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德國傳奇的「不死之艦」- 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比基尼環礁核爆試驗前夕的歐根親王號

比基尼環礁核爆試驗前夕的歐根親王號


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德語:Schwerer Kreuzer Prinz Eugen),是納粹海軍希佩爾將軍級重巡洋艦的3號艦,名字來源於奧地利歷史上一名陸軍元帥歐根親王。用奧地利人為該艦命名主要是為了強調德奧兩國的歷史淵源。該艦因與俾斯麥號戰艦參與丹麥海峽海戰而知名,但使其名揚天下的還是她以「不死之艦」著稱的傳奇經歷,多次遭遇險境又幸運逃脫,奇蹟般地倖存到戰後,經歷2次核爆炸實驗也沒能使其沉沒,被稱為「幸運艦」


船艦數據


排水量:16,230噸(標準);18,960噸(滿載)

:207.7米

:21.7米

吃水:6.6/7.2米

動力:136000匹

裝置:12 x 拉蒙(La Mont)蒸汽鍋爐;3 x Brown-Boveri渦輪機;3 x 推進器

航速:32節

航程:7200 海浬/20節

編製:1600人

武器:4 × 雙聯裝203mmSKC主砲;6 × 雙聯105mmSKC高砲;18 × 單裝40mm L/56 Flak 28型高射砲;6 × 雙聯37mm手拉機槍;6 × 四聯裝20mm Flakvierling 38型高射機砲;2 × 雙聯裝20mm Flak zwilling 38型高射機砲;4 × 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

裝甲:側舷 40~70 公釐;甲板 70~80 公釐;砲塔 160 公釐;指揮塔 50~150毫米

艦載機:3 × Ar 196水上偵察機

其它:1 × 雙端彈射器


1946年,轉為美國海軍的歐根親王號通過巴拿馬運河

1946年,轉為美國海軍的歐根親王號通過巴拿馬運河


戰前

與其他三艘姊妹艦一樣,歐根親王號建造於20世紀30年代中葉。在設計階段,該艦被給予代號「Kreuzer J」(即巡洋艦J)。1936年4月23日,歐根親王號在位於基爾的克虜伯日耳曼尼亞船廠開始鋪設龍骨,全部建造花費了1045萬德國馬克。1938年8月22日,歐根親王號由匈牙利王國攝政王霍爾蒂的妻子在希特勒元首陪同下親自打香檳祝福並下水,她於1940年8月1日服役,首任艦長為赫爾穆特·布林克曼海軍上校。 與該級前兩艘相比,歐根親王號作了一些改進,包括艦體延長4.5米、艦首改為飛剪式、增加兩座對空射擊指揮儀、改變煙囪罩的外形等。這些改進使該艦的建造時間比她的前兩艘姐妹艦多了半年,因此並未參加進攻挪威的戰役,也避開了德國海軍在挪威的慘重損失。與同期其他海軍強國相比,歐根親王號在技術參數上並不遜色,在德國海軍向來重視的軍艦生存力上還具備優勢。但德國製造的蒸汽輪機不夠可靠,戰鬥中經常發生故障,這也成為了歐根親王號經常遇到的問題。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丹麥海峽海戰

在長達3個月的試航後,歐根親王號協同俾斯麥號戰艦於1941年5月18日從格丁尼亞出發,執行「萊茵演習」行動,即進入大西洋進行破交戰。艦隊指揮官為君特·呂特晏斯海軍上將,兩艦在丹麥海峽遭遇由胡德號戰鬥巡洋艦和威爾斯親王號戰艦組成的皇家海軍截擊艦隊。在海戰中,歐根親王號至少命中胡德號1發砲彈,隨後又命中威爾斯親王號4發砲彈。此次海戰使皇家海軍損失慘重,胡德號俾斯麥號的380毫米砲彈擊中彈藥庫後爆炸沉沒,威爾斯親王號脫離戰鬥。隨後毫髮無傷的歐根親王號繼續前進,與約定在集合點的施比謝恩號油船(Spichern)會合以完成襲擊商船的任務,受傷的俾斯麥號則返回法國,這次分別讓歐根親王號避免了被英國人圍殲的厄運。1941年7月1日,歐根親王號在躲過英國大型戰艦之後最終到達了布雷斯特。

