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地平線的盡頭,是難以消退的思念。

偶爾不免會問自己,

為了一個目標堅持了那麼久,最終有沒有如願呢。


然而實際發生和想像中的畫面並非完全吻合,

可輪廓倒是逐漸成形了,剩下的必須交給我自由發揮了。


——關於離開與抵達。


去年,我首次來到了陌生的國家,

說著尚未完全熟悉的語言,試著去適應口拙的頓挫感,

好奇著自己接下來將被未知給推往何方。


我成了浪人,沒有長期固定的居所,

無論去往何處都能找到短暫停泊的地方。


來到日本後學會了許多自己在台灣未曾也沒能學會的技能,

生活變得異常充實與忙碌,

夏天更是充滿著看不完的煙火和跑不完的祭典,

熱血一點下班後還會跟同事衝體育館打球,

值得感激的是,我邂逅了好多有趣的靈魂。


第一站 上富良野


有著清新的空氣和熱情健談的當地居民們,

回想起在夏季午夜時分和大家一起

躺在島津公園捕捉著劃破長夜會甩尾的流星,

這些珍貴而稍縱即逝的片刻,我都深深的喜愛著。


感謝北海道\(//∇//)\

我如願摸到、拍到、看到,阿銀的機車啦(#


追猩追到北海道(畫風大丈夫?


感謝每段際遇和不期而遇,感謝同行的朋友,

讓我看見了自己的可能性和名為固執的一股傻氣。


あけましておめでとう、

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

raw-image


#20250102

#我想家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不再想起道別,很多地方的優先印象都被覆蓋成新的。
Thumbnail
最近,常常試著找出最近生活中的目標感,想以此當作重心來前進,但反而為了自己開啟了一段還沒來得及準備好的旅程,又或者是這個旅程的目的地已經重造到那其中的旅程了。
一直奔跑的方向 是唯一記得的景色 儘管漸漸地陌生 可微光卻越來越多 也許之間隔著許多干擾 仍然阻止不了勇氣 遇到困難 還是會先一頭撞上 再想著後續
本來想好好紀錄這幾個月的奇幻旅程,在靈性上覺得有新的遭遇和成長。但實際體驗更像是,爬了好久的山,終於撥開一層迷霧,發現眼前又是一條好陡好長的路,滿滿的疲倦感瞬間湧了上來。
Thumbnail
旅程結束,我始終需要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放進記憶罐頭裡之後,再清空歸零啟程下一個旅程。 2022年的端午節,一場聚會一個動念,2023年3/6搬完家之後,旅程開始~過程緩緩前進,憨膽讓我沒想太多地該怎麼走就怎麼走。 因為一個想做的事情,不再是被動的球來就打,而是轉成丟球期望回彈的過程,我厚著臉皮
Thumbnail
不再想起道別,很多地方的優先印象都被覆蓋成新的。
Thumbnail
最近,常常試著找出最近生活中的目標感,想以此當作重心來前進,但反而為了自己開啟了一段還沒來得及準備好的旅程,又或者是這個旅程的目的地已經重造到那其中的旅程了。
一直奔跑的方向 是唯一記得的景色 儘管漸漸地陌生 可微光卻越來越多 也許之間隔著許多干擾 仍然阻止不了勇氣 遇到困難 還是會先一頭撞上 再想著後續
本來想好好紀錄這幾個月的奇幻旅程,在靈性上覺得有新的遭遇和成長。但實際體驗更像是,爬了好久的山,終於撥開一層迷霧,發現眼前又是一條好陡好長的路,滿滿的疲倦感瞬間湧了上來。