法院進行土地分割雖然能有效解決爭端,但必須經歷詳細的程序、支付相關規費,並考量共有權人的權益,特別是在涉及抵押權、質權或合併分割等特殊情況時,更需謹慎處理。

選擇適合的分割方式,無論是實物分割、價金分割、合併分割或價金補償,均應以保障各方權利、維持土地價值為核心。共有人在進行土地分割前,應充分準備相關文件,諮詢專業律師,並妥善溝通協調,以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和訴訟風險。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私訊官方帳號 @527vvru 或是撥打10分鐘免費法律諮詢專線04-23758749,會有律師為回答。





avatar-img
廖啓彣律師的沙龍
2會員
35內容數
嗨!我是廖啓彣律師,臺中在地的執業律師。我致力於提供客戶專業的法律服務,協助勞工在職場爭取應有權益,並為不動產交易、租賃糾紛、土地所有權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在這裡,我也撰寫並分享有關勞動法與不動產法等實用文章,期望透過清晰易懂的法律知識,幫助民眾解決日常法律問題,讓更多人了解如何運用法律來保障自身權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廖啓彣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前言 王老先生年輕時買下位於台中郊區的一塊農地,勤耕苦種多年,終於在退休後打算建屋安養天年。不料地政事務所卻告訴他,這塊地四面皆被他人土地包圍,根本無路可出。原來,多年前周邊地主陸續轉賣土地後,原有通道早已消失,王老先生的土地成了所謂的「袋地」。鄰地地主開出高額代價,才願意讓他通行,讓他既憤怒
一、前言 王老先生在生前立下遺囑,指定將其名下的一筆土地留給次子王大明。然而,王老先生過世後,王大明卻發現父親生前曾將該土地出售,顯然與遺囑內容相牴觸。經詢問律師後才明白,根據《民法》第1221條,這屬於「視為撤回」的情形,遺囑中關於土地贈與的部分因此失去效力。本文將會完整介紹有關遺囑撤回的規範。
一、前言 先生最近接到法院通知,才驚覺自己過世已久的父親竟然留下大筆債務,甚至還有多家銀行與債權人正準備對他提告。原來,王先生與父親多年來關係疏遠,父親的經濟狀況他也毫不知情。現在,王先生不但承受至親離世的悲痛,還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財務危機。他開始詢問律師,才知道「拋棄繼承」可能是他的最佳選擇。
一、前言 王老先生年輕時買下位於台中郊區的一塊農地,勤耕苦種多年,終於在退休後打算建屋安養天年。不料地政事務所卻告訴他,這塊地四面皆被他人土地包圍,根本無路可出。原來,多年前周邊地主陸續轉賣土地後,原有通道早已消失,王老先生的土地成了所謂的「袋地」。鄰地地主開出高額代價,才願意讓他通行,讓他既憤怒
一、前言 王老先生在生前立下遺囑,指定將其名下的一筆土地留給次子王大明。然而,王老先生過世後,王大明卻發現父親生前曾將該土地出售,顯然與遺囑內容相牴觸。經詢問律師後才明白,根據《民法》第1221條,這屬於「視為撤回」的情形,遺囑中關於土地贈與的部分因此失去效力。本文將會完整介紹有關遺囑撤回的規範。
一、前言 先生最近接到法院通知,才驚覺自己過世已久的父親竟然留下大筆債務,甚至還有多家銀行與債權人正準備對他提告。原來,王先生與父親多年來關係疏遠,父親的經濟狀況他也毫不知情。現在,王先生不但承受至親離世的悲痛,還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財務危機。他開始詢問律師,才知道「拋棄繼承」可能是他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