地獄犬行動

俾斯麥號沉沒之後,希特勒嚴禁大西洋的水面艦隊進行出航攻擊活動。1942年,為了防備盟軍進攻挪威,希特勒下令將駐紮在大西洋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戰鬥巡洋艦以及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撤回德國。他親自確定了穿越英吉利海峽的方案,當時,穿越英國控制下的英吉利海峽是十分危險的。為此,德國海軍制定了嚴密的保密計畫,調遣了大批的護航軍艦及飛機,並命名這項計畫為「雷霆·地獄犬」行動。其中「雷霆行動」是德國空軍配合進行的一系列掩護工作,而「地獄犬行動」則為這三艦與護衛艦隊穿越海峽的行動代號。行動由海軍中將奧托·西里阿科斯指揮,艦隊預定在1942年的2月11日離開布雷斯特,2月13日抵達德國。


洛峽灣正在維修的歐根親王號(中),在她右舷是瓦斯卡蘭號維修船,謝爾海軍上將號也停泊在反魚雷網後面。

洛峽灣正在維修的歐根親王號(中),在她右舷是瓦斯卡蘭號維修船,謝爾海軍上將號也停泊在反魚雷網後面。


德軍的行動出乎英國人的意料,因為他們自認為海峽的防備很完善,以致德國艦隊在夜幕的掩護下通過了海峽,英國人直到12日中午才偵測到德國艦隊,儘管他們發動了多波次的攻擊,包括魚雷機、驅逐艦和魚雷艇,但德國的主力軍艦還是擊退了英國人。在行動就要獲得圓滿成功時,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因觸雷而不得不進塢修理,而幸運的歐根親王號再一次全身而退,安全抵達德國。 歐根親王號到達2個月後離開德國前往挪威。2月23日,歐根親王號遭到了英國潛艇三叉戟號的魚雷攻擊,艦艉遭到破壞。隨後到達挪威的特隆赫姆之後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得出結論:歐根親王的艦艉必須要更換,但當地沒有足夠大的乾船塢供歐根親王號更換艦艉,於是她不得不重新返回基爾港。1942年5月16日,歐根親王號在基爾港更換上了新的艦艉。之後歐根親王曾嘗試返回挪威,但遭到了盟軍部隊的截擊而被迫撤回,從此她直到1943年1月前都一直被閒置,僅僅是作一些日常的訓練。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同人創作


波羅的海

自1944年8月之後,歐根親王號一直在波羅的海沿海為阻擊蘇聯紅軍的德國部隊提供砲火支援。1944年10月15日,在執行任務後回港的途中,因濃霧所造成的能見度低而與萊比錫號輕巡洋艦相撞。經過14小時損管人員的清理和調整,兩者終於被分開。歐根親王號艦艏遭到損壞,而萊比錫號幾乎被撞成兩半,該艦之後被改作浮動砲台。歐根親王號在格丁尼亞修復後繼續其砲火支援任務以及運送德國難民,之後逃向哥本哈根並與1945年4月20日到達,但燃油短缺使得該艦無法移動出港。在二戰結束時,歐根親王號是德國海軍唯一尚能運作的大型水面戰艦。1945年5月7日,歐根親王號向盟軍投降。


加入美國海軍後

投降後,歐根親王號交由美國海軍管理且繼續服役,編號IX-300,IX即未分類船隻的意思。之後歐根親王在經過檢查之後參與了著名的「十字路」行動,即在比基尼環礁進行的原子彈試驗。1946年7月1日,進行水上核爆試驗「Able」,一架空軍飛機向試驗艦隊投下一枚原子彈,並在距水面518英尺處引爆,少數試驗船隻沉沒,但距爆炸中心1,194碼的歐根親王號僅受了輕傷。7月25日,歐根親王號再度參與水下爆炸試驗「Baker」,原子彈在水下90英尺處引爆,大量船隻沉沒,其中包括2艘戰艦。距爆炸中心1,990碼的歐根親王號仍然倖存,甚至未受到嚴重的損傷,但遭到了嚴重的輻射污染。1946年8月,歐根親王號正式退役,並於同年9月被拖曳到瓜加林環礁。


歐根親王號殘骸空照,2018年7月。

歐根親王號殘骸空照,2018年7月。


1946年12月21日,歐根親王號在意外中損壞艦艉並嚴重進水,次日傾覆於環礁內。1978年,歐根親王的左側推進螺旋槳被打撈上來並且存放在了德國基爾的萊博海軍紀念館中,作為對德國海軍的紀念。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歐根親王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avatar-img
5.4K會員
756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羅恩號重巡洋艦(KMS Roon)是出自《戰艦世界》遊戲設計重建的德國重巡洋艦,和興登堡號一樣,羅恩號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歷史記錄,唯一可以獲得資訊的只有德國提出的Z計劃方案,它是一個德國海軍的造艦發展計畫,該計畫預計自1935年開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德國在海上的軍事力量。
海因里希親王號(SMS Prinz Heinrich)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P級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約克號(SMS Yorck)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二十世紀初建造的兩艘羅恩級大巡洋艦的末艦,以前普魯士陸軍元帥路德維希·約克·馮·瓦騰堡命名。其唯一的姊妹艦為羅恩號。她於1903年在漢堡的布洛姆 - 福斯船廠開始架設龍骨、1904年5月下水,至1905年11月竣工,共計耗資1624.1萬黃金馬克。
杜伊斯堡號(KMS Duisburg)是一款納粹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規劃,但從未建造的M級輕巡洋艦,本艦的設計目的是在大西洋海域上對盟軍的商業船團進行騷擾。
德意志號裝甲艦或稱德國號裝甲艦(德語:Deutschland,之後改稱「呂佐號」Lützow)是納粹德國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該艦是德國第一艘的裝甲艦,後來納粹德國海軍於1940年2月將其重新分類為重巡洋艦。
羅恩號重巡洋艦(KMS Roon)是出自《戰艦世界》遊戲設計重建的德國重巡洋艦,和興登堡號一樣,羅恩號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歷史記錄,唯一可以獲得資訊的只有德國提出的Z計劃方案,它是一個德國海軍的造艦發展計畫,該計畫預計自1935年開始,大幅度翻新和重建德國在海上的軍事力量。
海因里希親王號(SMS Prinz Heinrich)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阿達爾伯特親王號(德語:SMS Prinz Adalbert)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P級裝甲艦之一,她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如同先前的德國級,這些船艦以裝甲艦的標準進行設計,她們也是較原在1934年就被取消的D級裝甲艦更為先進的裝甲艦設計。
約克號(SMS Yorck)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二十世紀初建造的兩艘羅恩級大巡洋艦的末艦,以前普魯士陸軍元帥路德維希·約克·馮·瓦騰堡命名。其唯一的姊妹艦為羅恩號。她於1903年在漢堡的布洛姆 - 福斯船廠開始架設龍骨、1904年5月下水,至1905年11月竣工,共計耗資1624.1萬黃金馬克。
杜伊斯堡號(KMS Duisburg)是一款納粹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所規劃,但從未建造的M級輕巡洋艦,本艦的設計目的是在大西洋海域上對盟軍的商業船團進行騷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施佩伯爵將軍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海戰和福克蘭群島海戰的海軍中將馬克西米利安 · 馮 · 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完成的四艘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艘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Thumbnail
敦克爾克號戰艦(法語:Dunkerque)是法國敦克爾克級戰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史特拉斯堡號,本艦於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廠放置龍骨,1935年10月2日時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國海軍服役。這兩艘艦是法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艦。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P級裝甲艦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它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尚有未完工的Pr.23蘇維埃聯盟級戰艦艦身。由於在原計畫下繼續建造已無意義,蘇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將其改造為航空母艦,此擬議計畫的代號是 23AV。蘇聯有可能會在 1940 年代末至 1950 年代初執行這個方案。
Thumbnail
魯普雷希特號戰列巡洋艦(KMS Prinz Rupprecht)的歷史原型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德二海軍)於1918年3月開發的大型戰鬥艦​​艇方案(Gross Kampf schiffe),即常說的「GK系列」方案之一,GK4541方案。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興登堡號(德語:SMS Hindenbu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三艘德夫林格級大巡洋艦的末艦,採用略作修改的設計。它同樣裝備有八門305毫米主炮,但通過改良的炮塔,能夠射的更遠。該艦也較兩艘姊妹艦稍大及更快。其艦名是為紀念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纳粹德国的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1941年5月,强大的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沉没后,这艘战列舰的舰长刚瑟·吕特晏斯的命运,就和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中发生的悲惨事件交织在了一起。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吕特晏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他的任务是率领俾
Thumbnail
  朋友们好,二战时期,在希特勒出席的仪式上拒绝行纳粹礼,结果会怎么样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古斯特·兰德梅塞尔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36年德国军舰下水时拍摄的,当时希特勒本人也出席了仪式。出席的每个人都在对“霍斯特·韦塞尔号”战舰敬礼以及积极地表达他们对元首的永恒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施佩伯爵將軍號重巡洋艦(德語:Admiral Graf Spee)是納粹德國海軍的一艘德國級裝甲艦,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指揮德國東亞艦隊參加過科羅內爾海戰和福克蘭群島海戰的海軍中將馬克西米利安 · 馮 · 施佩命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未完成的四艘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中其中一艘以施佩伯爵號命名。
Thumbnail
敦克爾克號戰艦(法語:Dunkerque)是法國敦克爾克級戰艦的首艦,其姊妹艦為史特拉斯堡號,本艦於1932年12月24日在布雷斯特兵工廠放置龍骨,1935年10月2日時下水,至1937年5月1日正式在法國海軍服役。這兩艘艦是法國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批建造完成的主力艦。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P級裝甲艦是納粹德國海軍於1937年時為重建德國海軍艦隊的Z計畫設計的12艘裝甲艦,它們為德國級裝甲艦的後繼艦,設計工程起於1937年,並持續到1939年結束,至少有9艘具備了相當細密而完整的設計,最後的設計是配備2座三聯裝砲塔共6門280公釐高速艦砲。
Thumbnail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尚有未完工的Pr.23蘇維埃聯盟級戰艦艦身。由於在原計畫下繼續建造已無意義,蘇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將其改造為航空母艦,此擬議計畫的代號是 23AV。蘇聯有可能會在 1940 年代末至 1950 年代初執行這個方案。
Thumbnail
魯普雷希特號戰列巡洋艦(KMS Prinz Rupprecht)的歷史原型為德意志帝國海軍(德二海軍)於1918年3月開發的大型戰鬥艦​​艇方案(Gross Kampf schiffe),即常說的「GK系列」方案之一,GK4541方案。
Thumbnail
1580年,葡萄牙國王在出征摩洛哥時陣亡,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它的海軍艦船也被西班牙盡數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不少建造精良的西班牙式蓋倫帆船。葡萄牙的海軍傳統歷來追求強勢,所以「聖馬丁」號船身線條簡練,設有雙層火炮甲板,稱得上是16世紀70年代歐洲軍艦設計的傑出典範。
Thumbnail
興登堡號(德語:SMS Hindenburg)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建造的三艘德夫林格級大巡洋艦的末艦,採用略作修改的設計。它同樣裝備有八門305毫米主炮,但通過改良的炮塔,能夠射的更遠。該艦也較兩艘姊妹艦稍大及更快。其艦名是為紀念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
Thumbnail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纳粹德国的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1941年5月,强大的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沉没后,这艘战列舰的舰长刚瑟·吕特晏斯的命运,就和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中发生的悲惨事件交织在了一起。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吕特晏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他的任务是率领俾
Thumbnail
  朋友们好,二战时期,在希特勒出席的仪式上拒绝行纳粹礼,结果会怎么样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古斯特·兰德梅塞尔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36年德国军舰下水时拍摄的,当时希特勒本人也出席了仪式。出席的每个人都在对“霍斯特·韦塞尔号”战舰敬礼以及积极地表达他们对元首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